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還有一債高?中國地方債總額創新高情勢險峻

聯合新聞網 吳介聲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 圖/中新社

中國財政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全中國地方政府「發債總額」急遽上升,創下歷史新高,總額接近三十兆(人民幣,下同),而且約有一半新增債務用來償還舊債,中國地方債情勢險峻,恐怕早已失控。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11月23日中國財政部公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與債務餘額現況,顯示中國今年至十月底地方債務急遽上升約達三十兆(約合台幣130.5兆),比去年同期增長6%,創歷史新高紀錄。新增債務約五成新增債務是用來償債,並未投資實體經濟。

中國地方債惡化創歷史紀錄

此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2日在上海召集會議,再次提到中國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李克強在不到一個月之內公開強調三次「經濟下行壓力」,可見目前中國經濟困境之嚴重。

中國近年來多家國企與房企陸續發生巨額債務違約,卻難免讓更為龐大、複雜且嚴重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受到忽略。地方債和大型國企與房企巨頭財務狀況息息相關,近年國企與房企債務問題已嚴重衝擊地方政府財政,是地方債急遽上升之主因。

中國地方債嚴重問題上個月才剛喧騰一時。10月5日,中國《騰訊財經》與《證券時報》所屬的《數據寶》發表「城市負債率排行榜」,揭示中國地方政府負債概況,發現中國大部分主要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債務率(負債/財政收入)遠遠超過警戒線。

根據《證券時報》報導,該調查統計86個一線、新一線、二線、省會城市,包括北上廣深,以及昆明、貴陽等等。

在債務率方面,未超過100%者只有深圳約為19%,其餘85座城市皆超過100%,有75個城市債務率比去年同期翻一倍,債務率前10名城市都超過500%,其中最嚴重的貴陽債務率高達929%,上海債務率為122%,北京、廣州超過200%,約為國際標準的風險警戒線(80~120%)兩倍之譜。

多年來中共官方以及輿論並非無視地方債困境,而是幾乎束手無策。去年底中國財政部已經警告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將達二十六兆,債務率接近警戒線區間下限,今年恐將進入警戒線區間。然而重要的是,此數據並未正視更為驚人的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

中國總理李克強前往上海進行視察。 圖/新華社

地方隱性債務更為驚人

《第一財經》曾經報導,截至去年年中,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高達43.8兆,遠高於顯性債務的23.9兆,兩者加總的債務率接近250%,遠超過警戒線兩倍,這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以城投平台有息債務(城投債)為主,註明用於「借新還舊」的比例高逾85%。

所謂「城投債」是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發行的債券,這些「城投公司」就是最主要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由於地方政府依法不得發行債券,在中共高層默許甚至鼓勵下,技術上就繞道利用此類融資平台公司籌資,背後主要股東幾乎都是地方政府以及官方關係良好的地方豪強。「城投債」不會出現在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上,被視為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

LGFV現在淪為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禍根,有如過街老鼠,其實是中共自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匆促催生的怪胎。當時中國央行和銀監會為了高達四兆的基礎建設刺激政策,鼓勵地方政府成立LGFV,發行多種融資商品,次年城投債發行總量成長超過兩倍,此後持續蓬勃發展近十年,卻也弊端叢生。

根據9月底香港《南華早報》引述,知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已經膨脹到超過經濟規模五成,LGFV債務總額已經從2013年的16兆,惡化到去年年底大約53兆,約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2%。高盛並且強調,這些LGFV籌資大約有六成是用來償還2020到2021年的到期債務,而非用於投資,與當年刺激基建投資的成立初衷迥然不同,北京高層對此也憂心忡忡。

當時國際知名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報告指出,中共當局加強對LGFV的債務監督,卻也令人加深對於地方政府償債能力的疑慮,促使地方政府擴大商業曝險以籌資。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則推估,雖然中國政府向來沒有公佈LGFV整體債務,但截至去年底,中國地方隱性債務恐怕已經膨脹至45兆,相當於GDP的44%,這種債務總額規模超過十年前的四倍,2010年當時的9.6兆地方隱性債務總額約為當年GDP的23%。

中國地方債危機之重,已經蔓延成為國際市場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去年底英國伊諾多經濟公司(Enodo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喬伊勒娃(Diana Choyleva)投書日本《日經新聞》指出,中國地方債已成為最大隱憂,而截至去年首季,中國整體債務占GDP比重已高達275%,遠高於十年前(2010年)首季的178%,恐將摧毀經濟穩定,加上新冠疫情爆發後中共當局投入大量緊急支出,中國債務驟增,這種情況不能再持續下去。

圖為福建省福州市一處正在建設中的房地產樓盤。 圖/中新社

吳介聲

本名吳奕軍,鉅石智庫創辦人,前網路與投資高管,曾旅讀波士頓、新加坡。著...

中國 時事觀察 吳介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