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南京論」挑動的敏感神經
課綱微調的推手王曉波,日前在電視節目主張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此言立刻引發同場名嘴的譏嘲,相關單位也立刻出面打臉,表示政府目前並未有此主張。
前幾年教育部的確曾「誤發」公文指稱我國首都在南京,引起輿論痛批後,已緊急做了釐清,說是一場「誤會」。因此王老先生的看法,不只和時代脫節,也和政府當前態度不一。
「首都南京論」除了有種荒謬的搞笑感,也帶有一絲憂愁與忿怨。這問題觸及台灣統獨爭議中最隱而未顯,卻又非常關鍵的部份,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統派勢力在台灣節節敗退的重要原因。
首先,「首都南京論」傳達出一種「無知感」。以王曉波為首的微調課綱派,一直強調其行動合法合憲。但是這波的調整到底是合什麼法,又合了什麼憲,他們從沒講清楚過。
這主要是因為其並非法學專家,只是用「常識」去推敲立論,而其「常識」,又多基於舊日的黨國宣傳教育。之所以到了民國一百零四年還有「首都南京論」,大概是因為昔日國立編譯館老課本說首都在南京,王曉波就「以為」政府有相關法律規定。
但現行法律根本沒有相關規定,「首都南京論」又自認合法,當然就顯得相對「無知」,這無知一方面指向其對於現狀的無知,另一方面又指向對於法律的無知。
再者,「首都南京論」傳達出一種「迂腐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其人民,當然不會承認你的首都在南京,在他們的史觀中,在南京的中華民國1949年就滅掉了。還幫你立個碑記念。
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也進入一種近似台獨的階段,在概念與法理上把自身定義在海島的範圍之內,和對岸想法形成一種巧妙的契合。
而「首都南京論」者的背後思想,則是一個「想像的中華民國」,這是國民黨敗退來台灣後長期抱持的「光復大陸」基調所催生的概念駕構。即便人事全非,他們還是在統治過程中強調這種想像,但這基調在1990年代被徹底放棄,原因很簡單,因為偏離事實,對於真正的生活無益。
都已經放棄快二十年的東西,還挖出來主張、宣揚,當然會讓人覺得「迂腐」。
第三個問題,就是多數台灣人認為「首都南京論者」有種「不可信賴感」,難以確信他們會維繫台灣主體的利益。
若你追問統派:「如果台灣和中國統一,你認為應該定都在台灣嗎?」他們該怎麼回答?會怎麼回答?
統一後,依中國的經濟磁吸力道,台灣社群很可能成為中國的邊陲。而台灣人已經擁有以自身為中心的國家,多數台灣人也自認比多數中國人來得「優越」,自然難以接受這種邊陲化。
首都南京論就會刺激這種「台灣邊陲化」想像。因為現在首都就是在台灣,如果「統派」認為首都不該在台灣,就代表他們心中已經先將台灣邊陲化了,這就很難說服台灣人相信他們。
最後,是首都南京論者讓台灣人覺得有種疏離感。
在論述統獨時,統派一直給人某種「隨時要跑掉」的感覺,對於台灣並沒有終極關懷。因此到現在還堅持「首都南京論」,不免讓人推敲「他們想要走」,「並不會認真看待台灣。」
這自然會重創統派的民意支持度。你把其他人的「家」、「生活的重心」,當成是「旅館」、「難民營」、「暫厝」,這當然會產生「他者」的疏離感。
以上四點,就是從王曉波發言所帶出的統派困境。這些困境都是「統派」在台灣之所以越來越衰微的關鍵。
當台灣人脫離前述「想像的中華民國」,開始把關懷重心放在本土,珍視僅有的一切時,「統派」的「台灣不夠好,中國更好」的論述,當然就會激怒更多的台灣人。
王曉波的「首都南京論」,一方面讓他本人顯得陳舊、搞笑,是個遠古時代的活化石,但另一方面也突顯當多數台灣人「想像」自身是擁有共同生命經歷與利益的社群時,某些「統派」並不做此想,他們對於人生目標規劃,可能包括遠離、甚至放棄台灣。
這就會引起集體的忿怨,並讓統派的主張失去說服力。
所以,當統派不滿的表達「台灣人都被倭奴教育毒化」的同時,不妨想一想,假設真有另一種意識形態的教育,而且本質是不好的,那為何他們能夠成功,而統派宣傳的失敗了?
是代言人太差?行銷部門幫倒忙?教學內容不合理?還是主事者太廢?又或者以上皆是?
你們是真心希望統一,還是只想發洩自己對「想像的中華民國」阿宅式的熱愛?
多想兩分鐘,中華民國的首都可以不是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