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人/首次分科測驗登場之後:歷史科試題如何走出既有框架?
(※ 文:馬雅人,從小對馬雅有所憧憬,立志成為台灣馬雅研究第一人。)
在108課綱施行後,考招制度相應改變。分科測驗取代過去的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且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學僅考甲科,可說前無古人,後面會不會修改,也尚在多方討論。
其中,在108課綱制定的過程,又以歷史科的爭議最大。每每課綱修訂之時,歷史課綱總是成為意識形態的戰場。從要教多少?要教什麼?各方社會賢達總是有自己的想法與立場。可惜的是,歷史科這種意識形態戰場的特性,相當程度地,蓋過了歷史教育的本質、培養何種能力素養的討論。在台灣功利主義的社會價值下,歷史學科培養學生哪些應對社會的能力與素養?實則是歷史學不得不走出學術研究,必須回應社會大眾的問題。
或許,歷史分科測驗給我們一種回答。
考題結合生活情境,卻缺乏跨領域命題
從「素養導向」來說,教育部的核心素養能力由「跨領域」與「適應現實生活及挑戰」構成。如果要以素養導向命題,勢必要具備生活情境與跨領域問題。不過,我們可以看到本次的分科測驗中,僅有第九題有明顯地與地理科結合,第32題,雖然與法律相關,實質上僅有考驗學生的歷史文獻閱讀理解能力。而第九題以地理科產業結構的概念,搭配19世紀至20世紀初,英國產業部門的比例排序。類似的題目,在過去指定科目考試、學測社會科屢見不鮮,不是一個新鮮有創意的考題。
不過,在「具備生活情境」部分,歷史科的特色即是以過去的生活現實,引領學生分析與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作為今日問題的經驗參照。這次的分科試題,我們看到更大量的史料引用到題幹之中,特別是首次出現的混合題組。題幹多援引一至二則的史料,題組有一題選擇題加上兩題的問答申論題。相較於過去的問答題,新型態的混合題組,更沒有一字不漏的標準答案。學生需要能夠理解史料的內容,並且依照問題分析史料。最終以適當的表達方式,呈現自己的論述與答案。
混合題扣合「探究實作」與「閱讀理解」能力
綜觀整份試題,以多選題與混合題組最能呼應108課綱強調的「探究實作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呈現歷史學看重的兩個基礎,史料分析與問題意識。比較去年度指定科目考試的「非選擇題」,則只有一個小題明確要求舉出證據回答。
本次歷史科分科測驗我們看到「請就上述資料提出證據」的要求大量出現。依據證據回答問題,進行論述,就筆者的教學經驗來說,對於學生不算是簡單的能力。過去我們聚焦在學生閱讀理解上,現在現場的歷史教師,恐怕還要再辛苦一點,還需要關注學生是否能在閱讀後,妥善地寫出答案。
多選題則全部都是史料閱讀的題目,第32題將不同法律文化進行比較,一邊是羅馬十二表法,一邊是著名的子產鑄刑書。兩個歷史事件都單獨考過,但是綜合進行比較入題,卻是第一次。
同時,我們也看到不少題目,呈現108課綱最重要的東亞史轉向。像是混合題中需要有整個東亞的宏觀視野,輔以閱讀古文詩詞,統合歸納兩條文化軸、人群移動的路線。又或是多選題中,將東亞海域上島嶼的考古文化,結合中國瓷器貿易,讓學生推論其中原因。都可以看到以東亞為框架,在這次考題上扮演的角色。
中規中矩的命題,創新與深度有待改善
這次歷史分科測驗的題型,呼應了新課綱的精神。不過,除了混合題以外,試題的創新卻不多。大致上還是傳統的史料題的考法,是一份中規中矩的試題,有點可惜。實際上,大考中心一直在進行命題研究,試著讓考試與教學現場連動。
在這次的考試中,呈現出來有成功連結的部分,卻也有尚待努力的地方。例如,史料題大量出現與混合題組的命題,勢必加重歷史探究與實作,所扮演的角色。由於史料無窮,教學時間有限。因此教學現場著重的,不應該再只是背誦更多基本史事。而是在於開啟學生分析文字資料、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習遷移,並回到能力與素養的精進上。至於高三的加深加廣,在這次的考試中幾乎看不到任何部分。
回首整個歷史科試題的發展,從以名詞記誦、基本史事為主的命題,走向今日奠基於閱讀理解、分析能力。歷史科的教學也正在發生極大的轉變。我們看到許多老師在校園中,努力的進行各種教學創新。也看到提取歷史學科能力,成為教學重心的走向。從考題來看教學,固然有考試引導教學的弊病,不過反面來說,也只有考試與教學緊密的配合,改變才能持續下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