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日的台灣」之外——待望的台灣概論書
最近日本書市有一本很受矚目的作品──《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暫譯:認識台灣的60章,赤松美和子、若松大祐編著,東京:明石書店),8月25日開賣後,在短短一個月內就賣到第二刷。台灣在日本的媒體與社會中一向缺乏存在感,能在出版業界一遍哀鴻遍野的時代裡,快速地「重版出來」,實在令人驚嘆。
一講到台灣,大部分日本民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小吃很好吃,或者台灣人對日本人很友善之類的,但接下來就詞窮了。所以,這本從歷史到文化,甚至是政治與社運等多方介紹的概論書,其熱賣也似乎透露了日本對台灣的求知若渴。
被忘卻的鄰國——認知上的真空地帶
人們總以自己看待他者的眼光與態度,來設想對方的應然。筆者在留日之初,就在這種正向的「一廂情願」下,以為日本民眾也會像「哈日」的台灣人一樣,理解島嶼。當時我還認為,就算不知道千年以上的台灣原住民族歷史,他們應該也聽過台灣人四百年史吧;或者,至少也該理解日本統治台灣與戰後的艱辛歷程啊。 (延伸:台灣「最愛日本」民調的背後)
然而,事實卻是殘酷的,八年的留學生活中,被年輕的髮型設計師錯認為泰國人,或者提到台灣,對方卻脫口而出,你們的「飲茶」文化很有趣,這種鬧笑話般的情節演不完。雖然我總不厭其煩地為他們開罪,謂或許是因為都位在西南邊上、氣候濕熱、食物與人民性格生猛嗆辣等共通點,所以才讓他們搞混了。而也有遇到反應過度的,一聽到來自台灣,就連忙「會失禮」(台語:道歉),說是過去的殖民統治帶給你們痛苦,真是抱歉;雖沒九十度鞠躬,但已是誠意百分百。幸好學校裡的日本同學對台灣還有那麼一點認識(也就那麼一點);然而,你們的野球好強、經濟實力很好等等的稱讚,聽來卻讓人落寞,畢竟四小龍和世界棒球五強,都已是過去榮景。
這些親身經歷,正印證了日本社會對台灣認識的片面與匱乏。日本意識到的鄰國是,中國、韓國、北朝鮮,即使島嶼的身影每天都出現在天氣預報中,但這個區塊卻彷彿成了真空,除了天災意外或重要的政治事件偶而被報導,台灣事絕少出現於日本媒體中。為什麼會這樣?
2012年,一所日本的私立中學「自由之森」的歷史老師們來台,前往吳三連史料基金會拜訪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及幾位台灣高中老師,我與妻子因為牽線並擔任口譯,才在雙方的對話中稍微理出頭緒。原來,台灣出現在日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當中的篇幅極為有限,各版本雖各有出入,但大致來說僅提到牡丹社事件、清國割讓台澎、第一任日本總督上任、皇民化政策,而二次戰後的蒼白依舊,舊金山和約之後,大概就只有亞洲四小龍了。
但再怎麼說,教育現場也只是末端。知名媒體人野嶋剛先生在他同樣於今年出版、以台灣為主題的新書《台湾とは何か》(暫譯:台灣到底是什麼?)裡,就提到了日本社會長期以來對台灣呈現「思考停止」,野嶋指出,這有部分是源於對中國的顧忌;另一方面則和台灣(實體)與中華民國(虛像)之複雜糾葛與冷戰局勢有關。以戰爭責任為例,中華民國長期未能站在台灣這個被害者主體角度發聲,就是造成日本官方為戰爭責任道歉時只見中韓、未見台灣的原因之一。大家早已忘記,台灣正是日本踏上殖民主義的第一站。
也許是與這樣的氛圍有關,日本書市長期以來缺乏台灣的概論書。1964年,運動者亦是學者的王育德出版的《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以及在威權轉型背景下問世的《台湾―人間・歴史・心性》(戴國煇,1988)、《台湾―四百年の歴史と展望》(伊藤潔,1993)等,都是偏重於歷史與政治方面的論著1。一個人獨力著作畢竟有一定的限制,相較之下多人合寫的作品,往往更有概括性。不過,最新的作品竟停留在1998年的《もっと知りたい台湾》(更想了解的台灣,若林正丈編)。為此,留學初期,也常為沒有適切的書籍介紹給日本友人所苦。換言之,今年這本《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填補了近20年的真空狀態。
從台灣來的愛心
當然,日本對台灣並非全無關心,專訪李登輝、留下名句「台灣人的悲哀」的《台灣紀行》(司馬遼太郎、1994年),就曾造成一陣熱潮;電影「悲情城市」(1989年)也吸引了不少日本人的目光。但一般來說,日本民眾台灣的認識與印象就停留於此刻。整體而言,只有保守派的評論家、政治人物,依著冷戰的邏輯,無論威權蔣介石的時代或民主化的新生期,一路「支持」與「關心」台灣,以確保他們認為的日本國防屏障。而自由派的、左翼的進步知識份子等,則因社會主義的憧憬而只看見中國,忽視台灣。
於今,國際局勢及左右之分的意義都產生了變化,但很遺憾地,上述的分歧還是繼續顯象在台灣認識上。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11的東日本大地震之後,來自台灣的各種支援,尤其是總計達200億日幣的捐款,竟帶來了轉機。友情深淺當然不能換算為金錢,愛心也無法量化,但旅日的中國評論家,硬要把台灣捐算入中國額度的爭議2,以及日本官方的對外致謝獨漏台灣等事,挑動了這個重視義理人情的社會之神經,一般市民終於開始看見島嶼。
以身邊的例子來說,一橋大學的通識課程「台灣歷史與文化」,修課人數從原本的幾隻小貓暴增到兩百人,授課老師的問卷調查問起修這門課的動機,竟出現了不少這樣的答案:因為想瞭解這個捐這麼多錢給日本的國家;或者:因為(聽說)台灣「親日」云云。
日本反而憧憬台灣?
同時間還有一件不得不提、卻少有人注意到的事,那就是自由派的知識份子及市民運動的社群,因為311之後台灣熱絡的公民社會及社運,而意識到島國的存在。
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災害掀開了日本社會的壓力鍋3,台灣也因為福島的效應而重新凝聚了對核電議題的關注,但「發生代誌」的海的彼端,不管是運動的強度、民眾參與的廣度,抑或是對政策的實質影響力,卻遠不及海的這邊。尤其,台灣各種現場裡,比重極高的年輕臉龐,更讓日本老輩們喟嘆「台灣能,為何日本不能」。在多次分享或口譯台灣反核運動的場合中,筆者就親眼目擊了欣羨的目光,並且感知了焦躁不安;他們彷彿恨不得學會所有戰略或動員技巧那般地提問,讓我還真是不習慣。心理暗暗想著,台灣何時變得這麼重要?
不過,包括我在內的台灣講者,總也不忘提醒,兩地社會背景不同,反核各有其脈絡,千萬不要過度評價或被數字的邏輯所迷魅。這種時刻總讓人感嘆,如果日本聽眾對台灣的一般背景能多一點理解,相信可以有更切實地意見交流。無論如何,有不少新一代的運動參與者因為這樣,而開始對作為「先進國」的台灣產生興趣,筆者自己就曾協助過「首都圏反原発連合」(首都圈反核聯盟)等團體的台灣訪問4。
《認識台灣的60章》的熱賣,應該就是在上述的背景下所發生的,雖然充其量只是進入特定議題之前的最低門檻,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一步。日本需要「親日的台灣」以外的台灣認識,正如台灣也需要過於「哈日」或推崇日本之上的日本認識。作為此書其中一章撰稿人的筆者,走筆至此,不免生起或許台灣應該出版《理解日本的60章》的盼望與期待了。
- 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1962年),為大部頭的史書,故不列入概論書之列。
- 2011年5月9日,中國評論家孔健在北野武導演主持的節目「ビートたけしのTVタックル(北野武的TV擒抱)」中,竟說「中國的捐款才不只3億,加上台灣的份,可是超過100億」,引來現場一陣爭論。該節目是朝日電視台的長青節目,收視者眾多,具有一定影響力
- 有關311後,日本社會的變化,可以參考小熊英二著,陳威志譯(2015)的《如何改變社會》,台北:時報文化。
- 「首都圏反原発連合」(簡稱:反原連)是311之後最具代表性的新生團體,他們從2012年3月開始,固定每個禮拜五在首相官邸及國會周邊舉行抗議行動,持續至今。在2012年6月的幾波反對大飯核電廠重啟動的行動中,他們成功地號召了20萬民眾上街,終於逼使既有媒體開始正視市民社會的不滿。2015年1月,筆者居中牽線反原連成員訪問台灣的幾個社運團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