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辯論會,朱立倫為什麼壓不過蔡英文?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總統辯論會,朱立倫為什麼壓不過蔡英文?

圖/主辦單位提供
圖/主辦單位提供

2016大選的總統與副總統辯論會都已結束,若加上已進行兩次的政見發表會,雖然藍營找出許多細節(九二共識、美豬、陳建仁講錯數字)想要追打,也動員網軍在網路民調上創造一些聲勢,但就全國性、較客觀的媒體民調數據來說,除了宋楚瑜有些微得利外,兩個主要候選人的支持度都沒有變化。

在一個月之前,藍營還急於逼綠軍接受辯論會,這當然是因為蔡英文最大的弱點,是鏡頭前的表達能力較差,較有可能口誤或出現情緒反應,因此國民黨在整體局勢不妙的狀況下,將此設定為逆轉一擊的押注重點。

但辯論會最終卻以和局作收。國民黨「能贏」、「想贏」,卻「沒贏」,當然就算是「輸了」。明明有機會壓過蔡英文,卻沒有成功,那到底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呢?

其實國民黨在戰略與戰術上,都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只是辯論會上的錯誤,也可以說是國民黨在整場選舉中的錯誤,甚至也是國民黨近幾年來一貫的錯誤。

首先來看戰略面。藍軍在辯論會上的最大的戰略誤判,是沒抓到中間選民的投票理由。國民黨認為中間選民最在意的是「九二共識」等兩岸議題,或是美豬等自貿問題,因此決意在這些戰場發動攻擊。

但中間選民顯然不吃這套。雖然蔡英文接殺球接得不好,但辯完之後民調數字聞風不動,就是這些話題沒人關心的直接證據。

國民黨之所以猛攻九二共識等議題,顯然是因為擁有戰略決定權的人認為這些東西很重要。但這些人都是老國民黨人,仍抱持這些年來黨中央的一貫思維,和社會脫節。這就是戰略誤判的原因了。

他們並非沒有機會發現錯誤。國民黨中央近年「一直」強勢宣傳馬政府的兩岸成果,但百姓也「一直」覺得這不重要,你再怎麼「屁」這點,百姓就是不理,因此馬的民調才會長期低落。

馬英九已用他的「肉身」多次實驗證明這些議題沒有票,朱家軍卻還是往這裡衝,當然就是「活該」了。政治宣傳的重點,是在於掌握最最多的事實之後,依特定政治目的,選擇各種手段說服或誘導選民。

但朱家軍卻是跳過兩岸政策沒人理的事實,堅持活在大家都很關注兩岸關係的幻覺中,又想說服清醒的中間選民(他們是被馬英九嚇醒的),當然效果就不好了。最後只拉到自己本來就有的深藍票,又無傷蔡的現有盤勢。

那中間選民在意的是什麼呢?國民黨在2012和2016之間主要流失的都是中間選票,其原因是馬英九無法回應社會大眾的對於制度改革與公民參與的要求。朱立倫沒正面觸及這個問題,雖有明確切割「馬英九」和「朱立倫」,但空口說白話,無法讓民眾有感。

如果朱立倫敢直接痛批馬英九,或許會有不同效果。理由有三:

首先,朱開口批馬,批得比民進黨還狠,才可以真正切割馬;其次,朱也不怕馬的支持者跑票,因為選項中沒更藍的候選人可投,宋楚瑜也被國民黨抹綠了;最後,只有全面開砲,才能有效回應綠營「現在國民黨執政,你政見為啥不現在做」的批判。

但朱立倫顯然顧慮到選後的政治操作,而不願在戰略上猛攻馬英九,這也代表他在議題戰上難有突破了。

戰略已經先有問題,而朱家軍在辯論會上採取的戰術,也有想得太淺的問題。

朱陣營顯然誤以為蔡英文會採守勢,而決定自己要多採攻勢。這當然是因為推敲蔡英文怕自己口才不好,會失分,目前民調又領先,所以將採取保守策略。

但實際的兩次辯論會中,蔡不但有攻勢,而且攻擊的表現遠超過論述政見的部份。如果朱立倫也強勢開火,雙方火力交錯,沒有時間回應對方問題(就戰術上來講也不該現場回應、解釋),很容易形成各說各話的平局。辯論的最終結果,也正是各說各話的平局。

這代表朱立倫少算了一步棋。他算蔡英文會守,所以自己攻。但蔡英文也算到朱會攻,所以蔡英文自己也主動出擊。朱立倫卻沒算到下一步,因此這局就卡住了。

朱立倫是落後方,而支持度長期落後的一方,常會採取攻勢戰術,以突破僵局(即便失手,也不會更差了)。這點朱立倫清楚,蔡英文也清楚,但朱立倫卻真照著常規打,那就掉入蔡英文預設的局裡。蔡英文無法在現場靠口條贏過朱立倫,但只要咬住朱立倫,就已經「夠本」了。

朱立倫限縮了自己的戰術可能性,讓蔡英文的戰術效果得以擴張到最大。如果朱立倫多推算一步,料想蔡會採攻勢,而自己採守勢,等到末盤再出擊呢?或許就能突顯蔡英文強勢過頭,自己悲情十足的形象了。

又或是如戰略部份所述,全力打馬英九?或多咬宋楚瑜幾口?朱立倫有點尊宋或不理宋的意味,其實相當可惜,這也是宋楚瑜在辯論會後民調有所成長的原因。

戰術想得太短淺、變化太少,一直是國民黨這幾年來在小規模遭遇戰上的主要敗因。如果一群阿伯的料事能力只有這種程度,那阿伯的存在意義為何呢?

其實辯論會在台灣,真的不太重要,對這個活動寄予厚望,是著了美國文化的道。美國大選之所以要連開辯論會,是因為初選的總統候選人多半缺乏全國知名度,為了讓選民認識候選人,所以早在投票一年多之前,就開始有多場辯論會,透過這種活動慢慢凝聚民意與共識。

但台灣的候選人,大家早透過媒體認識了,其各自的主張也很清楚;而辯論會又多半是辦在選舉末端,這時才端大菜,也未免太慢,以其有限的論述時間來談,也說不清楚。像是朱陣營的基本工資,到底是要怎麼調,調到多少呢?講不清楚,不如不要講。

在新媒體時代,真正的「辯」,是於時空中不斷發生的,因此辦辯論會的政治實益趨近於零,只是要滿足台灣人已達「高級民主」的媚外想像,所以會後總是格外讓人覺得空虛。在這種半真半假亦莊亦諧的場子中,「不輸」就是贏,想贏,就難免大輸了。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