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4到超級大黃蜂:從《捍衛戰士:獨行俠》一探美國海軍艦載機演變

聯合新聞網 全球防衛雜誌
《捍衛戰士:獨行俠》劇照。 圖/取自IMDb

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在全球獲得廣泛迴響,票房反應熱烈,再度掀起空戰電影的熱潮。這部電影也舖陳了眾多美國空中戰力發展的脈絡,對航空史發展有興趣的影迷當然不會錯過。

由1986年的《捍衛戰士》,到2022年的《捍衛戰士:獨行俠》,相隔三十餘年的續集電影,正見證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載機演進史。在肯尼羅根斯(Kenny Loggins)震撼人心的片頭曲〈危險地帶〉("Danger Zone")的背景畫面中,1986年版可以看到F-14A、A-7、A-6等機種,其中F-14「雄貓」(Tomcat)負責艦隊空防,A-7及A-6負責對地攻擊,在戰鬥機世代中屬第四代及第三代的機種,甫服役未久的F/A-18A/B未出現在電影中;到了2022年,背景畫面變成F/A-18E/F及F-35C,兩者都是同時可負擔防空及打擊任務的多用途戰機,已進化到第4.5代及第五代戰機。

真實的捍衛戰士

雖然電影的原文名稱「Top Gun」,在電影中說明其意涵是「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Fighter Weapons School),在1969年成立,訓練飛行員熟悉戰機武器系統的戰術、技術、準則及操作程序,以成為熟練的戰鬥機飛行員。

這所學校在1996年併入海軍打擊及空戰中心,成為「海軍打擊戰鬥機戰術教學計畫」,「Top Gun」只是俗稱,其基地原在密瑞馬(Miramar),隨著整併而搬到內華達州的法隆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Fallon),最早以A-4及T-38模擬MiG-17、19及21等蘇聯戰機,即首部捍衛戰士中「毒蛇」教官的座機,後被F-5E/F取代。

隨著威脅轉變,1970及80年代曾使用F-14及F/A-18,後來採用特為海軍發展的F-16N做為假想敵,目前使用F/A-18E/F,以及F-16A/B擔任教學任務,模擬俄羅斯的第四代Su-27及MiG-29戰機,未來更計畫使用F-35甚至F-22來模擬匿蹤的對手Su-57。不過電影中包括主角獨行俠在內的演員,其實都屬於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中隊,只是他們是各艦載機中隊選來參加「Top Gun」受訓的菁英。

圖為F/A-18「大黃蜂」(McDonnell Douglas F/A-18 H...

海軍中的空軍

是的,美國海軍裡也有一支「空軍」,或者可以說,美國各軍種都有自己的飛行部隊,其歷史甚至比1947年才成立的美國空軍更早。美國海軍早在1898年便在探索飛行器(萊特兄弟的動力飛機1903年才試飛),現在的美國海軍航空部隊(Naval Air Forces)分為大西洋及大平洋兩個司令部,麾下組織以艦隊航空部隊而言,由艦載機聯隊(Carrier Air Wing)為作戰單位,以陸上為基地的單位包括巡邏及偵察聯隊、電戰攻擊聯隊(分配在航空母艦上)、直升機海上打擊聯隊、直升機海上作戰聯隊、戰略通訊聯隊、訓練聯隊等。

《捍衛戰士》電影的背景就以戰鬥機武器學校及航艦的艦載機聯隊為兩大主軸。其中,第一部的「飛機主角」是F-14,第二部則是已取代F-14的F/A-18E/F,E為單座型,F為雙座型,片中獨行俠飛的是單座機,F/A-18F因為是雙座,後座就與F-14一樣,有武器系統官(Weapon System Officer, WSO)的編制。F-14曾在不少電影中出現,早期曾有一部The Final Countdown,在台灣上映時翻為《碧血長天》,以傳說中可以電磁場讓軍艦「隱形」的「費城實驗」(Philadelphia Experiment)為故事背景,描述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帶著F-14穿越時空來到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夕,美國海軍大方出借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協助拍攝,故事也以真實的84戰鬥機中隊的F-14為主角。

機種換裝

F-14在航空迷心中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但畢竟機齡已經老舊,維護成本逐漸提高,2006年美國海軍決定讓F-14提前退役,由F/A-18E/F「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取代,因此在《捍衛戰士:獨行俠》中,獨行俠的座機也順勢升級至超級大黃蜂。

F/A-18E/F在某種程度上,算是F/A-18前期型(A/B/C/D等四種衍生型)的改良型式,海軍也的確讓他在官方文書及程序上,做為一種「改良型」,以迴避繁瑣的採購程序,但超級大黃蜂骨子裏其實得算是一種全新飛機,海軍甚至原本要將其命名為F-19「胡蜂」(Wasp)。

超級大黃蜂取代雄貓,應是一個美麗的意外。這要先回顧整個「大黃蜂」(Hornet)戰機系列的發展。1972年空軍提案發展輕型戰鬥機(LWF),受到「戰鬥機黑手黨」的影響,YF-16及YF-17兩個競爭者都被設計成輕巧、敏捷,具有極佳可操縱性。

圖為F-14「雄貓」(F-14 Tomcat)。 圖/取自維基共享

1970年代中期,美國海軍正好也要選擇一種取代F-4的多用途戰機,但海軍戰機要在航艦起降,有其先天限制,在評估空軍的輕型戰鬥機(LWF)計畫後,在1975年,海軍選擇YF-17並修改其設計,以便因應艦上起降的要求,改稱F/A-18,1978年首次飛行,1981年第一架量產型移交海軍,開始逐步取代F-4戰機,以及A-6與A-7攻擊機,使用大黃蜂戰機的中隊因能同時執行空優及打擊任務,中隊名也由戰鬥機中隊(VF)或攻擊機中隊(VA)改為打擊戰鬥機中隊(VFA),開啟海軍的大黃蜂戰機時代。

時序進入1980年代末,美國海軍對F/A-18早期型仍不很滿意,因為大黃蜂戰機是一種性能上妥協的機種,海軍希望改良並為F/A-18升級。海軍設法說服國防部長辦室,即F/A-18E/F僅是一種改良型,這使F/A-18E/F能快速排上「里程碑4」,即重大修改同意,並進入第二階段,即工程及製造階段,以便做出一架真正的飛機。

在1980年代末期,美國空軍及海軍各自都在發展新型作戰飛機,空軍需要一種新戰鬥機,名為「先進戰術戰鬥機」(ATF),後來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得標,並被賦予編號為F-22,是第一種具匿蹤設計的空優戰機,也是第一種第五代戰機,設計目的是應對蘇聯空軍持續成長的威脅,要能在空戰中擊敗蘇聯的Su-27及MiG-29戰機,是一種純空優的戰機。海軍則發展A-12,一種全匿蹤攻擊機,能穿透蘇聯防空網,取代A-6攻擊機。在國防部的要求下,空軍和海軍評估對方的計畫,看是否可用於取代其現有的機種,海軍是F-14,空軍則是F-111等打擊戰鬥機。

圖為F/A-18E/F「超級大黃蜂」。 圖/取自美國海軍(U.S. Navy)

超級大黃蜂登上舞台

在1980年代,海軍有三個選項,其中之一是F/A-18E/F,當時稱為「大黃蜂2000」,共有七種構型,包括最先進的設計,結合全新的機翼,以及航電系統改良;另一項選擇是改良F-14,也有三個階段,包括F-14D「快速打擊」、「超級雄貓21」(Super Tomcat 21),以及「先進打擊F-14」(ASF-14);最後,海軍在1986年同意評估空軍「先進戰術戰鬥機」,海軍版被稱為「海軍先進戰術戰鬥機」(NATF)。

1991年,A-12計畫被取消,為了不再重蹈A-12的覆轍,海軍嚴控大黃蜂2000的發展成本及時程。1980代末期美國海軍的評估是敵人威脅已減弱,因此並無必要淘汰F-14並發展新戰機。1991年,美國海軍認為F-14可以服役至2015年,因此決定將NATF計畫延至1997年。

1993年,國防部取消F-22的對地打擊衍生型,即A/F-X計畫,但提及跨軍種的聯合先進打擊技術(Joint Advanced Strike Technology, JAST)/打擊戰鬥機計畫(Joint Strike Fighter, JSF),以滿足海軍、空軍及陸戰隊的需求,即後來的F-35,實質上也就宣告NATF計畫中止。

美國海軍的F/A-18A至D各系列,服役數量不足,而且航程有限,限制其在濱岸環境作戰的能力。因此發展F/A-18E/F目的定位在改善F/A-18性能上的缺點,其機體完全沿用原來F/A-18,也未改變氣動力構型,只是修改進氣道形狀,改善其匿蹤性能,但未如F-22一般追求全機的匿蹤性,也沿用F/A-18的發動機及航電系統,未採用向量噴嘴、主動電子掃描雷達(AESA)等當時仍是十分先進的設計。

在F/A-18E/F「成本分析需求說明」中也指出,發展、測試、生產及部署一種提升F/A-18,目的是增加航程、增加航艦可回收酬載、額外升級空間、以及強化生存力。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精準導引武器開始受到關注,因此F/A-18E/F強化其掛彈返回艦上降落的能力。

圖為F/A-18C大黃蜂和F/A-18E/F超級大黃蜂。 圖/美聯社

從一開始,F/A-18E/F就是一種多任務戰機,任務與F/A-18前期型相同,但是增加作戰能力。F/A-18E/F在速度、航程等各項性能指標上甚至略遜於F-14,但它本來就不是要超越F-14,部分原因是成本。但即使只是改良,F/A-18E/F的性能也未大幅超越F/A-18C/D,卻要多花四十多億美元採購,海軍無法向國會及納稅人解釋,要多花一倍成本,只能買到百分之20的性能提升,這是後來的爭議點所在。

1992年正式定位F/A-18E/F計畫為「主要現代化計畫」,其發展過程堪稱順利,未遭遇重大技術挑戰,除了1996年發現的「機翼沉降」(Wing drop)問題,不過這並非不尋常,F-35C也遇到類似問題。但該計畫仍有不少爭議。同年4月一次國防採購委員會議中指出,F/A-18E/F全機僅有16%與F-18C/D可以互通,其他84%的改變,以及成本增加,說明F/A-18E/F其實絕非是一架改良型的飛機。以1990年幣值計,F/A-18E/F的發展成本達48億美元,已遠超過原來F/A-18的34億美元,而在國防部內部簡報中,實際的發展成本更達到79億美元。在海軍航空發展史上,這已不是第一次海軍想改變飛機的原始設計,來增加飛機航程、酬載等作戰性能,結果卻搞出一架「全新」的飛機。

海軍繞越這些程序也非沒有理由,因為當時海軍已經取消A-12計畫,放棄NATF,準備用來替代NATF的「先進打擊F-14」改良型計畫,融合NATF和A-12的技術,需使用全新生產的機體,但估計其能力並未比超級雄貓增加太多,但成本太高,海軍已經沒有其他選項,最後決定採用相對而言便宜多且風險較低的F/A-18E/F做為替代方案。

由超級大黃蜂到F-35C

海軍對F/A-18E/F採取的態度算是謹慎的。海軍一直避免將F/A-18E/F當做一架「新」飛機來看待。也因為這理由,海軍也拒絕進入F/A-18E/F發展原型機的程序,以避免成本上升及時程延後,因合約廠商麥克唐納道格拉斯(McDonnell Douglas)在當時數項計畫上,都有嚴重的延遲及成本超支問題,包括A-12攻擊機、C-17運輸機、T-45海軍教練機,以及MD-11民航機等。海軍理由是F/A-18E/F和F/A-18A/B/C/D等各型,在航電次系統、氣動力外型上,相似度超過90%,發動機也是A-12計畫所要使用的發動機,沒有必要再發展原型機,擔誤二至四年時間,並增加計畫成本。

即使採用F/A-18E/F遭到許多批評,其酬載能力、速度及航程都不如F-14,而且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項政治決定,目的在挽救麥道公司。不過在成本掛帥的前題下,超級大黃蜂還是一統了海軍航空母艦甲板的江湖。

在早期型F/A-18也逐漸退役後,海軍的第五代戰機開始由F-35的艦載型式,即F-35C取代,這已比空軍的第五代戰機晚了近30年。不過為了因應未來威脅,以及記取這眾多經驗教訓,海軍第六代戰機F/A-XX,將與空軍的「下一代空優」(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共用技術,但不會是同一種飛機。而好萊塢的空戰電影,也預示未來F/A-XX出現在航艦甲板上。

圖為F-35C戰機。 圖/美聯社

全球防衛雜誌

《全球防衛雜誌》創刊於1984年8月,到今天已經有36年的歷史,是台灣...

美國 航空母艦 日本 俄羅斯 軍事評論 全球防衛雜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