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家盟震驚全台《第二季》:反同的另外四個爛理由
一、陳科神父表示,婚姻是用來生小孩的
根據陳科的說法,既然婚姻是用來生小孩的,那麼同性戀就不該享有婚姻。
同性伴侶不能生小孩,確實是反對同婚的常見論點之一。對於這種論點的回應大致上有兩種:
- 婚姻是一種人可以選擇進入的生活方式,不生養小孩的人也有權利結婚。
- 同性戀一樣可以領養小孩。
你大概不太可能用(1)來說服陳科,因為他對婚姻功能的理解,已經跟他繁衍子嗣的終極價值觀綁在一起了。至於(2),陳科了解同性戀伴侶可以領養小孩,但他認為這是將孩子變成消費品,連自己的父母是誰都不知道。
對陳科來說,「養小孩」的意思其實是「養自己生的小孩」。這個血緣上的要求,雖然讓他得以反駁(2),但也讓立論更沒基礎。就社會道德的意義來說,我們知道收養是維持大眾福祉的方案之一:它協助沒有小孩的人完成心願,也讓小孩獲得照顧和發展,在這層意義上,領養制度讓親子雙方都更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生。另一方面,就自然意義來說,在生物學上,也有「某些不生小孩的個體能協助照顧同家族的其他小孩,促進生存效益」的說法。因此我們可以說,不論從社會道德上還是自然上,都找不到「人一定要遺留下自己的生理子嗣」的合理理由。
我相信陳科的說法不會被年輕人接受。就我接觸的大多人,他們就算同意婚姻的功能之一是讓人民更容易養育小孩,也不認為要結婚的人都必須做「我和我的伴侶一定會想辦法弄個生理子嗣出來不然我們就對不起這門婚事!」這樣的承諾。陳科認為「生」和「養」不能切斷,這其實是在偷渡他對於血統的執著。
二、小偉媽媽主張同性婚姻會影響文化,讓年輕人的福祉下降
是的,她其實沒有說「讓年輕人的福祉下降」這種話,她說的是類似「把水污染了讓孩子活不下去」,但我在哲學系學到,為了協助討論,就算對於你不同意的人,也要盡量把他的說法詮釋成比較合理的形式。我們大概無法理解為什麼同性戀能結婚異性戀就會活不下去(戰鬥力也太差!),因此,對於小偉媽媽,比較合理的理解應該是她認為同性婚姻會影響到異性戀的福祉。
但是同性婚姻會如何影響異性戀的福祉呢?小偉媽媽說,同性婚姻的合法,會讓同性戀成為流行時尚,例如說如果在同一個飯店,有一場同性戀婚禮和一場異性戀婚禮,那大家的目光一定會集中在同性戀婚禮...
小偉媽媽,我的老家在宜蘭,你這種心態在我們宜蘭的小學生當中很常見,叫做「嫉妒」。我不知道台北的情況怎麼樣,但是在我們宜蘭,很少人會認為你可以僅僅因為自己嫉妒別的小朋友做某件事,就不准人家做。
我覺得我要重新考慮自己對於北宜直鐵的看法了。
三、這麼多弱勢,為什麼只幫同性戀
原住民青年陳慈美抱怨:社會上還有許多弱勢團體,而立委尤美女卻花那麼多力氣幫同志。
這個說法的問題在於,原則上,你可以用同樣的論述去指責任何為弱勢發言的人。而我們其他人必須禱告(看到了嗎我們禱告了這樣你高興了嗎?)你的指責不會打消別人關懷社會的熱血,不然台灣關懷社會的人就會越來越少了。
此外,陳慈美質疑:社會上還有那麼多弱勢議題,為什麼它們都還沒有相關的法案被排進審查?
要回應陳慈美的質疑,我們可能必須規定:「任何關懷弱勢的法案,必須跟另一個關懷另外其他弱勢的法案排在一起,不然就不能排」。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特別為照顧弱勢的法案建立這種門檻,我相信你也不知道,我不知道陳慈美知不知道。
同情地理解,陳慈美的意思可能是,我們不只要關懷同性戀,也要關懷其他弱勢。這一點很有道理。
謝謝她特地從台東搭火車上來告訴大家這件事。
四、傳承中華文化
天宙和平統一家庭黨副主席許惠珍主張,「家」對於中華文化來說非常重要,而同性婚姻合法化只是同性戀摧毀家庭的陰謀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在第一步就守住,不然就來不及了。
去掉滑坡的陰謀論不談,許惠珍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想法,應該是她認為每個台灣人都有責任要以特定方式來「傳承和維護中華文化」。這個說法聽起來很霸道,但很能代表同性婚姻爭論背後的價值觀角力:
我們每個人都對人該如何生活(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這輩子該成就些什麼...)有特定的想像。但少數人認為,他們對於生活的想像不只規範自己,也規範其他人。於是,當別人過日子的方式不如他們預期,他們就跳出來,說你違背了生而為人的責任。
在哲學上,這是價值和道德的劃分問題。對於像我這樣的多元主義者來說,這兩者基本的差別之一,就是道德可以用來要求別人,但是價值不行。當我們說打人是錯的,意思是「社會上的成員,都有責任成為『不任意打人』的人」。但是當我說哲學很有價值,並不代表社會上的人都有責任去學哲學。有價值,只代表你喜歡,不代表別人也要喜歡,更不代表別人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讓他成為你喜歡的那個樣子。
這種尊重多元的精神,也和當代自由主義的重要精神相符。自由主義認為,社會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讓其成員有能力、自由,以及公平的機會去尋求自己喜歡的人生:原則上,只要不干涉別人追求他們喜歡的人生,你要怎麼過你自己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事情。
這種意識形態,傾向於讓社會往更寬容的型態變遷,讓更多種可能的人生對更多的公民開放。例如,在19世紀中期,當一個白人女孩愛上黑人青年,「一起生活」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可能的人生選項,這個狀況在現在已經改變。
當然,任何社會變遷都會有保守阻礙,護家盟就是當代的保守阻礙。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相信的美好人生(或正確人生)竟然無法適用於其他人。對於他們來說,同性婚姻是道德問題,但這只代表他們在學習包容這件事上還長路漫漫。
點圖看更多「婚姻平權」系列專題
|延伸閱讀|
歡迎大家到〈護家盟震驚全台—第一季〉複習一下宜蘭的套子,此外,我把我在這個議題的文章作了總整理,請見〈婚姻平權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