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厚銘/反戰或反侵略?談「反戰聲明」的盲點
(※ 文:黃厚銘,任職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報載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郭力昕等四位學者,共同起草「我們的反戰聲明: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一文,並已獲得近四十位學者的連署支持。
基於起草學者們的學術地位,以及其中幾位先進過去在台灣社會或學術體制改革等進步議題上曾經發揮的作用,個人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他們的說法,而非人身攻擊或謾罵、貼標籤式的反彈。以下是我響應聲明裡所期待集眾人之智慧,尋找台灣自處之道的具體行動。
「反戰聲明」訴求偏頗:缺乏帝國主義的換位視角
「反戰聲明」前三點的訴求對象,第一點針對的是美國與北約國家、第二點是美國、第三點沒有指明對象,但就所反對的訴求內容來說,是針對為了捍衛「主權」、「民主」與「自由」而戰,以及新自由主義的主張。而與台灣更為相關的第四點,一開始針對的是美、中雙方,但實際上反對的是美國高階官員的來訪。接下來則是對台灣的建議,主要是要求強化一些關涉普世價值的施政、等距外交,以有智慧的方式避免成為美國的小弟,或是中國戰狼的一環,並反對軍購、駐軍。
為了避免言論失衡的批評,聲明的末尾特地說明,並非無視中國對台灣的打壓與武力威脅,而是不想重複台灣媒體隨處可見的論點。且再次以智慧兩字期待台灣能找出在美中對抗下的自處之道。
不過,經過前面的摘述,仍然顯示這是一篇訴求重點有所偏失的聲明。除了第四點開頭,以及最後的附帶說明簡短帶過中國以外,其他皆是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或是西方國家所在意的「民主」、「自由」等價值。當然,「主權」二字,也是中國對台灣,或抗拒外國勢力介入的主張,但卻被並列在「民主」、「自由」的價值裡,以致稀釋了亦可能針對中國的力道。
我當然相信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是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甚至,所謂「國家利益」是不是真的就是美國人民的利益,也可以有爭議的空間,因此,要批判「美帝」並不是不行。然而,若說俄烏戰爭起源於北約向俄國「進逼」而引發反彈,並把烏克蘭等東歐國家視為俄國的「大門口」,無視烏克蘭早於俄羅斯的文明發展歷史,及其主體性,這不也是「俄帝」的視角嗎?
同理,中國近年來在全世界發動的一帶一路政策,以及在東亞的軍事擴張不也是經濟與軍事帝國主義的表現嗎?誠然,戰爭與帝國主義或資本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帝國主義一詞,不應對共產國家止步。
更何況,這些過去或現在的「共產國家」所施行的從來不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想。光就宣言所在意的諸般「人道」與「平等」價值標準而論,不論是在俄國或中國內部,還是這兩個國家對待鄰國(尤其是台灣)的態度,以宣言簡短帶過的「打壓」與「武力威脅」或戰爭,兩國都是不及格的。同理,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其實也早就沾染了新自由主義的病毒,而不應被排除在批判「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對象之外。
強調小國智慧,也應要求大國放棄霸道
以我自己更關心的台灣來說,否定台灣的主權、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還有每日持續進行的武力威脅(戰機繞台、飛彈試射、軍事演習,以及包括資訊戰在內的總體戰等),難道不值得聲明以更大的篇幅提出批判嗎?
儘管國內的部分媒體早已有不少相似論點,但不可否認地,一樣有不少台灣的媒體與政黨持續在散播著投降主義、綏靖主義的論點。更不用說,聲明裡反對軍購的主張(特別是聲明裡又提到氣候變遷的議題),更是類似於國民黨幾年前反對軍購、要求把國防經費預算拿來購買營養午餐的說法。
《孟子》的〈梁惠王篇〉裡,有關以小事大必須以智的說法,在台灣也是包括馬英九在內的藍營政治人物之所愛。但也別忘記,孟子同時還主張,以大事小必須以仁。進一步來說,孟子的「王霸之分」更可用來闡釋以大事小的「仁」。
簡單說,王道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而武力威脅,甚至主動發動侵略戰爭,即是霸道。對小國強調「智慧」的同時,也應該要求大國要放棄「霸道」。如果孟子可以做為知識分子面對強權的模範之一,那麼我們不該只片面學到他「以小事大」的主張。
進一步來說,台灣在美中對抗的處境,並不是處於要不要選邊站的超然位置。即使不談距離美中兩國皆遙遠的西歐國家,也無法堅持等距外交——當然,這在西歐國家裡也是可以爭辯的。
台灣就是中國處心積慮併吞的對象,也是中國帝國主義擴張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相應地,台灣當然也是美日等國防堵中國擴張的關鍵。但對台灣來說,中國才是台灣的存亡與主權獨立的最大威脅。即便美國可能早就不斷以各種方式干預台灣的內政與外交政策,但中國長期以來也是如此,文攻武嚇的手段還更顯粗暴。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唯一目標是徹底消滅那個在1949年就已經被他們宣告亡國的中華民國。一旦台灣被中國併吞,不論是借鏡歷史上的二二八,還是圖博、新疆、香港的處境,都可以清楚預期台灣人民所將付出的代價。
以中國學術界長期以來的「課題」(類似於台灣的國科會計畫)向來不可或缺的緊抱統治者大腿的研究議題,以及近年在習近平統治下言論空間的大幅萎縮,我相信,被中國統一的台灣,即便是台灣的左派學者也一樣會失去批判的權利,甚至,有些亦可能被自殺、被關、被消失。
揚棄綏靖式和平,強調抵抗作為反戰的重要性
被威脅、侵略者,只有屈服投降,或是挺身反抗這兩種選擇。即便要與對方談判,也要以國防戰備為後盾之一。台灣「以小事大」的智慧,最重要的應是用以避免被中國併吞,以確保我們享有的「自由」與「民主」。問題的癥結在於,中國並不滿足並接受台灣的等距外交,而是以消滅台灣的主權為終極目標。台灣放棄國防無助於阻卻中國的併吞意圖,因為民主台灣的示範作用,就已經是對其國內維穩的潛在威脅。
強調和平不能等同於不反侵略、不反抗。即便是最徹底堅持「和平」、「理性」的非暴力抗爭,也是會為了正義公理、人權,與反殖民而抗爭——例如,印度。我也要強調,被中國統一,就是被殖民。既然和平絕非放棄抗爭,反戰當然也不應等同於放棄國防。更重要的是,中國片面主動對台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不只是基於美中對抗的格局,我要再強調一遍,在此對抗格局中,不僅美國是帝國主義,中國也是帝國主義,正如俄烏戰爭中的俄國亦是如此。
廢除任期限制的習近平,未來更可能在政權不穩的情況下,以民族主義之名發動對台戰爭,創造名流青史的政績,或轉移對他施政不力的關注。證諸俄烏戰爭,極權國家是否發動戰爭,只取決於獨裁者個人的利益與意志,其人民是無力阻止的。戰爭的可能性,亦不會因為台灣的妥協而降低。
強化國防不是挑釁,而是企圖阻止戰爭的發生,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下的反戰。反之,台灣放棄國防建設絕對會是給了中國侵台莫大的鼓勵。
最後,既然對台發動侵略戰爭的主動權全然操之於中國,反戰訴求當然主要得針對持續打壓台灣與用武力威脅台灣的中國。以普世價值要求將國家經費資源用在環境等建設上,甚或反對封閉狹隘的民族主義,都不應該把中國排除在訴求或批判的對象之外。
要一同打造審度時勢的智慧,更不應只著眼於片面。反之,無視台灣人民不願接受中國極權統治的意向,以及片面忽略俄國與中國的帝國主義行為,反而更可能不利於台灣左派推廣其他真正具有參考價值的思想與訴求,並削弱其政治影響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