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芝華/百年前的牢房生活:與考古學者掀開「台北監獄圍牆遺址」故事
(※ 文:江芝華,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什麼樣的台北城故事需要被記得?如何被記得?我們真的認識這個城市嗎?
在COVID-19疫情三級警戒中,城市的發展未受影響,為了一個充滿「錢景」的未來,過去被迫快速帶過。台北市指定古蹟「台北監獄圍牆遺址」周邊的社會住宅用地內,便埋藏著屬於這個城市的歷史,此刻卻可能在發展的想像下,失去了在原地被認識的機會。
建於日治時期的台北監獄曾經羈押、甚至是處死過多名抗日義士,並在白色恐怖時期關押過百人以上的政治犯,而其奠基於日治時期的監獄建築形式更是19世紀國際監獄的潮流。除了監獄刑房本體外,同時也包含女工場、女病院等不同的建築結構,蘊含著在殖民統治下,殖民政府如何對待不屈服於不公的人民們的多重故事。
然而,1960年代台北監獄遷移後,這些建築結構陸續被拆除,地面上可見的監獄相關結構僅剩部分的南、北圍牆,也因此在1998年,當台北市政府要將這段歷史標示出來時,僅剩兩段殘存的圍牆孤零零的立在當代的地景上,用幾行文字訴說其曾經存在的意義。
但是,關於這段歷史真的僅剩這兩段圍牆可以訴說嗎?我們真的了解那段歷史嗎?
對於考古學者而言,目光永遠是穿過地表,進入地底下尚不可見的空間。也深信,更多屬於不同時代的記憶,仍然存封在那尚不可見的空間內,等待我們去訴說,屬於無形的歷史記憶其實仍以有形的姿態存在著,只是需要在其上的我們去揭露、理解。
台北監獄考古遺址:未知的監獄生活
華光社區的搬遷在過去曾經激起社會眾多的討論,居住其上的居民曾自嘲為「金磚上的遺民」。多年後,遺民不在,曾經存在的仍然存在,眾聲卻已靜謐,唯剩考古家聽到地底下的眾聲,微弱卻持續的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他們。
曾經我們以為只剩圍牆的監獄,卻在試掘中得知監獄仍未消失,監獄內的燻蒸室、工場等結構基礎仍在,更重要的是,發掘讓我們了解,關於台北監獄,仍有許多未知。
文獻告訴我們日本政府如何殘酷的對待著殖民地的反抗者,我們卻又透過監獄建築看到日本政府如何嘗試將現代化的人權觀念融入設計中,如此諷刺卻又真實發生。而出土的遺物及未出現在地圖上的結構更可以告訴我們,曾經在其上活動的人群們的生活樣貌,那些玻璃瓶、清瓷甚至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磚瓦,都可能是這些被拘禁者、日本政府、古台北市民們留給我們看見他們的線索,經過百餘年後仍掙扎的等著我們認識他們,而我們卻似乎未體認到。
消極的文化行政
台北市政府為了因應在此區域建設社會住宅的規劃,環繞著古圍牆外立起了高高的鐵皮圍欄,在鐵皮圍欄上,文化局又立了一個小小告示牌,簡簡單單地說著考古發掘正在進行中,表示台北監獄的故事正被掀開。這麼重要的舉動卻無聲無息的僅以一張告示說明,經過的行人只會想像台北市又要多一棟大樓,卻不會知道其實是考古家正在以戒慎恐懼的態度「處理」在台灣歷史裡重要的一段故事。
我撥了電話給文化局,詢問相關訊息,並建議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讓台北市民們有機會多認識這個曾經被認為已經消失的遺址,可以進到現場看看曾經被埋在地下的燻蒸室、水溝等難以想像的監獄結構如何真實的存在,卻未能得到肯定的答案,文化局僅說到時候會以發掘成果呈現給大家參觀,而我進一步細問時間及形式,文化局仍給不出明確的答覆。
號稱為全台的首善之都,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深度的首都,市民卻不斷失去第一手認識歷史的機會,作為管理文化政策的文化公務單位,也未積極讓市民親近歷史、學習歷史,這樣的態度更別談會妥善地面對這些好不容易留存下來的證據們,這些遺物及其所蘊含的故事又非常可能被打包放置在另一個空間中。
今年寒假,我帶著台大人類系的學生們在台大水源校區裡進行考古發掘,我們沒有圍籬,我們製作看板,經營臉書,希望吸引市民可以稍微繞點路,到較少人知的新店溪畔來看我們的發掘,感受在考古現場看到百年甚至千年前遺物慢慢浮現在眼前的感動,當時有許多市民駐足在探坑邊,和發掘的同學們不斷對話。
歷史並不僅只在圖書館內,也不是只有被記錄下來的才算,過去更不是只有學者說了算數。在考古發掘現場,民眾可以深刻體認到,歷史也在這些破碎不全的鍋碗瓢盆上,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用自己真實的生活留下痕跡供後人遙想,而身為這些人們後代的我們,便可以嘗試透過這些物品來想像過去的生活。
台大水源校區內也有日治時期的遺留,那日式建築的磚腳、紅土跑道及堅硬無比的混凝土,簡單卻清楚地告訴我們,戰爭末期的艱困並未讓日本建築有任何的妥協,與其後的國民政府時期有著迥然不同的態度。而台北監獄內的結構卻是從日治初期開始建設,作為監獄一直使用到1950年代,更接著容納了從全台各地來到台北討生活的各式人們,其所遺留下來的物件一定更是多樣而精彩。
積極的市民運動
曾經我們以為在高度發展的都會地區,考古遺址可能早被歷年來的大型建設所剷除,然而過去的韌性遠超出我們想像,台北監獄遺址雖然僅剩兩堵圍牆立在地面,地底下卻仍然豐富無比,等著我們去看看他們,一起去想像那個曾經發生在台北的過去。讓我們一起去要求台北市政府打開那扇門,更積極的協助市民們一起在考古遺址上認識歷史,而不是只能到博物館看著那些離開家的遺物。
讓我們一起打電話到文化局吧!告訴市府,我們想要見證歷史,想要在台北監獄圍牆遺址認識台北市的過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