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鋼索上的幸福?小心欠缺科學思維的科技擁抱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走在鋼索上的幸福?小心欠缺科學思維的科技擁抱

示意圖。 圖/美聯社
示意圖。 圖/美聯社

最近是諾貝爾獎公布的旺季,也是一年一度台灣科學新聞品質最佳的一個月份。透過磨蹭諾貝爾獎的熱度,很難得的可以讓精緻的科學議題攻佔許多台灣媒體的版面。不過這種高品質的報導可不是台灣社會的常態,我最近才知道台灣人對於國內的科學新聞其實是很不滿意的。

今年9月底,美國著名的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re)公布了一項有趣的調查結果,這一份研究針對20個國家的民眾對於科學、科學家以及新興科技(例如AI、工作自動化、食物科學)的態度進行跨國調查,台灣也參與其中。在對於「科學家信任度」的調查上,台灣很不給面子地名列第19名,排行倒數第二(僅高於南韓);對於「科學新聞報導品質」的滿意調查上,則在所有國家中排行第16名,也是倒數的末段班。

其中,還有兩個主要的細項問題,包括「你認為科學新聞會過度簡化科學的研究結果嗎?」,以及「你認為科學研究者會過度誇大他們研究結果的應用價值嗎?」。台灣民眾在這兩項問題的「不滿意度」都是全世界第一(分別為80%及85%),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平均值。

從這些結果,我們或許可以這樣間接地推論,由於一般民眾對於我們媒體的科學報導品質極度不滿意,也因此連帶的造成了民眾認為科學家是一群誇大的人。

對新科技的擁抱,反應對實用主義的崇拜

不過另有個頗令人精神錯亂的結果是,台灣民眾對於新科技的接受度異常高漲,尤其是對於AI的應用。

裡面有兩個跟AI相關的問題是這樣問的:一題是「AI科技的發展是好事還是壞事?」,另一題是「用機器人去自動化替代過去需要人工的工作,是好事還壞事?」台灣民眾對於這兩個問題幾乎都抱持極為正面的看法,認為是好事的比例(分別為66%及62%)為全世界第四及第三名,是明顯的前段班支持者。

在此同時,有另一個有意思的對比,包括美國及歐洲的英、法、德國對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幾乎都呈現五五波的拉鋸,甚至在法國,認為是「壞事」的比例很明顯地高過「好事」,對於AI科技的介入社會,有著許多的疑問及保留。

過往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及精力瞭解台灣科學新聞報導的品質,雖然一路以來看見的問題真的不少,但是總會自我安慰的以為:每個國家的人民總是會對於自己的現況充滿抱怨吧?但是看見這一份跨國的調查報告之後,才知道台灣民眾真的是特別不滿意的一群。

但是在這麼挑剔的心境下,卻又那麼義無反顧地擁抱新科技,實在讓人覺得很矛盾,既然那麼不相信科學的專業,為何又那麼放心的接受新科技的應用呢?我想這應該是源自於台灣民眾習慣會把「科學」與「科技」進行明確地二分有關。

說穿了,我們根深蒂固裡,就是充滿了對於基礎與理論的漠視,以及對於實用及效率的崇拜。所以我們的媒體也養成了對於基礎科學報導輕忽隨便的態度,但是對於新興科技的新穎與便捷,卻又極盡五星吹捧之能事。

台灣根深蒂固充滿對於基礎與理論的漠視,以及對於實用及效率的崇拜。 圖/美聯社
台灣根深蒂固充滿對於基礎與理論的漠視,以及對於實用及效率的崇拜。 圖/美聯社

當科技介入社會,只有美好那一面?

新科技介入社會時,常常有許多值得被關注的狀況,僅以AI為例,著名的《自然》(Nature)雜誌在2018年有一篇討論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文章1,裡面有個例子指出,當你在ImageNet這個非常大型的影像資料庫裡面上傳一張身穿白紗的美國新娘照片時,會得到「新娘」、「禮服」、「女人」、「婚禮」等文字描述,但如果你上傳一張印度新娘傳統禮服的照片時,得到的卻會是「表演藝術」、「戲服」等描述。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這個資料庫裡面有45%的資料來自於美國,卻僅有3%來自於中國與印度的資料,如果用這個資料庫來進行AI辨識及分析的工作時,它將完全無法反映真實世界的人口比例,更無法反應各種文化與社會的差異。

再來看看更為實際的應用面,被寄以厚望的智慧居家(smart home)產業,從當年(2000年)一群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電腦科學家及工程師合作推動的一個小計畫開始,短短的時間內就創造了巨大的產值,整體的市場預估將會從2019年的766億美元成長到2025年的1,514億美元。

這些經濟規模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性確實營造某種「更美好的生活」想像,但是接續可能發生的問題就是,這些敏感的家庭及個人資訊,也許就被分享到其他智慧設備或終端機上,更可能為了額外加值的應用再轉傳給不具名的第三方人士。

前面這兩個案例僅是眾多AI科技的可能應用之一,它彰顯了一項新科技介入社會時的各種可能狀況及衍生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仰賴整體社會的民眾有所自覺及意識,才能共同反思並凝聚出最佳的科技使用方式。

科學素養讓你對新科技保持謹慎

英國媒體曾經諷刺過一個現象,指出在喬治歐威爾寫作《1984》的倫敦公寓附近不到兩百公尺的範圍內,就有超過30台監視器。在這個時代,透過各種科技來監視民眾購物喜好、瀏覽習慣、社交關係、通話對象,再輔以用電記錄的收集,幾乎就可以把一個人的隱私及權益一覽無遺。

皮尤研究中心這一次的調查結果,透顯了許多台灣社會的問題:欠缺基礎科學的思維及關注,讓我們少掉許多對於「根本現象」進行探究及反省的敏銳度,在這種狀況下急著坐擁科技所帶來的方便與效果,間接養成對於許多事務「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思考慣習。

而相較於歐洲這些深具哲學思辯傳統的國家,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恰好跟台灣相反,他們對於基礎科學的專業相對地信任,但對於快速科技的介入則相對地謹慎戒懼,保留許多可以進一步討論及反思的空間。

不管科技如何的演進與發展,不外乎是希望能為人類達成一種「幸福感」,如果忙了半天僅是營造了一種走在鋼索上的幸福,這種得不償失,值不值得我們停下來再多花點時間想想呢?

對於基礎科學的專業相對地信任,能讓人對於快速科技的介入則相對地謹慎戒懼。 圖/路透社
對於基礎科學的專業相對地信任,能讓人對於快速科技的介入則相對地謹慎戒懼。 圖/路透社

  • Zo, J. & Schiebinger, L. (2018). AI can be sexist and racist — it’s time to make it fair. Nature, 559, 324-326.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