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領域海上力量」抵禦中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轉型前瞻

聯合新聞網 全球防衛雜誌
近期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大國競爭,重新關注印太地區,而美國海軍未來將面對解放軍海軍在...

近期美國戰略重心轉向大國競爭,重新關注印太地區,而美國海軍未來將面對解放軍海軍在西太平洋的挑戰。因此整合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海岸防衛隊,將其海上力量建立為一支「整合式全領域海上力量」,以應付未來的海上挑戰,就成為當前的重點。

美國海軍因應西太平洋新挑戰

美國海軍在2020年12月發布《重獲優勢:以整合式全領域海軍力量致勝》(Advantage at Sea: Prevailing with Integrated All-Domain Naval Power);2021年1月再公布《領航計畫》(NAVPLAN),這兩份報告提出「全領域海上力量」概念,指出美國海軍要嚇阻侵略、應付多樣化挑戰,除了運用資訊戰、網路戰、特種作戰,以及各種水下、水面及空中發射的武器打擊對手之外,若要在高度威脅的海上戰場獲勝,就需要配備一支能執行全領域作戰的部隊。

這支部隊除了海軍的水面、水下艦艇及作戰飛機外,陸戰隊也可以提供額外的情監偵與指揮管制能力,以及岸基的反艦火力;海岸巡防隊則可以應付灰色地帶衝突,確保海上航道安全,以及維持海軍的運輸及後勤能力。

海軍的「整合式全領域海上力量」將會與陸戰隊、海岸巡防隊緊密結合,其中海軍艦隊當然會在與中國及俄羅斯的海上長期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但美國海軍兵力規模在可見的未來都無法有效反制解放軍海軍,以及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能力,必須全方位發展制海力量,有效分散海軍的作戰部署。

美國智庫如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等曾建議在第一島鏈部署岸基反艦飛彈,以扼控出海口阻止解放軍海軍。最近陸戰隊朝「以陸制海」的方向發展,以及陸軍在「多領域作戰」概念下嘗試部署遠程打擊武器,可算是這些建議的實現。

另外,美國空軍也曾派遣B-52或B-1轟炸機巡弋西太平洋,這些轟炸機均可配備AGM-158長程反艦飛彈,可協助海軍「以空制海」,這顯示美軍準備以全軍之力在西太平洋對抗解放軍,不會讓海軍獨自面對不斷擴張的中共海軍。

美國海軍在2020及2021年交替之際,接連發布兩份報告,《重獲優勢:以整合式全...

陸戰隊改變兩棲作戰面貌

為了因應新的作戰環境,美國陸戰隊正在進行重大的部隊調整,這會完全改變陸戰隊的面貌。傳統上陸戰隊的任務是搶灘登陸:陸戰隊由登陸艦換乘兩棲登陸艇向岸出發,在濱岸艦隊與空中的火力支援下,搶佔灘頭後,物資隨後登陸,在一場血戰後,逐漸佔領島嶼,或向內陸推進,準備進行陸上決戰。

這種聯合強行介入作戰(Joint Forcible Entry Operations, JFEO)雖未過時,但由於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威脅的擴大,陸戰隊必須採取不同的方法。陸戰隊在過去數年參與海軍的演習及兵棋推演中得到結論,認為原有部隊結構的漸進式改變,不足以克服不斷變化的威脅,也無法發展可執行海上作戰概念的部隊。

在新的作戰架構下,陸戰隊會成為海軍「由陸制海」戰略的一環。首先,陸戰隊要發揮其兩棲作戰的靈活部署特性,在西太平洋的作戰場景中,搶佔島嶼、防止敵人奪佔,並與海軍分散式殺傷(distributed lethality)部署密切結合,利用這些小島前進部署並分散兵力;再者,在島上部署岸基反艦飛彈,或設置F-35B前進機場,避免大型基地遭到對手的彈道飛彈摧毀,並運用島鏈基地,形成火力屏障,控制關鍵水域如宮古海峽、巴士海峽等,掩護海軍航空母艦的部署,並拒止解放軍海軍進入西太平洋——這種新的作戰概念稱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xpeditionary Advance Base Operations, EABO)。

這項作戰概念對陸戰隊的作戰傳統來說,是一項頗為激進的改變。當美國戰略回到「大國競爭」,主要競爭場景是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以及空中,制海權及制空權的爭奪將是主角。

在這樣的作戰場景中,與對手進行大規模陸戰,已經不是陸戰隊要擔負的任務,傳統陸戰使用的重裝備——如戰車、裝甲車或火砲——其運輸需要耗費龐大資源,但在亞太戰場發揮不了作用,輕裝的陸戰隊才能發揮靈活部署的彈性。若要進行陸上作戰,還有陸軍的裝甲部隊可以動用。由此可見,陸戰隊任務已被轉換為應付海上衝突,成為海軍整合式全領域海上力量的一部分。

在新的作戰架構下,陸戰隊會成為海軍「由陸制海」戰略的一環。示意圖。 圖/美國海軍...

為了支持「前進遠征基地作戰」,陸戰隊已開始組建「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s, MLR),由一個步兵營及遠程反艦單位作為核心,搭配一個防空營及後勤營。在陸戰隊的「部隊設計2030」規劃中,陸戰隊將裁減或淘汰不符合新作戰概念,或是在新作戰場景中不適用的武器裝備或作戰單位,包括重型裝備如戰車、榴砲,以及短程的無人機。

印太地區會部署三個濱海戰鬥團,分別在夏威夷、關島及日本,陸戰隊正進行為期三年的驗證。且未來陸戰隊將只保留21個陸戰營,支持海上及聯合作戰需求,也要裁撤戰車連、砲兵連及兩棲突擊連,並裁撤三個重型直升機中隊,保留五個重型直升機中隊、且未來將使用CH-53K,已可提供足夠能力。另外再裁撤三個MV-22中型傾斜旋翼機中隊,這是因為步兵營及作戰支援任務減少,因此保留的傾斜旋翼機即可滿足需要。

陸戰隊將運用更小、具匿蹤設計且更實用的小型兩棲登陸艦,以及其他分散式機動平台,支持陸戰隊設想的作戰行動。在制海作戰中,陸戰隊要增加火箭砲兵連,使用「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支持海軍作戰。HIMARS系統可配備射程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或「精確打擊飛彈」(Precision Strike Missile, PrSM),可打擊500公里目標。

這些飛彈未來會具備制海能力,陸戰隊也計畫運用大型無人卡車搭載海軍打擊飛彈(NSM),由雷神公司發展,稱為「海軍—陸戰隊遠征海上阻絕系統」(Navy-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 NMESIS),可部署在島嶼上瞰制出海口,嚇阻解放軍海軍的海上部署。

圖為美國戰鬥艦發射NSM。 圖/維基共享
因為步兵營及作戰支援任務減少,將另外再裁撤三個MV-22中型傾斜旋翼機中隊。 圖...

小結

在2022會計年度國防預算草案中,陸戰隊將以建制反艦武力為第一優先,包括採購35枚海軍打擊飛彈、48枚戰斧長程反艦及打擊飛彈,這些長程精準武器可用以支持EABO作戰,並賦予陸戰隊「由陸制海」的能力,並與陸軍的ATACMS搭配,對敵方海上艦艇構成威脅,建立美國的「A2/AD」能力。未來濱海戰鬥團還將配備無人機,以無人機攜帶的武器及感測器進行作戰,陸戰隊也計劃將發展由陸上進行反潛戰的能力。

因此,作為美國海軍「全領域海上力量」的一部分,陸戰隊將以其遠征作戰及岸基反艦武力,與海軍、海岸防衛隊,加上空軍及陸軍的制海武力,共同建構未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全領域作戰武力,與解放軍進行一場完全不同形態的戰爭。

當美國戰略回到「大國競爭」,主要競爭場景是在西太平洋的海上以及空中,制海權及制空...

全球防衛雜誌

《全球防衛雜誌》創刊於1984年8月,到今天已經有36年的歷史,是台灣...

軍事評論 中國 全球防衛雜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