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影評】心理學家看《控制》——包裝在糖衣下的7大危險訊息!(上) | 裘凱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另類影評】心理學家看《控制》——包裝在糖衣下的7大危險訊息!(上)

圖/福斯提供
圖/福斯提供

(以下有大雷,慎入)

最近陸續有許多朋友推薦我一定要去看電影《控制》,卻不告訴我任何細節,只是很大略的說:「就是一個太太要報復老公,自演自導失蹤記的過程。可是又不只有這樣……唉呀!我說不清楚,你自己去看就知道。」

剛開始,我想這種家庭失和的劇碼,直接打開電視看《世間情》,不就好了。何必花錢花時間到電影院呢?!後來,發現《控制》沒有什麼宣傳,但票房成績卻很優秀,應該有點實力吧!偷了空,買了票,踏進戲院瞧瞧。

經過150分鐘,落幕那一刻,我釘在椅子上不得動彈,心想:

「靠!這根本是變態心理學的經典教材。太精采了,編劇該不會也是心理學家吧!對主角的思路和心理狀態,拿捏的實在是太到位了!」

回家Google影評,想知道大家看到了什麼?有沒有什麼地方是我遺漏的?結果,挺令人失望的。絕大部分的觀後感,都在討論夫妻的相處問題,究竟是老公的錯,還是老婆要求太高?或者婚姻是怎麼讓兩個人都心碎?……好啦!我承認「愛情」很珍貴,但這整部戲有另外一個大亮點,難道都沒人發現嗎?

警語:到這裡,還沒看過電影的人,建議轉台,不然就要爆炸囉!別怪我沒提醒你!

女主角愛咪徹頭徹尾就是一個人格違常的人,如果你一直把她當正常人對待,你會很難理解為何她進入婚姻後,會有這麼大的轉變,你甚至會為她掬一把同情的眼淚。這是人格疾患者最拿手的好戲。

但假使你對「心理危險」有所認識的話,你會在發現有一點點苗頭不對勁時,就趕緊走人,才不會落得像男主角尼克的下場,想走也走不了。而且編劇還很好心,在電影一開場,就告訴你(包括可憐的尼克),愛咪的真面目了,只是大家很容易被愛咪的美貌給欺騙,完全沒有發現異狀。

怎麼說?還記得愛咪和尼克在第一次在宴會上,愛咪要尼克猜自己的工作嗎?她說了三個選項:1)得獎的手工藝師;2)小有影響力的軍閥;3)在雜誌撰寫人格測驗。(詳見電影片段:愛咪遇上尼克)答案是哪一個,我想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導演透過那段對話,暗示愛咪的特殊性。

先不論是愛咪是人格障礙中的哪一種:邊緣性、反社會性、自戀型、戲劇性、妄想型,還是強迫型……,你需要知道的不是診斷標準,那是心理醫生的工作。但你需要了解在人口統計中,大約有4%的人,有人格上的問題。簡單的說,25個人中,有1個人他們腦袋想的跟你「非常」的不一樣,你用正常的邏輯和他們互動,你只會更痛不欲生。可怕的是,人格違常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必須經過時間相處,才會慢慢體悟(通常是實際遭受情緒上的虐待,讓你的心情擺盪在天堂與地獄的狀態中,且難以預測。)

但他們也不是完全無法辨識。看完電影後,我就一直想寫篇文章,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大家分享如何辨識「包裝在糖衣下的危險」,總共有7個訊號,只要你願意打開眼睛去觀察。以下我就一一說明,並佐以愛咪在電影中的表現,讓大家可以更容易想像或理解。

訊號1:迷人與親切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魅力的人通常會獲得很高的評價。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人際技巧,總是可以周旋在人群中,獲得掌聲以及你的歡心。然而,人們很容易把「迷人」當成是一種人格特質,卻忘了這是可以訓練的「能力」。因此,當你遇到一個看似nice、幽默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把對方當成「好人」,而忘了他們有可能是故意在卸下你的戒心。

如同電影上半段,導演喜歡用特寫刻畫愛咪優雅、動人的氣質,放大她的迷人之處。可是同樣的表情,到了電影最後,卻令人毛骨悚然,每一次她又裝出那楚楚可憐的表情時,你心中就會一陣寒,猜想:「她現在又再打什麼主意?」

也就是說,面對迷人的人,不要那麼快的覺得對方無害。你得在心中升起一個防護罩,告訴自己:這個人正在「迷」我。這樣你對周遭發生的一切,會更有警覺心。

訊號2:強加共同性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你們才剛互動沒多久,對方就表現出一副很熱絡,彷彿你們是失散多年的手足,擁有很多相同的興趣或特點。熱情無比,讓你覺得對方是「自己人」。其實這是非常精密的操控手段,目的是透過你的「合理化」,讓你對對方所做的事情,失去判斷力。

舉例:你剛剛失業,原因是功勞全被上司搶走,有問題卻由你來擔。你走到酒吧想要放鬆一下,突然有個陌生人靠過來陪你聊天,你想說反正有人吐苦水也挺好。沒想到,對方聽了你的故事,比你還生氣,因為他也曾被老闆出賣過,為公司做牛做馬,最後卻被掃地出門。這時,你會不會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密感,覺得對方是「同一款人」。

然後,他告訴你最近有一個新機會,某個老闆正在找像你這樣的人,不過這老闆是一個很開明的人,很信任專業、薪水合理,不會有討人厭的政治鬥爭,邀請你去試試看。你會不會很心動,甚至暗想:「他被傷害過,一定知道工作的痛苦,應該會篩選,不會重蹈覆轍。」

當你開始把自己為人處世的準則,自動投射到對方身上。恭喜你,你上鉤了。

如果你夠留意的話,電影中,愛咪和鄧恩(愛咪的前任男友,也是一個控制狂)都曾經不只說過一次:「你和我是同一種人」或「我們今生就是註定要在一起的」。試著揣摩看看他們為何要這麼說?有沒有感覺到背脊一陣涼。(愛咪也用同樣的手段欺騙她的鄰居,讓鄰居覺得她是個受暴女性。)

訊號3:貼標籤

今天,如果有人指著你鼻子罵:「你是一個忘恩負義(或水性楊花)的人。」你會有什麼反應?

一般正常人都會開始為自己辯駁,解釋自己不是那樣的人。在舉止上,避免任何可能會讓人覺得是不忠的行為。因為你想要證明自己不是「那種人」。但假如指責你就是「那種人」,正是對方用來操控你的手段,同時他也預測你會拼命保護自己的清白,你不就正中下懷。

我曾經在咖啡廳中,聽到隔壁桌的男生跟清純的女大生說:「原來你是那種冰山美人,不喜歡跟人做朋友。」小女生果然就上當了,同意留電話給對方,還開始分享自己在哪裡念書、打工。

回到電影,貫穿整部戲的主軸就是愛咪設計尼克是殺害自己的嫌犯,讓所有人都以為「殺人兇手」是尼克。尼克越否認,就越符合愛咪的計畫,她太清楚尼克會怎麼想,尼克怎樣都玩不過自己的老婆。

【延伸閱讀】

  • 心理學家看《控制》——包裝在糖衣下的7大危險訊息!(下)

  •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