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寧/給個存款簿怎變詐欺還洗錢?洗錢防制新法擴大打擊範圍

聯合新聞網 法律白話文 PLM
示意圖,與本案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律師,我要認罪嗎?」被告拿著手上的起訴書感到疑惑。律師看了起訴書,上面寫著被告提供自己的銀行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除了遭檢察官起訴幫助詐欺行為,起訴書上還多了一條刑事責任——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條第2款第3條第2款規定——構成洗錢罪嫌。

等等!被告不就是把銀行帳戶借給詐騙集團使用,什麼時候又跟「洗錢」扯上關係了?

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人民不堪其擾,但你知道「傻傻被騙」本身也可能會涉及幫助詐欺兼洗錢嗎?2016年洗錢防制法修法擴大打擊範圍,其實已不算新聞,但似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本文就來告訴你立法者跟法官是怎麼想的。

提供金融帳戶給詐騙集團,會被認定為詐欺幫助犯?

詐騙集團裡面每個人都各司其職,也會有不同分工,有些人設機房、有些人打電話、有些人去領錢、這些都算是詐欺犯,在法律上屬「詐欺罪」的正犯。如果將詐欺的過程比喻成一部電影,這些人就是這部「詐欺戲」的主角。

法條適用上,詐騙集團成員本身必須負擔刑法中的詐欺取財罪,法定刑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詐欺罪成為「台灣之光」的這幾年,為了杜絕這類犯罪,2014年刑法便增訂了加重詐欺罪,將詐欺過程中會造成人民利益侵害較大的三種類型,法定刑提高到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那麼提供金融帳戶的民眾責任又從何而來?雖然提供帳戶的人並沒有實際參與詐騙行為,但提供帳戶這件事往往會被認定為協助詐騙集團,於是他們不小心成了這部「詐欺戲」裡的配角,法律上稱之為「幫助犯」。

法院是怎麼想的?

一般法院是如何認定民眾將金融帳戶出借給他人,便會構成詐欺罪「幫助犯」呢?我們來看兩段法院的文字。

甲為乙之兄,知悉乙無正當職業,可預見乙如非意圖供財產犯罪使用,無借用多數他人金融帳戶之必要,並可預見其將金融帳戶提供予乙後,乙將可能藉由該金融帳戶作為詐欺贓款管理等財產犯罪使用。1

這段判決內容是說,甲這個人明知道他妹妹乙沒工作,乙跟甲拿金融帳戶肯定有鬼,在這種情況下,甲還把金融帳戶借給乙使用,擺明就是想幫乙做壞事。

現今犯罪集團或不法份子為掩飾其不法獲利行徑,避免執法人員之追究處罰,常以不同手法誘使一般民眾提供金融機構帳戶存摺、提款卡,…業經電視新聞、報章雜誌及網路等大眾傳播媒體多所披露,政府亦極力宣導。查被告為智識正常且有社會經驗而非與世隔絕之成年人,對此自難諉為不知。2

第二段判決的內容是說,現在報導詐騙的新聞這麼多,政府也有宣導,被告你一個成年人,好歹平常看電視看廣告跟親朋好友聊聊天,知道一下詐騙集團手法,而且金融帳戶這麼私密的東西,一般人都會好好收著,今天被告竟然把這種私密的金融帳戶隨便借給陌生人,擺明就是要讓這個陌生人拿去做壞事,被告你應該知道啊!今天被告明知道你的帳戶要被拿去做壞事情,還借給別人用,這不是幫助犯什麼才是幫助犯!

簡言之,法官只是在說一句話:你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看完以上兩段文字,你認不認同法院的論述?雖然每個案件的具體認定不同,但上述的判斷基準,常常出現在法院的判決中。

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認定方式是有爭議的。雖然大部分的法院都認為提供金融帳戶會成立所謂「幫助詐欺罪」,但畢竟現在詐騙集團花招百出,巧言如簧,許多人的確可能在認知錯誤的情況下,不小心將金融帳戶帳號、密碼提供給詐騙集團。

因此,也有法官在個案中認為一般民眾可能真的不知道他的帳戶被詐騙集團拿去用了,而不認為提供帳戶的人成立詐欺罪幫助犯。

示意圖,與本案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洗錢防制法修法後,擴張對洗錢防制規範的範圍

看完了過去一般刑事法院的見解,那為什麼提供帳戶的人又跟洗錢扯上關係呢?

2016年12月28日,新修正的洗錢防制法上線,2017年6月28日正式施行3,洗錢行為態樣包含了「隱匿或掩飾該財產的真實性質、來源、所在地、處置、轉移、相關的權利或所有權」等,例如:

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害追緝機關難以追蹤金流,這個提供帳戶的行為就是「掩飾不法所得的去向」,例如:販售帳戶予他人使用;廠商提供跨境交易使用之帳戶作為兩岸詐欺集團處理不法贓款使用。

簡而言之,修法的其中一個大方向,便是擴張對洗錢防制規範的範圍,將更多的行為予以管制,納入洗錢的類型當中。

按照洗錢防治法第2條第2款掩飾或隱匿特定犯罪所得或者來源、去向等就是洗錢。如果你洗錢,按照第14條第1項就必須受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等處罰。而詐欺罪正是洗錢防制法所定義的「特定犯罪」,於是提供銀行帳戶的民眾,不僅幫助了詐欺集團(詐欺罪幫助犯),也因為販售或提供的帳戶協助了「洗錢」構成洗錢罪。

當幫助詐欺罪遇到洗錢罪

好,現在問題來了:我提供個金融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我承認我有錯,但是我怎麼被起訴兩個法條啊,買一送一,難道我要被處罰兩次嗎?

不,不是這樣。目前法院的做法是,如果你被法院認定同時成立「幫助詐欺罪」與「洗錢罪」,那麼依據刑法的規定,法院會以法條規定刑度較重的洗錢罪來處罰被告。

以目前判決內容看起來,雖然成立洗錢罪的刑度也有可能與過去成立幫助詐欺罪的法院宣判刑度相差不遠,但有一個最重要的差別,就是是否可以易科罰金!易科罰金的意思就是繳錢不用關,用錢換自由。在過去,提供金融帳戶的民眾雖然成立幫助詐欺罪,但如果法院宣判處六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通常都會在判決主文上附上可以易科罰金的文字,這樣被告仍然可以繳錢而不用進監獄。

如今因洗錢防制法第14條洗錢罪最高本刑是七年,依刑法規定,成立這個罪,法院是不得諭知易科罰金的,所以就算法院再怎麼輕判,被告可能還是需要面臨牢獄之災。

雖然實務上,法院仍可能認定提供金融帳戶的人成立幫助詐欺罪與洗錢罪,但每個案件都有不同的事實,有些事實呈現在判決裡,有些故事在判決外。一方面提醒大家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帳戶交給他人使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反思:提供金融帳戶的人們是否就希望幫助他人詐欺,或希望為他人洗錢呢?直到現在,筆者也依舊為這些問題困擾不已。

示意圖,與本案無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喜歡法律白話文的文章嗎?點圖加入法白募資計畫,你的贊助,讓我們在法律白話文的路上不寂寞!

法律白話文 PLM

我們以法律理論實務為經、以人性尊嚴關懷為緯,透過書寫法律人藏在觀點背後...

檢察官 法律白話文 PLM 公共政策 法律評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