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迎面而來,要隨波逐流還是奮力一搏?

聯合新聞網 潘怡豪
庹宗華在《大潮》劇中飾演主角林傑揚。 圖/公視提供

那些握不住的都是虛空,哪怕濾出生活的雜質,
人對命運也總是逆來順受,只能掙扎。

戲劇作品想要引起共鳴,獲得迴響,總得滿足市場的口味,切合觀眾的價值觀,因此除了創作者的努力,影劇環境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公視長期致力於扶植新銳導演創作,今年特地將公視人生劇展擴大為影展,以電視電影的規格於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鼓勵新銳導演以登上大螢幕為目標。

今年主題以「為黑暗世界點一盞光」為概念,精選《大潮》、《盲人阿清》、《殘值》與《風中浮沉的花蕊》四部作品,在既酸又苦的生活中,大膽探尋人生的五味雜陳。

這四部作品將寫實的社會價值觀拋向觀眾,不論是對人生的掙扎到鬥爭、憤慨至奮鬥、或是失望與出口,都足以讓觀者思考,看似深陷困境之中的人們,試圖抓住幸福的光,而那道光其實並不微弱。

林傑揚領著員工進行抗爭,卻力有未逮,反而被其他員工誤解。 圖/公視提供

家中經濟潰堤,也讓老婆淑芬和兒子的人生產生劇變。 圖/公視提供

《大潮》詮釋寫實無奈的人生

面對生活中急欲閃躲的悲情無奈時,戲劇或許是最好著力的溫床。《大潮》以勞工出發,提出對人性的疑問,人生不總是順遂、如願,要選擇隨波逐流,還是奮力拚搏?難道一路攀爬、追尋夢想、事業或情感,最終迎來的,會是現實環境的悲涼無奈嗎?大潮來臨之時,又會是各自奔逃,還是群聚力爭?

故事線從老闆何懋生捲款潛逃,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開始說起,首當其衝的就是他的員工林傑揚(庹宗華飾演),傑揚帶領眾人企圖自救,同時還得面對家中經濟的潰堤,而這也連帶讓傑揚的老婆淑芬(林美貞飾演)和兒子的人生產生劇變。劇中寫實地呈現弱勢的處境,恰好切中社會底層的悲情無奈,在螢幕上喳喳呼呼的抗爭之外,其實真實世界也一再上演著同樣的劇情。

庹宗華飾演的廠長與父親,皆可算是工作與家庭的一家之主,或許該說曾經是,因為在工廠無預警倒閉後,他領著員工進行抗爭,卻無力抵抗企業的逃避,想帶領同事一起求職,卻力有未逮,反而被誤解想獨自走向更好的職場;另一面在家庭上,老婆的支撐固然是溫情,但家庭迎來巨大的壓力,他卻無力顧全,面對家庭、工作兩頭燒,他心裡其實有一把尺,只是對人性與祈望的迷惘,讓這位一家之主,早已失去力量。

本劇以庹宗華飾演的角色為重,每場戲都可以看出他演技上的內斂與層次,可說是整部戲的支柱。但林美貞的表現也為本劇另一亮點,戲裡的她是丈夫的後盾,甚至在困頓之時仍鼓勵孩子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她心中所想的是如何撐起一個家,然而無論她再怎麼努力,終究抵不過現實的經濟壓力,被迫忍受職場老闆利誘要脅的性騷擾,雖然在最後一刻醒悟逃跑,但心中的羞愧,讓她難以釋懷,尤其被施暴的那場戲,著實令人心疼。

夫妻間相守時所绽放的溫暖,是否抵得過道德困境下汙濘的現實? 圖/公視提供

林美貞飾演的淑芬,也被迫面對措手不及的現實困境。 圖/公視提供

相守的溫暖,能否抵抗汗濘的現實?

雖然沒有呼天搶地的灑狗血劇情,但《大潮》以內斂而寫實的方式,讓觀者看見戲如人生的真實感。演員庹宗華與林美貞張力十足的眼神,展現了角色對人生的抗爭。但他們兩人相守的情感,是否會被現實擊潰?這裡沒有答案,因為許多未解釋的,其實就在螢幕外的生活中。

呼應系列主題所找尋的「光」,《大潮》最後幾幕是工廠員工誤解庹宗華要自求生路,憤慨地到家中失控攻擊夫妻倆,林美貞受到波及昏厥倒下,庹宗華用盡全力抱起她往外衝去尋求協助。內心慌張無力的他抱著林美貞跌坐街頭,人群冷眼下的他徬徨無助,但就在人生道路彷彿看不見希望時,眼前來援助的,竟是一開始捲款潛逃的老闆。人性的善雖在末路時出現微光,但同時,卻也看到人性的諷刺與妥協。

劇中沒有色彩豐富的英雄,也沒有絢爛成功的時刻,呈現的皆是小人物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無奈。他們在無依的處境下,喚不醒同情,反而招來慾望的欺壓。在社會與自己的衝擊下,想起也曾落入窘境的我們,在冀望找到一些生命的光亮時,面對眼前的援助,心中想的是懷疑?還是接受?

《大潮》沒有給出答案,因為許多解釋不清的,其實就在螢幕之外的現實生活中。 圖/公...

潘怡豪

台北人,兼任劇本開發、影評寫作等行銷工作。著有小說《無名指的回憶》。

影評 潘怡豪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