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防衛之道:芬蘭加入北約積極備戰,中立政策成歷史?

聯合新聞網 王臻明
圖為瑞典奧斯卡港參與聯合軍演的芬蘭士兵。 圖/美聯社

位於北歐的芬蘭,夾在俄羅斯與瑞典兩大強權之間,曾被這兩國佔領過。雖然在俄羅斯爆發紅色革命之際,趁機獨立,但俄羅斯一直不放棄再次併吞芬蘭的機會。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俄羅斯的國土位置偏北,多數港口在冬季長期冰封,因此尋找溫暖的不凍港,是俄羅斯的重要國策。

彼得大帝在18世紀時擊敗瑞典,取得位於芬蘭灣的出海口,並以龐大的人力物力,在一片沼澤地中建立起聖彼得堡,終於取得進出波羅的海的管道。若能再控制芬蘭,將能確保芬蘭灣這個出海口的安全,這也是俄羅斯不斷虎視眈眈的遠因。

芬蘭從戰後的中立轉趨與北約合作

芬蘭獨立後,俄羅斯成為共產國家,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不斷想將芬蘭赤化,納為加盟共和國。1939年蘇聯發動「冬季戰爭」,入侵芬蘭,卻沒想到芬蘭靠著熟悉雪地作戰與頑強的抵抗意志,讓蘇軍損失慘重。蘇聯在無法快速結束戰事之下,被迫與芬蘭議和。

芬蘭雖然被迫割讓部份領土給蘇聯,卻保住了國家的獨立。而一心想奪回領土的芬蘭,於1941年與納粹德國結盟,趁德軍入侵蘇聯的良機,出兵助戰。由於就緊接在冬季戰爭之後,因此被稱為繼續戰爭,這一段歷史深深影響了芬蘭後來的政治發展與防衛策略。

冬季戰爭的成功,讓芬蘭維持獨立自主的目標更為堅定,確立了組建一支常備部隊來嚇阻蘇聯入侵的國策,但在繼續戰爭中與納粹德國一起合作,卻成為芬蘭歷史上的污點。雖然在二戰後期,芬蘭轉而與盟國合談,並與蘇聯簽署停戰協議,轉而與德軍交戰,卻仍在戰後受到制裁,限制了部份軍備發展。

圖為冬季戰爭時期,遭蘇聯紅軍轟炸後的赫爾辛基街頭。 圖/美聯社

芬蘭因此在戰後轉為中立,在內政外交上,儘量不刺激蘇聯,降低蘇聯失去波羅的海出海口的焦慮,另一方面則全力備戰,與歐美國家維持良好關係。也因此冷戰時期的芬蘭,不只在軍備上引進歐美國家的裝備,也擁有不少蘇聯製造的武器系統,藉以在美蘇冷戰中取得平衡。

芬蘭的這種策略有一個專有名詞,稱為「芬蘭化」(Finlandization),被視為是小國在面對強鄰下,全力避戰的典範。即使後來冷戰結束,蘇聯解體,芬蘭仍未完全放棄中立,在北約東擴的浪潮下,與瑞典都沒有選擇加入北約,但在軍事上強化與北約的合作,並逐步淘汰蘇聯製造的武器。

最具象微性的是決定採購美國的F/A-18C/D戰機,以取代蘇聯的Mig-21與瑞典的Saab J 35 Draken兩款戰機,同時繼續維持軍事動員準備。只是在冷戰結束的和平氛圍下,縮小了常備部隊的規模,將資源投入民生建設中。

但這樣的情況在2014年有了變化,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以後,讓芬蘭感受到嚴重威脅,除了國內輿論開始討論是否應該加入北約,也決定應該要進行軍事改革,強化國防能力。

隨後芬蘭政府逐年增加現役部隊的人數,到目前為止芬蘭國防軍共有兩萬四千名現役人員,多數是義務役士兵,只有中高階軍官與特殊專業才由職業軍人擔任。但戰時能立刻擴編到28萬人,同時還擁有90萬的後備軍人,可在戰時逐步徵召。全國總人口只有五百五十萬左右的芬蘭,雖然部隊的規模並不算龐大,卻是不容忽視的勁旅。

圖為芬蘭空軍的F-18戰機。 圖/歐新社

綿長的邊境線成防衛最大弱點

芬蘭在防衛上的最大弱點,在於有綿長的邊境線與俄羅斯接壤,特別是介於芬蘭灣與拉多加湖(Lake Ladoga)之間的卡累利亞地峽(Karelian Isthmus),是俄羅斯入侵芬蘭的絕佳路徑,通往芬蘭南部的人口稠密區與首都赫爾辛基。但優點是芬蘭人非常熟悉高緯度地型,雪地作戰的韌性極強。

在冬季戰爭中,由芬蘭獵人所組成的狙擊部隊,是蘇軍的極大夢魘。利用善於狩獵的獵人,組成山岳部隊或突擊隊,是許多歐洲國家的傳統,芬蘭也充份利用這一點,成立多個獵兵(Jaeger)部隊,是芬蘭國防軍的精銳。

目前芬蘭陸軍共有八個旅級單位,唯一一個獵兵旅部署在芬蘭北部,專門負責寒帶作戰。另外還有許多獵兵營、獵兵連分散在各個步兵旅與裝甲旅中。其中近衛獵兵團(Guard Jaeger Regiment)是特化成專精都市作戰的單位,負責保護首都赫爾辛基,烏蒂獵兵團(Utti Jaeger Regiment)則下轄芬蘭的特種部隊與運輸直升機營。

在這八個旅級單位中,平日只有三個旅處於滿編狀態,所有入伍的義務役士兵,都會編入位於芬蘭中部的凱努旅(Kainuu Brigade)、駐紮在西南部的波里旅(Pori Brigade)與防衛東南部的卡累利亞旅(Karelia Brigade),這三個單位也是芬蘭陸軍的戰備旅。

進入這三個戰備旅的義務役士兵,役期分為一般步兵的165天,初階士官與技術人員的255天,基層軍官與特殊專長的347天,在受訓結束後在職業軍官領導下,擔任戰備任務。

戰備旅除了會與芬蘭邊境防衛隊(FBG)、警察單位密切合作外,芬蘭陸軍還組建許多快速反應小隊(RRU),部署在與俄羅斯接壤的邊界附近,一旦芬蘭遭到外敵攻擊,這些兵力將盡力拖慢敵軍的入侵速度,讓芬蘭可以完成作戰動員。28萬的後備部隊,將擴編主戰部隊,並編成多個地區守備旅、營級與連級的單位,協助守禦國土。

圖為芬蘭烏蒂獵兵團。 圖/取自芬蘭陸軍網站

芬蘭因為陸上的防務非常沉重,所以能投資在海軍的資源非常有限,再加上北歐地區獨特的峽灣地型,非常適合小噸位的船艦藏匿與活動,因此北歐國家的海軍擁有許多小型護衛艦、巡邏艦與飛彈快艇。

芬蘭海軍也不例外,目前主要是以勞馬級(Rauma class)與哈密納級(Hamina class)飛彈快艇為主力,輔以多艘布雷艇與掃雷艇,以維持或封鎖芬蘭灣與波斯尼亞灣的航道。另外還有許多的小型登陸艇,以支援芬蘭的海軍陸戰隊尼蘭旅(Nyland Brigade),執行登陸作戰,保護離島或增援從陸路比較難以抵達的偏遠地區。

不過飛彈快艇的噸位畢竟比較小,耐航性與作戰能力有限,恐怕難以因應未來的需求。所以芬蘭海軍也提出了全新的「2020戰隊計畫」(Squadron 2020),打算興建四艘噸位4300噸的波哈馬級(Pohjanmaa class)多功能護衛艦。

參與美國主導軍事計畫,「芬蘭化」成歷史名詞

這四艘護衛艦將由芬蘭自行建造,瑞典提供戰鬥系統,配備美國的RIM-162改良型海麻雀防空飛彈(ESSM),與以色列研發的天使-5型(Gabriel V)反艦飛彈,並擁有布雷能力。預計在2028年全部服役,以取代較老舊的飛彈快艇與布雷艦,這也是芬蘭海軍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作戰艦艇。

在海軍的造艦計畫外,芬蘭空軍也要汰換已服役多年的F/A-18C/D戰機。當時有多家參與競爭,包括法國的飆風戰機(Rafale)、多個歐洲國家一起聯合研發的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瑞典的獅鷲戰機(JAS-39E/F Gripen)、美國的F-35A與F/A-18E/F戰機。最後是由F-35A勝出,芬蘭將採購64架,首批預計在2026年交機,F/A-18C/D則會逐步退役。

波哈馬級多功能護衛艦模擬圖。 圖/取自Saab官網

芬蘭會繼續選擇美製戰機,除了性能上的考量,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芬蘭已決定參與由美國所主導的北約軍事合作計畫,並宣布與多個北歐國家的空軍部隊進行整合。

首先是丹麥、瑞典、挪威與芬蘭四國的空軍,未來將朝統一指揮,合併成一支共同部隊的目標邁進。這個計畫已討論多年,過去北約為了監控出沒在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戰機,一直輪值波羅的海空中警備(Baltic Air Policing)任務,並希望波羅的海國家能負擔更多空中防務。

再加上俄羅斯在北極圈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北歐國家覺得有必要加強攔截能力,以反制俄羅斯。同時芬蘭與瑞典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決定申請加入北約,雖然瑞典仍因土耳其的杯葛,而不得其門而入,但芬蘭已在2023年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

芬蘭才加入北約,立刻在5月29日主辦北約的年度重大演習,這場有14個國家參加的「2023北極挑戰」(Arctic challenge 23)聯合操演,共出動三千名士兵與150架飛機。雖然主要演習區位於芬蘭與瑞典境內,距離芬蘭與俄羅斯的邊界還有一段距離,但芬蘭奉行多年的中立政策至此宣告終結,「芬蘭化」已成為歷史名詞。

目前北約表示,暫時不會在芬蘭建立北約的軍事基地,以避免直接挑釁俄羅斯,但也強調一定會支持芬蘭,建立更強大的軍事力量,來嚇阻俄羅斯,阻止下一場冬季戰爭爆發。

芬蘭以一個小國,處在強權旁邊多年,卻可保持獨立自主,遠離戰火,並發展成為先進富裕的國家,有其獨道之處。對內不斷強化戰備,真正作到「平日養兵少,戰時用兵多」,即使一般的義務役步槍兵,役期只有五個多月而已,但訓練紮實,後續的教育召集也認真執行。對外政策靈活,視情勢快速調整,以國家的整體利益為最優先考量,芬蘭的經驗非常值得台灣借鏡。

圖為2023北極挑戰聯合操演中,替挪威F-35戰機加油的KC-135空中加油機。...

王臻明

喜歡閱讀歷史書籍,特別是戰史,也因此略為涉獵軍事領域,希望可以從地緣戰...

俄羅斯 瑞典 美國 俄烏戰爭 反艦飛彈 軍事評論 王臻明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