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軒/破天荒817萬票背後:2020大選的大結構與小事件
(※ 文:林邑軒,熱衷於政治分析的上班族) 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在74.9%的高投票率下,拿下破天荒的817萬張選票成功連任。這個結果,是由許多的大結構與小事件逐步確立的。 以下,筆者將從2018年11月24日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開始,帶大家回顧這段看似驚奇,實則早已有跡可循的「逆轉戰」歷程。文中另附上事件當時分析的連結,一併供讀者參詳。
2018年11月24日九合一大選的表與裡 從表面來看,1124九合一大選民進黨大敗,國民黨拿下15個縣市,似乎預告了藍營在2020的勝利。然而,1124最重要的結論有三:
習近平與國民黨誤判1124結果的重大錯誤
2019年1月2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發表「習5點」,正式將九二共識的內容定調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完全阻絕了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間。 在美中對抗逐漸升溫的環境下,習近平與國民黨誤讀了1124的結果,將之理解為對親中路線的信任投票。這個巨大的錯誤,讓蔡英文佔據天時地利,毫無敗選可能,也宣告國民黨在2020大選提前出局。
|
國民兩黨初選:蔡英文的勝出與韓國瑜的洪秀柱化 從1月開始,蔡英文的民調緩步爬升,最重要的指標是,蔡英文能否在年中站上30%的門檻。 2019年3月18日,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搶先登記民進黨黨內初選,支持蔡英文的陣營陷入一片焦慮,也迫使蔡英文的競選機器提前啟動。 一開始,蔡英文的民調始終處於落後,但仍然穩定成長。一直到5月17日,748施行法通過,同婚專法上路,蔡英文領導的執政團隊,才確立了年輕選票的支持結構,也拉升了蔡英文的初選民調。 6月13日,民進黨初選結果公布,蔡英文以超過8%的比例贏得初選。此時,蔡英文的民調已經站穩30~35%。 在另一邊,韓國瑜被動參選後,一度震撼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支持者。然而,6月14日,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研究小組發布了一份重要民調,台灣選民在「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何者為重要的問題中,「國家安全」超越「經濟利益」,這是2013年開始調查以來的破天荒第一次。 這代表著,美中對抗加上香港反送中抗爭,已經催熟、風乾了濃烈的「亡國感」。縱然韓國瑜有陳水扁的群眾魅力,也無法突破大結構設下的天花板。 這樣的韓國瑜,擊敗郭台銘還是綽綽有餘。靠著鼓舞群眾的精采演說、接連的大型造勢,韓國瑜輕鬆摧毀了郭台銘的支持度,順利在國民黨初選勝出。 然而,由於支持結構相近,韓國瑜很自然複製洪秀柱的路徑,先是在初選拿下破天荒的高民調,最後一敗塗地。洪秀柱的民調走勢,只要調整時間軸,就是韓國瑜2020的衰退走勢。 至此,總統大選已經結束,剩下的時間,就是讓選民逐漸感受選舉的溫度,提高投票意向的表態率,慢慢的走向2020的1月11日。
|
每一次大選都會有的擺盪與告急 2019年7月開始,嚴格來說是總統大選的垃圾時間,主要的戰場,轉移到區域立委、不分區政黨票的競逐。藍綠兩黨的總統候選人,與其說是為自己拉抬,更多是照表操課,激發選民的投票熱情,拉升區域立委與政黨票的支持度。 領先陣營最怕被說大幅領先,落後陣營最怕被說大幅落後。於是,領先的喊告急、憂心韓流再起,落後的喊追上,本就是歷次選舉一搭一唱的標準戲碼。辛苦了雙方最熱情的支持者,隨著這些宣傳語言,一次又一次拉高情緒,向身邊的友人拉票、催票,時而激昂,時而焦急。 最後,投票的結果一如預期,展現了大結構的決定性力量;過程中的小事件,看似驚奇,實則無關大局。 然而,對當下的人們而言,每一個事件都像滔天海嘯,大得讓人難以分辨,這是標誌結構轉變的關鍵事件,還是無關緊要的小波浪。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