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上的異鄉人:金馬離島與「中華民國台灣」的愛恨情仇

聯合新聞網 鳴人選書
圖為1972年的金門。 圖/美聯社

年輕人在金門為何會與地方感到疏離,有如此的矛盾與亡國感,個中原因不難想像。《天下雜誌》在2019年的調查中發現,年齡愈低的族群,愈傾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生陳煒林等人的研究則發現,台灣實施「本土教材教育」的時間點,確實就是「台灣認同」的分水嶺,而在「非閩南裔」為主流的鄉鎮裡,「本土教材教育」對「台灣認同」的提升作用也更為顯著。

這些調查和研究都指出了一件事:在以「國家認同」為核心差異的台灣政治語境之中,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藍營政黨的基本盤可能會持續流失,而金馬這兩個「非傳統閩南裔」的行政區,也可能會是民進黨未來幾年支持率成長最快的地區。

如果我們再看「催票率」(「得票數」除以「各選區有投票權的總人數」),金馬地區這種「藍消綠長」的走勢就顯得更加精準:從2004年開始,藍營在金、馬兩地的「催票率」便明顯呈現下跌趨勢,只有韓國瑜這樣難得出現的政治明星,才能在2020年讓藍營選民歸隊;另一邊廂,綠營的「催票率」卻在金馬不斷穩定成長,而且不太受政治明星或突發事件的影響。

生於「金馬」離島的年輕人們

出生於1991年、前幾年剛接手家中民宿事業的劉浩晨,就是受過「本土教材教育」的馬祖子弟。「我覺得我就是『天然獨』。不論國家的名字叫什麼,我本來就覺得我們是個國家,而且包含台、澎、金、馬。」真要說起來,劉浩晨甚至更希望改國名,「講中華民國太麻煩了,講台灣比較簡單,反正我也不在乎要不要『光復大陸』,幹嘛硬要執著於『中華民國』?」

劉浩晨的家族史其實是個很典型的冷戰故事:他的爺爺是福建長樂縣的漁民,一直都在大陸、馬祖兩地來回跑,七十多年前在馬祖暫居,有天卻發現鐵幕倏地在眼前落下,從此再也回不去彼岸那個清晰可辨的老家。但軍事對峙畢竟是冷戰時代的事了;現在的劉浩晨在疫情爆發之前,每年都會去福州兩、三次,家裡在長樂也還有些親戚。但對他而言,離馬祖只有二十多公里的長樂,在心理上的距離似乎比兩百公里以外的台灣還要遠。

個性率直的劉浩晨,甚至不諱言自己剛加入了新成立的民進黨連江縣黨部。「很多馬祖年輕人,看國民黨在馬祖一黨獨大這麼多年,其實早就已經很不爽了。」在他看來,民進黨出現在馬祖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能為馬祖政壇帶來競爭者,也能為老派的政治運作帶來新思維。

「我爸知道我加入民進黨之後,只跟我說了一句話:『哪天如果我們被統一,你就要被中共抓去關了。』——認真的喔,不是開玩笑的那種。」

坦率的劉浩晨終究是個異數。和他同屬「馬祖青年協會」的其他年輕人,多數都沒有加入民進黨,甚至連表態支持都有所顧忌,除了有些是政治立場真的不同之外,主要還是擔心親戚、家人的眼光。

圖為民進黨連江縣長候選人李問。 圖/民進黨連江縣黨部提供

高中和劉浩晨是同班同學的邱筠,對於自己的國族認同就沒這麼斬釘截鐵,「國高中時在馬祖上《認識台灣》的教材,感覺很像在學別人的歷史,甚至會覺得學習台灣史地,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一直要到赴台上大學之後,邱筠才開始在和「台灣人」互動的過程中,慢慢理解作為「馬祖人」是什麼意思,也才開始覺得,台、澎、金、馬就是因為歷史的偶然而走到了一起,所以馬祖人的確有必要知道台灣發生了什麼事情。

真正讓邱筠確認國族認同的,其實是後來參與公共議題以及小三通去中國大陸的經驗——「去過中國之後會覺得,能在自由多元的台灣成長是件幸福的事情。」邱筠於是發現,自己在政治議題和認同光譜上的位置,變得「愈來愈像主流的台灣年輕人」。

「等到畢業回馬祖之後,我才又開始覺得,要馬祖人去選擇作台灣人、中國人是很矛盾的。雖然我自己的國族認同是台灣人,但馬祖人在新的『台灣認同』之中還是一樣弱勢;我希望我認同的這個國族是一個多元的文化實體,也希望其他台灣人願意理解,馬祖和其他相對邊緣的族群各自的背景脈絡。」

在馬祖仁愛村經營「南萌咖啡館」的董逸馨,則是在「教改」之前接受義務教育的馬祖人,年紀比劉浩晨和邱筠都大一些;和今日所有35歲以上的台灣人一樣,她曾在課本裡接觸過不少中國史地,對台灣的理解卻幾乎一片空白。

「我考大學的時候,剛好家人在桃園有房子,所以希望我能讀台灣北部的大學。最後我被分發到東華大學,收到入學通知的時候才覺得不對勁——東華大學不是在新竹嗎?怎麼信封上的地址寫花蓮縣?」

除了地理上的陌生,董逸馨的口音也曾困擾過她。「剛到台灣上大學時,我聽不懂台語,國語也不太標準,所以有些學長會開玩笑地說我『是大陸來的』。」還在摸索認同的她,於是開始試著學習台語,講國語時也開始認真區分「ㄢ」(an)和「ㄤ」(ang)兩個前後鼻音。

在馬祖仁愛村經營「南萌咖啡館」的董逸馨,則是在「教改」之前接受義務教育的馬祖人。...

真要說起來,讓她真正開始思考國族認同的契機,其實是2014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一開始,董逸馨向別人自我介紹時,總會記得提到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卻發現很少人清楚中華民國和「中國」的差別。還有次某個澳洲人問她母語是什麼,她說是福州話,但坦承自己講得並不流利,「結果那個澳洲人聽了之後告訴我,如果不流利,就不能算是『母語』了呀。」

這些外地/外國經驗,以及存在於口音、母語之間的幽微掙扎,確實幾乎都曾交織在每個馬祖青年的人生敘事之中。曾在高雄念大學的馬祖人陳鎮東,在台灣南部買東西時也曾因為不懂台語覺得自己被店家歧視。

每次我聽到「台灣人」說某個人是外省人,心裡都會想——什麼外省人?你們台灣人在我們馬祖這裡才是外省人!

很有意思的是,陳鎮東這個半玩笑式的委屈,倒也點出了「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的一個盲點:1949之後的「本省/外省」稱呼框架,本就是以台灣為本位的視角,早已埋下了以台灣為主體來區分「我群」與「他者」的潛意識,會逐漸演變成今日的「中華民國台灣」,也不令人意外。

圖為2012年馬祖北竿北海坑道。 圖/美聯社

如果台灣不要我們,我們又不想當中國人

在馬祖創立連江縣民進黨黨部的李問認為,馬祖人和金門人雖然經常被台灣人放在同一個標籤下看待,但馬祖人的語言、文化屬於閩東系,和台灣差異更大,也更能意識到自己和台灣是不同的。

「相較之下,金門人也講閩南語,雖然腔調和台灣的主流腔調有異,但至少在接受『以台灣為本位』的教育時,不會有那麼深的扞格——但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金門年輕人在感受到『被台灣割棄』的時候,心裡可能反而會比馬祖人更受傷。」他如此分析。

在金門古寧頭經營民宿的小白(化名)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有時候上PTT(台灣知名的電子布告欄論壇),看到網友一講到金門就說『金門滾回大陸啦、跟大陸統一啦』,心裡就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提到選舉,小白說自己同樣無法自外於金門綿密的親屬網絡。「爸媽還是會叫我投給藍的,他們怕以後沒辦法跟大陸做生意——但我這次還是投給蔡英文。」原因呢?小白想了想說:「我不希望向大陸靠攏,也不想要台灣和金門變成香港那樣。」

聊到最後,小白用一個直白的問題總結了金門、馬祖年輕人獨有的焦慮與困惑:

如果台灣不要我們,我們又不想當中國人怎麼辦呢?

事實上,小白的焦慮也反映出了「中華民國台灣」體制一個先天上的矛盾:就現有的憲政體制和地理想像而言,中華民國終究比台灣大很多,而「中華民國福建省」的存在,就是這種矛盾最直觀、最難以忽略的一個化身——有時候,「中華民國的福建人」就是最困惑於此矛盾感的一群人。

圖為1972年的金門。 圖/美聯社

1997年出生於金門的小喬(化名)也屬於「後教改世代」,從小在學校使用的是《認識台灣》教材。和多數金門年輕人不同的是,小喬從求學到工作一直都待在金門,從來沒有在台灣長時間生活過,但這絲毫沒有減損他的「台灣認同」。

和我們聊到認同問題時,他半嚴肅、半揶揄地說:「我記得小時候剛拿到身分證時,看到上面寫『福建省』,心裡就覺得很奇怪——我不是台灣人嗎?為什麼身分證說我是福建人?」

更弔詭的是,這種「福建式困惑」,有時候甚至還是「國際認證」的。

2011年,一位金門學生向美國在台協會(AIT)申請學生簽證時,被 AIT要求將入學申請資料上的國籍更改為「中國」,外界於是也才發現,金、馬居民由於來自「福建省」,

在美國簽證系統中一直被歸類為「中國籍」,和台灣人的「台灣籍」不同。

然而如果你在臉書或Instagram上搜尋金門、馬祖的商家,卻又會發現系統默認的英文地址通常是「Kinmen, Fu-Chien, Taiwan」或「Matsu, Fu-Chien, Taiwan」——在此,「福建」使用的是台灣慣用的威妥瑪拼音「Fu-chien」,而且從屬「台灣」。依據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台灣和福建分明就是平行的兩個「省級單位」;臉書之所以會有這個訛誤,如果不是因為不熟悉《中華民國憲法》,大概就是把「Taiwan」當做了「中華民國」的借代,在粗心之中反映了難以明說的尷尬現實。

話說回來,金馬年輕人的焦慮確實多重:他們的「台灣認同」已經札根,但在政治光譜上的刻板印象裡,卻又常被台灣主流年輕人排擠、割棄;就日常生活而言,他們在金馬本地要面對親屬網絡和偏藍/保守的意識形態,至於中國大陸的崛起和包圍,更是肉眼可見的日常現實,每天都在自己的眼前發生。

※ 本文摘自《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第六章,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圖為孩子們在北竿島上的石屋旁玩耍。 圖/美聯社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作者:何欣潔、李易安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11/10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書封。 圖/聯經出版提供

鳴人選書

編輯室嚴選好文好書,作為各種議題的延伸閱讀。

金門 馬祖 中華民國 中國 母語 民進黨 國民黨 鳴人選書 聯經出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