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一種文字是進步的? | 陳茻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有沒有哪一種文字是進步的?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談簡體字比繁體字優秀。(〈沈政男:五四未竟之功:中文的簡化與活化〉)仔細讀了一下,發現文章論點欠通,且對於文字學、語言學的專業知識不足,論述大有問題。

這暫且不說,我在意的是這篇文章引起的幾個討論。

▎文字一成不變就是思想沒進步嗎?

這篇文章提到:「一個國家的文字經過了五百、一千年,幾乎沒什麼改變,這代表思想與文化的進步也十分有限。」這個論述是有問題的。

首先,以「文字演變」作為一個國家的思想與文化進步之標準,就是一個沒有根據的推斷。思想與文化的進步本身就很難界定,這也牽扯到我們所採取的視角問題,並非所有的變化都該被視為優秀的、進步的。

再者,就實際情形來,中國文字並非一成不變。文字的演變原因粗略可分為兩種,一是民間的,一是官方的。民間的改變來自於使用者的書寫習慣,常用的字容易被留下來,不常用的就成為冷僻字,甚至被淘汰。來自官方的就是透過政府的公權力,從經典、考試、教育等方面著手,進行全面的文字改革。

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晚一點如唐代的正字運動等等,都是官方推動文字改革的例子。這些官方的改革,有的時候尊重使用者,將俗體字改為正體字,有時候又基於種種原因,制定了一些不那麼合乎使用者習慣,或是沒有一定的理路可循的規則,改動了部分文字。

值得一提的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官方的這些改革絕對都是「粗暴」的。原因很簡單,官方的改革直接快速而有強制力,多數的文字使用者未參與其間,這對使用者來說,無疑是粗暴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簡體字,應可以理解簡體字最為人詬病之處。然而,我必須強調,這一點並不足以作為「繁體字優於簡體字」的理由。

當然,如果說我身在簡體字改革的時代,我必然會反對這項政策。這不是因為我認為簡體字破壞了什麼文化,而是因為當時的幾個訴求,是否能透過「簡化文字」來達到目的,缺乏論證基礎與研究根據,有待商榷。一個欠缺討論、缺乏理論支持的政策改革,很有可能徒勞無功,所以如果我處在那個時代,我極有可能反對這項改革。

進一步來說,簡化文字,無非是希望達到「學起來簡單、用起來方便」這些目的。然而,我們缺乏論據支持「簡化的文字」有利於人的學習,也不能確保學習一個語言系統所需的時間越短,所省下的時間成本必然能化為國家的發展動力。

不過,同樣的,我們也不能保證學習所謂的「繁體字」,就一定能達致如何如何的教育效果,或是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

自今天的角度來看,簡體字使用了幾十年了,實際上我們也找不到簡體字在使用上造成什麼不便。

文字使用上的便利與否,更大決定因素在於使用者。使用者會隨著情況去調整使用的文字,如在書寫時人們也很常刪減筆畫,在需要辨識時,我們也有能力避開容易混淆或發生誤解的部分。

舉例來說:簡體字將「乾」與「幹」都簡化成「干」。我在古籍校對時,因繁簡轉換的不便略感困擾。我問了中國友人,是否他們在寫「乾坤」這樣的字詞時,會因寫成「干坤」而不明其意。

友人跟我說,這種明顯需要識別的情況,通常仍會寫作「乾坤」,但在其他時候,仍可寫「干淨」、「干爽」,視情況調整,這並不成問題。

顯然,將繁簡轉換時的不便作為批判簡體字的依據,這樣的認知過於小看簡體字的使用者,是有問題的思維。

▎表音、表意能夠作為語言系統進步與否的證明?

此外,該篇文章還提到「倉頡是文字天才,但不是語言天才,沒有解析發音的能力」這一點我也必須做個澄清。首先,一個文字的產生絕對不是一人一時一地的事,倉頡造字只是一個傳說,依照較合理的理解來看,倉頡頂多是一個官方的文字整理者而已。

中國文字屬象形文字,組成文字各部件的符號,有的表音,有的表意,或者在某些情況下表意,又於某些情況下表音,實際的使用情況是很複雜的。

該文強調文字的「表音」功能,認為能表音的文字為較優越的文字,很可能是受到西方主流文化影響。其邏輯是:西方主流文化是進步文化,故主流文化使用的文字系統也是較為優越的。

雖然這篇文章在論述上有問題,且讓人搞不清楚他認為拼音文字較優越,與認為簡體字較為進步有何具體關聯,但關於簡體文字的表音功能較強與否,確實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中文與拼音文字有各自的文化脈絡,擅長表達的東西也不一樣。舉例來說,中文的經典很多時候不仰賴語意的直接指涉,語言的模糊、歧義性提供了更寬廣的詮釋空間。這些文化上的「特色」,能否成為「優勢」,重點還在使用者採取的方法及態度,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拼音文字固然有其優點,尤其當只有語言而缺乏文字時,選擇用拼音文字建立語言系統,

本來就是一個最簡便的作法。但是中文字使用者太多,且單音節的語言同音字的頻率極高,拼音化在使用上造成的不便當可以想見。

總之,文字系統必和語言的屬性緊密貼合,中文會一直保留圖像文字,自有其語言因素與文化脈絡,若全面撤換成拼音系統,只為了追求拼音文字的便利性,恐是邯鄲學步,弊大於利。

中國文字在創造的過程中,聲音確實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由聲旁與形旁組成的「形聲字」,在中國文字中占有極高的比例。這中間的原因很好理解:在造字的過程中,通常會先有讀音,再去創造文字符號。當文字符號達到一定數量時,人們就可以直接「借用」讀音相同的文字,略加更動、組合,創造新的文字。

簡體字在簡化的過程中,也大量使用了這樣的造字方法。比如「進」被簡化成「进」,「響」被簡化成「响」。因著這樣的造字法,許多簡體字有明確的「聲符」,簡體字也被認為具有較強的表音功能。

然而,這並不足以視為一項優勢,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簡體字在表音功能上都比繁體字來得好。如「國」與「囯」就是一例,在這個例子中,「國」中間的「或」之表音功能,就是「王」所不具備的。

我舉這些例子,並不是要說明繁體字比較優秀,事實上,將「表音功能」作為評判文字系統優劣的標準,本身就大有問題。如上述之例,「國」的表音功能被凸顯了,「囯」卻因為使用了「王」作為偏旁,增強了該文字的表意功能。孰優孰劣,實在很難論個高下。

再者,許多簡體字並非被「創造」出來的,而只是採用了較古老的字。比如「電」與「电」,「电」就比較接近古文字。這又牽扯到中國文字形成的複雜過程,在使用者如此龐大的強況下,分化與合流都可能發生,純以這些作為評判標準,都是很片面的。

▎簡體、繁體孰優孰劣?

對我而言,「繁體字」的優勢僅在於它與古文的聯繫度較高,除此之外,並未見作為語言工具時的明顯優勢。

畢竟「簡體字」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相對於繁體字在歷史上年輕許多的文字,拿繁體字與之對比,自然可以找到許多與古代文化連結之處。

但這些連結能否進一步產生更高層次的文化意義,我認為倒沒有必然性。一味求古,強調與古文化的連結,只是一種貧乏的文化想像。若此邏輯可行,那麼我們全部回去寫甲骨文,可能還更有文化一點。況且,許多簡體字相對於繁體字,可能更接近古人使用的習慣,畢竟許多繁體字是後起的,真要比起來,在這一點上,繁體字實在也討不到什麼便宜。

當然,在文化、學術研究上,繁體字是一定有優勢的。但弔詭的是,口口聲聲強調繁體字比較有文化的台灣人,卻未必真的重視這些研究。同時,當今中國的人文學者對於繁體字的熟悉程度,也與台灣學者無異。到現在還以為中國人困於簡體字的窘境,以至於無法繼承什麼文化遺產,只顯露了這些人對於中國、對於自身的無知。

總而言之,簡體字行之有年,早有其使用者基礎,在作為語言工具時,簡與繁都有著各自的優勢與問題,很難用什麼標準去評判優劣。

而繁體字真正的優勢,那是學術、文化研究上的優勢,可一般台灣人並不很重視這些。這裡實在很難找到什麼理由說服我,台灣人因著繁體字教育培養出比較高的人文素養或文化水平。畢竟在教育上,升學體系與功利主義等問題,比起是否使用繁體字,顯然才是真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