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前請先釐清:讀技職學校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 | 黃偉翔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批評前請先釐清:讀技職學校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

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記者會現場。
 圖/作者自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記者會現場。 圖/作者自攝

「為何教育部長不是讀技職教育出來的?」「為何教育部技職司長不是讀技職教育出來的?」「為何技職政策掌舵者都是一般大學背景的人來擔任?」這就是部分技職圈內人對政策制定者無理的要求,我每每聽到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開始寫技職報導,以及一些媒體專欄後,越來越常被讀者罵……但現在也習慣了。有些人對於報導角度或評論論述不滿,我覺得這樣很好,至少引發更多技職議題的討論。但可惜的是,常見的台灣讀者,鮮少對文本進行進一步論述,反而找起不相干的點來攻擊,我最常被攻擊的,就是「自己讀了台科大後,又跑去讀台大碩士」,部分人認為,對於技職生我不是個好榜樣,根本是鼓勵技職生追求學歷,而非技術。

我想,「讀過技職學校」並不等於「研究技職教育」,前者頂多算默會知識,只是經歷技職教育過程的經驗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仍缺乏學理基礎;後者則是學院知識,是有系統的學術理論組成。當然,若你能兩者兼具,極佳。

就像西語,台灣人都不能學嗎?

歐美文學,亞洲人都無法研讀嗎?

唱歌劇,非義大利人就不能唱、不能研究嗎?

以技職相關議題的光譜綜整來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在同一軸線上,密不可分,從職能基準、職能課程、教育與訓練實施、教育學習評量及職業能力鑑定,再到職涯發展等等,你說,光以上提及的幾點,是一般讀過技職學校的人可以研究的嗎?更不用說擔任政策制定者的各種包袱考量。真正投入技職研究的前輩們都能理解,要鑽研技職,須具備許多跨領域知識,以及政策實務經驗,不只廣博更要深入。

難道我不能以哲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難道我不能以社會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難道我不能以心理學觀點看待技職教育?

每個人對公共政策都有屬於自己的想像,尤其是教育政策。正因為大家多少都有受過教育的經驗,所以都以想像中的烏托邦來論述、批評「教育應該怎樣」,積極討論著表面上的大方向、大框架,但對國際(研究)趨勢知悉甚微,甚至對執行細節與桌底下各種角力拉扯渾然不知、不感、不明、不白。

像我這樣無知的大眾或許沒差,但在台灣技職圈,事實上,很多自認的專家也是如此,而他們持續影響著政策的轉彎、直衝,甚至飄移——或許這些搖擺不定的政策走向更來自民眾的激情與吶喊,民粹所形塑的政策走向,好、或不好,我想讀者們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以高中生到科技大學就讀議題為例,許多人認為,這是壞事,技職生入學權益受損,但事實上,高中生申請入學為外加名額,大致是總量的10%,完全不影響到技職生的名額總數,要討論,也是高中與高職生入學後的衍生權益,例如交換學生申請名額上是否有做比例上的劃分?校園資源分配?其實一般的高中生來就讀科大,也不失為一種模式,但是後面的學校生源拉扯,以及對高職跟一般高中的教學現場影響,所以至今量並沒有開放很多。更重要的是,在此議題中,我們關切的是「什麼人才規格是台灣需要的?」還是「科技大學一定要給技職生讀?」

進一步思考,誰說「高中生升大學」、「高職生升科大」才是人才?難道「高中生升科大」、「高職生升大學」就不是人才?面對工業4.0的趨勢下,我們還需要像過去這麼多,只會單一實作技能的技職生嗎?我認為,我們更需要具備知識理論背景的實務技職人才。當然,這端看教育部在濃厚升學主義的台灣,如何去定位高職與科大。

討論技職議題,請勿民粹,請勿「為了技職而技職」。但可悲的是,回想起從小到大的教育,我們確實缺少「建設性批判」的訓練,導致台灣多得是「痛批型亂罵」。

台灣不缺鍵盤砲火,唯獨缺建設性批判,更缺對問題本質的洞察與剖析。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