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變成那張被意淫的臉(下):法律之外,「性」的除魅與表述
▍上篇:
我變成那張被意淫的臉(上):為何Deepfake色情片讓人不適?
▍中篇:
我變成那張被意淫的臉(中):Deepfake的問題不在情慾,是權力不對等
對Deepfake的法律面回應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回應Deepfake色情片的現象呢?目前在台灣,Deepfake色情片的製作與散布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包括誹謗與公然侮辱、散播猥褻物品,及違反著作權和《個人資料保護法》等,但此次事件爆發後,許多人紛紛主張,這些法規並未能真正有效管制、抑制這類行為,更缺少對受害者的支持和保護,而現有的性別暴力相關法規也未能涵蓋這個新興的問題,因此修法迫在眉睫。
事實上,台灣並不是唯一面臨這項挑戰的國家。國家法律有時難以追趕科技的快速進展,導致其對許多數位空間內的衝突與問題鞭長莫及。數位性別暴力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在許多國家試圖從法律層面認可並回應性別暴力問題的嚴重性之際,數位科技則不斷出產更多形式的挑戰。
美國維吉尼亞州於2019年修法,以刑法規範分享私密影像的行為,並將假造的影像素材也納入其中,成為全美第一個正式對Deepfake色情片進行規範的州。德州、紐約州隨後也陸續通過或計畫修法。在聯邦層級上,亦有眾議院議員相繼提出相關法案。
美國以外,類似法案也在英國國會等待審議,亞洲地區則以韓國最為積極。根據調查,韓國女星構成了大宗的Deepfake色情片受害者,而在N號房事件後,此議題終於在韓國社會受到重視。回應民間「嚴懲Deepfake犯罪」的訴求,韓國政府自2020年起陸續修法,從性暴力防治、刑法和數位科技管制等多面向下手,管理Deepfake現象。
然而,儘管法律確實有可能為Deepfake的受害者與潛在受害者提供某種正義,但過度關注法律層面上的解方,卻會引發一些問題。
首先,法律中懲罰行為人與保護受害者的企圖,經常和性的羞恥感相連,因而採用一種負面的語言來呈現女人的性。這不僅無助於拆解性的汙名,反而會使女性受制其中,更強化了女人的性需要受到保護的意識形態,以及女性作為無能力受害者的形象。
比方說,以誹謗或破壞名譽罪來處理Deepfake色情片,等同於主張性本身就是一種汙辱,當個人被置於性的情境中並被觀看,就會立即損害個人的名聲。這事實上是再次透過父權社會的眼光、以父權的性別規範為基礎,來對待此一問題,而忽略了在Deepfake色情片中,問題並不是女人的性不能被呈現(不然就是丟臉),而是女性的意願、隱私、自主性遭到傷害與破壞。
同樣地,把重心放在「汙辱」層面上,是從行為人的動機和行動出發,來解釋整體現象,而非受害者的視角和經歷,於是又削弱了女性的主體性。簡而言之,女性當事人可以在不因為性感到羞恥的情況下,仍舊主張Deepfake色情片損害了她們的權益與自尊;女性不需要扮演(或被迫扮演)悲情的受害者,來證明Deepfake行為的非正當性。
女性可以(也應該)為自己的身體和情慾感到驕傲,但也同時拒絕自己被任意地放置在各種性情境中——相反地,正是因為我們感到驕傲、樂於主張、享受自己對身體和慾望的掌控,才更反對他人違背我們的意願,濫用我們的身體和性。
法律以外的回應方式
其次,太過強調法律的功用,也可能使我們忽略其他回應方式的潛力與重要性。這又分為兩方面,一來不見得每個當事人都希望透過法律途徑尋求公道,其中原因可能包括不信任刑法處罰在此之作用與擔心在法律流程中喪失主體性。抑或是某些情境中,行為人並非陌生人,而是熟識的對象,因此當事人所追求的正義還包括關係與信任感的修復,而法律流程並無法提供。於是,相比於法律訴訟,某種「修復式正義」的調解過程可能更符合當事人的需求。
另一方面,國家法律也非萬能,當我們太過仰賴法律藉由懲罰帶來的規範效應,可能因此忽略了作為公民,我們在其他層面上所需要負擔的責任,例如如何培養、改善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挑戰父權性別規範,以及透過民間協作的方式,打造更公平、正義的數位空間等。
上述提及的國家中,除了修法行動外,也有些法律之外的嘗試,例如民間企業和學院透過開發新軟體,來協助個人辨識網路影片的真偽1。另一個可能方向則是要求網路平台擔負責任,建立使用者規範,例如在使用者上傳影像前,必須聲明自己已經取得影像中人物同意使用其肖像,且影像未經竄改;相反地,若平台收到使用者投訴,自身影像在違反個人意願的情況下遭到變造或傳播,平台也應該採取相應行動。
不過,儘管這些作法都可能有助於抑制Deepfake色情片這類的數位影像暴力,卻難以完全消泯此現象,因此,培養數位公民們的識讀能力也是關鍵之一。網路科技為人際關係帶來新挑戰,也使許多互動落入灰色地帶,某些現象與問題則因為使用者缺乏相關能力與知識而得以發生與蔓延。故而我們應該將數位空間看作一個公民社會,在其中透過教育、公開討論,打造一套互動原則,並增進使用者素養,學習如何辨別資訊、友善互動、回應衝突。
比方說,於2019年發表的「數位識讀能力全球標準報告」(DQ Global Standards Report 2019)2中就列出全球第一份針對數位識讀能力所設定的衡量標準,並鼓勵全球學校將這份標準納入課程教材中,培養學生探索數位空間的能力。
打造更多探索性與慾望的語言和空間
最後,我們應該重新檢視性——尤其是女人的性——在父權社會中被賦予的文化意義,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理解、探索性,又使用哪些語言——或者說缺少哪些語言——來描述性。
在討論色情片時,許多人會傾向將其視為男人的性和女人的性之間的對立,甚至將男性的慾望視為原罪。然而如前所述,慾望與性本身並沒有錯。促成Deepfake色情片這類違反意願之侵害行為的,並不是性慾本身,而是父權社會裡崇陽貶陰的性別文化、性的賺賠邏輯,以及男女的權力不平等,因此使得男女的身體、慾望與性被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並合理化男性的資格感,容許甚至鼓勵他們扭曲女性的意願。
回應這樣的不平等,我們所追求的,不應該是消除色情片3或規範甚至「清理」男性的情慾,要求所有男性都以「政治正確」的方式表達、滿足自身慾望,同時將性完全排除於各種公共空間之外。這麼做不僅使我們失去重新面對、討論性的機會,更讓性變得更加隱晦、不可言說,並合理化性所帶來的羞恥感。
相反地,我們應該致力於性的除魅化。我們必須挑戰舊日父權社會的性別規範、打破男女性別權力之間的不平等,讓性不再只是專屬於男性的享受、也不是對女性之箝制;其次,為了打造更平等的性互動,我們也必須創造更自由的討論和實踐空間。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男性和女性的性與慾望享有不同的優先順序,前者經常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也藉此創造了更多滿足管道,而後者則長期不被討論,甚至被視為禁忌。於是女性不被鼓勵探索自身的慾望與性,也缺少不同的語言和形式來表述這些需求,導致女性的情慾被迫隱形,女性在試圖表達與實踐情慾時,也常受到羞恥感糾纏。
因此,與其管束男性情慾,或是單純地把女性的性當成需要被保護的對象,我們更應該做的,反而是看見異性戀男性以外的情慾,鼓勵女性和其他性少數大聲、公開地描繪、展示、實踐自身的性與慾望,並且不會因此遭受懲罰。在這些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得以看見性與情慾的多樣性,同時透過挑戰、反轉父權的性別權力秩序,讓主流異性戀男性的情慾表述不再是唯一正統。
唯有當女性掌握更多語言、找回且確認在性與慾望的主體性,並得以在平等的性別權力基礎上利用這些語言表達自身情慾時,男性的性資格感才有可能被挑戰,我們也才有可能創造公平、自主的情慾互動,減少性和情慾上的剝削與壓迫,拒絕如Deepfake這類消泯女性自主、鞏固不平等的情慾霸權表現。
- 例如韓國便有這樣的嘗試,可參考這篇報導,或是微軟也投入此類軟體的開發。
- 發表於2019年在杜拜所舉行的「全球教育與技術論壇」(Global Education & Skill Forum )。
- 不同流派之女性主義理論對於色情片持有不同的立場,某些女性主義者認為「性」是男人對女人最終極的剝削形式,因此反對色情片。但筆者本人並不認同此看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