【日本看看】日本是該正視二戰歷史,那台灣正視過自己的二二八了嗎? | 林秀姿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看看】日本是該正視二戰歷史,那台灣正視過自己的二二八了嗎?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中國、德國彷彿接力賽般,接連提點日本應該「正視歷史」。

先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隔海對日喊話:「七十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七十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德國總理梅克爾則在3月9日訪日記者會上,回答媒體說,正視過去,才是和解的前提。梅克爾更以德國為例,正因為德國正視歷史,幸得法國寬容,才不與鄰邦交惡。

讓人想起日本皇太子德仁前陣子過生日時,也直言日本不應該忘記二戰歷史,應該把歷史正確傳遞給下一代。

德仁說,自己並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正因為如此,在戰爭逐漸被淡忘的今天,更應謙虛回顧過去,把日本慘痛的經驗與歷史,透過經歷過戰爭的一代,正確地傳遞給沒有直接接觸戰爭的下一代,這樣才不會重蹈覆轍。

年輕的德仁說這番話,當然是衝著安倍晉三。

安倍的外祖父是知名政治家岸信介,也是建立滿洲國的重要人物之一,皇太子擔心安倍沒忘記要繼承軍國主義血統,而積極修改憲法第九條,放寬自衛隊行使武力的限制,恐會破壞日本與鄰邦和平,重蹈二次大戰覆轍。

不過,德仁的發言並未引起日本社會共鳴。對日本人而言,他們自認早已誠實面對二戰結果,也誠心誠意道歉過,95年的首相村山富市知名的「村山談話」中,對戰爭衷心致上歉意,安倍晉三在07年擔任首相時,也曾道過歉。

然而,在國際上,不少國家仍質疑,「日本人真的認錯了嗎?」

尤其代表日本官方立場的歷史教科書最容易被拿來質疑。日本學生們都記得二戰終戰日,以及兩座被原子彈攻擊的城市,因為輻射線的熱力,曾經死傷多少人。從小學開始,他們勞作課不知畫了多少幅祈求和平的圖案,並且貼上祈福紙鶴,對這一代的日本人來說,二戰彷彿等於廣島與長崎的苦難。

但教科書中,對於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作為避而不提,更遑論亞洲其它國家在意的屠殺、殖民以及慰安婦問題。小學如此,到了高中也一樣,受這些教育長大的年輕世代,抱持著戰爭下「我們是受害者」的記憶,卻忘卻日本軍國主義膨脹的原因,更忘記戰爭的恐怖。

未能正確的教導下一代,多少讓人質疑日本官方道歉是「做半套」,有口而無心。

不過看看日本,想想台灣也是如此。

每年228,各地的蔣介石塑像便會被塗鴉,改裝成各式各樣kuso的模樣,今年當然不例外,尤其「228元凶」早已深刻烙印在年輕世代心中,看到這元凶塑像大辣辣矗立在他們每天生活的校園裡,更顯得刺眼。但弔詭的是,越接近歷史時間的上一輩四、五年級生反而對真相越模糊,越不敢逼視,對於塑像被破壞,情緒也最激動。

對於學生破壞校園內「蔣公銅像」時,勸說人民要「就事論事」的馬英九一定不明白,國民黨不是道過歉了嗎?錢也都賠償給那些受害者家屬了,為什麼還說真相不明?為何還要破壞銅像呢?

這種邏輯,就像日本人到了今天仍不明白,為何這麼多國家還要我們「正視歷史」呢?

「蔣公銅像」大量出現在台灣各級校園內時,是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逝世後,政府一紙命令傳下,各縣市政府掀起塑像潮,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也都出現一座塑像,政府還因此針對蔣公銅像制定塑建辦法。

從矗立銅像的地點、高度尺寸限制、台座只能使用大理石與花崗石,以及碑文應該刻上總統蔣公遺囑、遺訓、墨寶、革命事蹟等都有詳細規定。

當時政府連對蔣公「長相」的規定也多如牛毛,根據內政部在1975年8月5日公布的辦法

銅像之神貌應充分顯示 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並涵蓋大仁、大智、大勇、堅毅、樂觀之革命精神,與至誠、博愛、愉快、生動之神情。

銅像之神態應採用自然立姿,神態挺拔、舒適,栩栩如生。

銅像之服裝以採用 蔣公喜愛穿著之中山服為主。

以上這點,軍隊跟校園除外,可以讓銅像穿軍裝,因此政治大學後山才看得到蔣介石穿軍裝騎著馬的模樣。

連銅像的環境也有規定,必須在銅像四周種植常綠的樹木與花卉,還要配置燈光、椅凳,銅像正面最好保留適度面積的場地,讓民眾可以獻花、瞻仰、致敬。

我盡可能保留公文上的字句,因為這些規定如今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甚至可笑。但也能解釋為何校園裡的蔣公銅像看起來一模一樣,當然是威權時代政治介入校園的明顯痕跡。

因此當年輕世代年年破壞銅像時,有兩點值得21世紀的台灣公民社會思考,一是為何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紀念228元凶?二是講求校園自主的今天,設置銅像的動作,以及銅像本身都是威權痕跡,為何校園仍能置之不理?不能拆除?

拆除銅像本身,不僅僅是拆除「蔣公」政治圖騰,更重要的是消除威權時代政府強壓人民設置銅像的作為。

當這些問題還被視為「敏感」、「衝突」避而不談時,就無法正確地把歷史傳遞給下一代,真相當然無法大白,做半套的道歉,受害者永遠難以原諒。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