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無罪》的啟示——找尋臺灣的「羅森堡計畫」
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以下稱席拉赫)首部長篇小說《誰無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罪人的控訴》,2019年4月18日於德國首映後,將在今年5月29日在臺灣上映。
原著小說的開頭,是飯店裡的一場謀殺案,隨著兇手扣下板機,被害人當場殞命,讀者也陷入謎團之中。隨著場景切換,其他角色的入鏡,讀者也將驚奇地發現,這場謀殺案的背後,竟然隱藏著德國二戰之後的轉型不正義。
一本犯罪小說帶來的德國納粹遺緒研究計畫
為了不暴雷,故事內容就讓讀者自己買書來看,或進電影院去看了。原著小說在最後提到,2012年1月,德國聯邦司法部組成委員會,針對該部的納粹遺緒,進行調查與清理。筆者因為撰寫研究論文,對此有所接觸,而筆者認為,席拉赫刻意提到的這件事,對於臺灣社會來說,遠比小說本文更具有啟發性。
2012年1月11日,時任德國聯邦司法部部長的薩賓娜・羅拓瑟—施納恩貝爾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以下稱羅拓瑟—施納恩貝爾格)在柏林召開記者會宣布,聯邦司法部為清理該部內之納粹歷史過往,將特別組成獨立學術委員會,並聘請波茨坦大學歷史學教授曼弗雷德・格特馬克(Manfred Görtemaker),以及馬堡大學刑法學教授克里斯多福・札福林(Christoph Safferling)主持這項研究。1
羅拓瑟—施納恩貝爾格部長在記者會中明確表示,2011年出版的《誰無罪》,提及1968年《德國秩序違反法施行法》(Einführungsgesetz zum Gesetz über Ordnungswidrigkeiten)與其主導起草者艾德瓦・德雷爾(Eduard Dreher)一事,促成了本計畫。不過,德國聯邦議會與聯邦司法部,其實早已開啟清理工作的準備與倡議。
早在2011年4月,德國聯邦司法部即已組成清理納粹時期司法與司法行政過往的工作小組。22011年6月28日,聯邦議會中的社會民主黨(SPD)代表共20人,3及該黨之議會黨團,曾促請德國聯邦司法部等六部,針對部內之納粹歷史過往,組成獨立學術研究委員會進行研究,並將相關研究成果公諸於世。4
未幾,由於《誰無罪》的出版,國會議員克里絲汀・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更在2011年11月7日,5在聯邦議會以書面質詢,聯邦司法部是否掌握書中提及艾德瓦・德雷爾的相關內容,並再次催請德國聯邦司法部說明,清理部內納粹歷史過往的進度。經過多方的倡議與籌備,終於等來2012年初的記者會。6
這個研究計畫,以1950年至1973年德國聯邦司法部承租作為辦公處所的波昂羅森堡(Rosenburg)莊園為名,稱「羅森堡委員會」或「羅森堡計畫」。7根據聯邦司法部向聯邦議會提出的執行計畫,羅森堡計畫預計從2012年進行至2015年,一共36個月的時間,預計以99萬8344.74歐元的總預算分年執行之。8
羅森堡計畫執行期間召開多次研討會,並且出版11種小型刊物,其研究報告,於2016年10月10日,以《羅森堡檔案》(Die Akte Rosenburg)為名公開發表之。9
該書做為官方報告,行文上有別於學者基於自身研究興趣而做的類似研究,10在敘事上平鋪直述,以不加入過多個人觀點的方式,透過聯邦司法部檔案,與其他相關研究成果,直白呈現曾經為納粹政權服務的法律人,如何一面鞏固德國基本法運作,甚至擔任憲法的守護者;另一面卻又極盡所能地隱藏與淡化自己在納粹時期的過往,甚至透過修法,協助處境類似的德國法律人逃過刑事追訴。
德雷爾:納粹法律人對德國刑事法的負面影響
那麼,《誰無罪》提到的德國刑法學者德雷爾,是何許人也,又如何促使聯邦司法部開啟清理該部納粹歷史過往的研究計畫?
這位在西德建國初期頗具影響力的刑法學者,1932年取得萊比錫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1933年完成參與第二次司法國家考試前的準備職務實習訓練(Vorbereitungsdienst,Referendariat),之後開始從事司法實務工作。11在納粹統治期間,德雷爾均從事檢察官職務,並先後於德勒斯登與茵斯布魯克特別法院擔任檢察官,他在茵斯布魯克服務期間,經手不少判處死刑的案件。12
戰後,德雷爾曾短暫擔任律師職務。13西德建國後,他在1951年至1969年之間,在德國聯邦司法部主管刑事法的第二部門(Abteilung II)擔任主管,在任職期間提供許多關於刑事法的專業意見,並參與起草法案。14
他參與1968年《德國秩序違反法施行法》的起草,該法第1條第6項修正秩序違反法第50條第2項,表面上只是修正參與犯的刑度,然而追訴期取決於法定刑,刑度減低後,追訴期也隨之縮短,這使得不少在納粹時期,參與國家不法罪行的行為人,皆因此躲過刑事追訴。
這個現在看來荒謬無比的規定,以及德國司法行政部門對於納粹罪行的沉默,甚至幫助其脫免刑事追訴的黑暗歷史,也是《誰無罪》希望促使讀者思考的重點之一。
羅森堡計畫對臺灣的意義
那麼,這些事情跟臺灣人有何關聯?臺灣自解嚴以來,社會上不斷有人呼籲,進行威權時代各種重大政治案件的平反,同時對於威權時期司法人員進行調查與究責。
然而,經過多年努力,威權時期的司法面貌仍然存在不少謎團,從基本的人事組成、訓練、軍法與司法管轄劃分、審判制度運作概況,以及眾人最關心,或許也是司法前輩們最諱莫如深的,司法與政治之間的交互影響,都還在歷史的迷霧之中。
目前想要從事相關研究的外部研究人員,受限於獲取研究素材的不易,無法單靠個人力量開啟大規模的全面性研究,僅能從其他政府檔案或早期與司法相關的雜誌刊物中,獲取一些片段資訊,試圖拼湊威權時期的司法面貌。
然而,這種作法很可能會導致最終獲致結論的侷限,如果以此結果驟然指摘司法的不法,並且據以進行司法改革,可能導致在錯誤的認知上,制定錯誤的政策,顯非全民之福。
揭開威權時期司法黑歷史全貌的研究計畫,必須由國家主導,原因有三。首先,由於相關史料素材的取得,將涉及個人資訊保護,故須由國家主導,以協調研究資料之合法取得。
其次,這個計畫的規模可以預見將會相當龐大,再加上此研究具有明確的政策目標,故不宜交由個別學者,基於個別研究興趣,擇取其中有興趣的研究範圍,自行完成研究。
最後,國家也可透過這個研究計畫,向全民展示,國家確實有深刻反省威權時代的司法黑歷史。當威權統治下的司法面貌逐漸清晰時,應當可以逐漸減少一般人對於司法固有的負面印象。
因此,筆者衷心希望,各方人士在看完電影之後,在感動與感慨之餘,應該要提出更具體的手段與方法,來釐清臺灣司法的黑暗歷史。只有這樣,司法體制才不需要永遠背負威權遺緒的惡名。
- Safferling教授現已轉往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任教。
- BT-Drs 17/7701, S. 27.
- 提案代表名單尚包含本文完成當下的現任德國聯邦總統法蘭克—瓦爾特・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博士,與現任聯邦司法部長克里絲汀‧蘭布雷希特。
- BT-Drs 17/6297, S. 1-3.
- 自2019年起擔任德國聯邦司法部長。
- BT-Drs 17/7701, S. 26-27.
- Manfred Görtemaker und Christoph Safferling, Die Akte Rosenburg: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die NS-Zeit (München: C. H. Beck, 2016), S. 11-12.
- BT-Drs 17/10495, S. 3.
- Ronan Steinke, “Man findet nirgends Worte des Bedauerns: Alte Kameraden: Der Forscher Christoph Safferling erklärt die unfassbaren Karriern von Ex-Nazis im Justizministerium,” Süddeutsche Zeitung 234 (10. Oktober. 2016), S. 6; Heribert Prantl, “ Der Qualm der Schuld und die Nebel des vergessens: Für Justizministerium Heiko Maas sind die personellen im Rechtswesen nach der Nazi-Zeit eine zweite Schuld,” Süddeutsche Zeitung 234 (10. October, 2016), S. 6.
- 基於個人對納粹遺緒與其對西德司法影響之研究興趣而寫成的專論,例如Ingo Müller教授在1987年發表的博士論文〈恐怖的法律人:我們司法尚未克服的過去〉(Furchtbare Juristen: Die unbewältigte Vergangenheit unserer Justiz),以及前慕尼黑邦法院第一刑事庭庭長Jürgen Hanreich,於2019年出版對於自己承審捷克特蕾西亞城(Theresienstadt)集中營守衛Anton Malloth謀殺案的回憶錄《遲來的判決:一個發生在慕尼黑的納粹審判,或對於戰後司法的否定》(Das später Urteil: Ein Münchener NS-Prozess oder das Versagen der Nachkriegsjustiz)。
- Manfred Görtemaker und Christoph Safferling, Die Akte Rosenburg: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die NS-Zeit, S. 331; Karl Lackner, “Eduard Dreher,” in Hans Dieter Beck (Hrsg.), Juristen im Portrait--Verlag und Autoren in 4 Jahrzehnten: Festschrift zum 225 jährigen Jubiläum des Verlages C. H. Beck (München: C. H. Beck, 1988), S. 261.
- Manfred Görtemaker und Christoph Safferling, Die Akte Rosenburg: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die NS-Zeit, S. 330; Karl Lackner, “Eduard Dreher,” in Hans Dieter Beck (Hrsg.), Juristen im Portrait--Verlag und Autoren in 4 Jahrzehnten: Festschrift zum 225 jährigen Jubiläum des Verlages C. H. Beck (München: C. H. Beck, 1988), S. 261. 有關德雷爾在茵斯布魯克特別法院擔任檢察官職務一事,依1933年3月21日公布之「帝國政府對於特別法院組成命令(RGBl. I, 1933, S. 136-138)」第5條規定,「特別法院之控告機關代表,由邦司法行政機關,自具有法官任用資格的檢察官署公務員中派任之」,並未針對特別法院之業務需求,設立相對應的檢察官署。
- Karl Lackner, “Eduard Dreher,” in Hans Dieter Beck (Hrsg.), Juristen im Portrait--Verlag und Autoren in 4 Jahrzehnten: Festschrift zum 225 jährigen Jubiläum des Verlages C. H. Beck, S. 261.
- Manfred Görtemaker und Christoph Safferling, Die Akte Rosenburg: Das Bundesministerium der Justiz und die NS-Zeit, S. 3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