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個人》會寂寞嗎?台語劇詮釋「單身」的多重樣貌

聯合新聞網 吳思恩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近年來,台語影視作品並不多,讓人印象最深刻、活躍時間也最長的是民視及三立電視台的八點檔鄉土劇,因此在大眾的印象中,台語劇幾乎與鄉土劇劃上等號。華視自製的4K台語偶像劇《若是一個人》企圖打破這個框架,本劇由節目部副理王冠兼任製作人、金鐘編劇杜政哲首任編導、寶麗來娛樂公司協製,不只可以在公視台語台和華視觀賞,在國內外OTT平台也有上架。

誰是台語使用者?

台灣社會日漸重視母語教育與多元文化後,開始有人省思這個現象:何以台語在主流影劇中只剩下「國罵」的功能,或只存在於社會底層的日常生活?台語能不能有更多元的面貌?能不能用台語談一場戀愛?這是《若是一個人》最想呈現與挑戰的。

在台灣許多華語影視作品中,依然會摻雜台語,但只有特定形象的角色會使用台語,從中可以歸納出大眾的刻板印象:講台語者多是老年人、社會地位較低者,或是社會眼光中較「粗俗」的人。這個現象正反映了台灣社會普遍將語言與社經地位、生長背景綁在一起,並加以區分高低優劣的意識形態。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被塑造的優劣語言

這種將語言視為階級分界的價值觀,一部分源自國民黨威權時代的「國語政策」。當時政府建構了「國語、方言」的二元對立狀態,加上政府要員多由外省族群擔任,使得社會階級產生明顯的「語言分別」,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母語被塑造成「非菁英」,而華語則相對代表了「菁英」的形象。

雖然語言與族群、國籍、國家認同沒有絕對關係,許多當權者卻企圖控制語言,以達到管控人民及彰顯民族意識的目的。國民政府藉高壓政策,強行打壓在地語言長達數十年,使得台灣在地母語流失,至今仍存在語言不平等及族群不平等的問題。直到1980年代末解嚴,母語才逐漸獲得發展的空間,雖然高壓政策已解除,台灣也歷經政黨輪替,然而當時「國語政策」所埋下的深遠影響,早已無法歸零或抹除。

當越來越多人提到台語只聯想到「粗俗」、「老一輩人在用的」,這個語言就只會繼續被限縮於刻板印象中。但也不表示要將台語翻轉為「優雅」、「高級」,這只是再次鞏固從威權時期遺留下來的既定審美觀:「語氣端莊就是高級;說話大剌剌就是低級」。相反地,我們期待的是看見形形色色的台語,台語可以溫柔也可以豪放,可以講義氣也可以談情說愛。而《若是一個人》正是透過偶像劇的形式,為觀眾展現了多元面貌的台語。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不算「標準」的台語發音

《若是一個人》全劇共十集,由孫可芳、宋柏緯、林子閎、陳璇主演。劇中探討了孤獨的問題,更不乏偶像劇裡必有的曖昧元素,但最終男女主角沒有邁入交往關係,開放式的收尾不為單身與否下價值判斷。製作人王冠曾說:「業界聽到台語劇都有刻板印象,一定要某種類型、找怎樣的演員來演才對。但《若是一個人》不論用什麼語言都是很好的題材,重點是能讓觀眾完全沉浸在故事裡。」

本劇除了上述的青世代演員之外,也有陳亞蘭、龍劭華、林秀君、苗可麗等資深演員出演,由兩個世代的演員表現出世代交織的台語風貌。除了少數演員台語能力較薄弱之外,部分年輕演員的台語發音即使再標準,似乎仍少了一點「氣口」(khuì-kháu),比起資深演員就是少了那麼一些感覺。

然而,是否正因為這樣的標準,使得台語劇無法跳脫八點檔框架?比起標準的台語發音,更重要的是《若是一個人》呈現了今日台灣年輕人說台語的模樣。許多年輕人會說台語,但不太輪轉,偶爾呈現雙聲道模式——平常講華語,遇到長輩講台語——或是兩種語言交雜使用。

在劇中,演員們不論面對平輩或長輩都是講台語,但也有偶爾摻雜華語的情況,符合台語程度中等的年輕人使用台語的狀況。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你敢不敢一個人⋯⋯?

《若是一個人》探討女性獨身議題,源於導演杜政哲自身經歷。杜政哲以身邊的單身朋友作為田調對象,蒐集他們單身的原因和狀態,以「國際孤獨等級表」作為題材,每一集都向觀眾叩問:「你敢不敢/能不能一個人⋯⋯?」並且在每一個問題之後,都放上方型規格的回答錄像,呈現不同的價值選擇。

「一個人」並不代表寂寞,劇中的佳瑩與志明就是很好的對比。佳瑩被迫與男友分手,回到獨身狀態,但她卻很渴望他人的陪伴;志明雖然也是單身,但他感到非常自在,自然也不會覺得寂寞。一個人吃麻辣鍋、過聖誕節也沒什麼大不了,但他人的目光卻時常逼得獨身的人逃避節日,逃避一個人的晚餐。

本劇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害怕自己一個人,有時候卻喜歡自己一個人」,其中的差別在於這個活動是否有社交功能,例如:吃飯、唱KTV等等,可以同樂、凝聚感情。但若是一個人坐公車、滑手機時,旁邊突然多了一個人,就會讓人感到不自在,可見「一個人」也並不全然是壞事。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是「不方便」一個人,還是「無法」一個人?

除了社交功能之外,人們「敢不敢一個人」更取決於是否處於舒適圈。劇中探討了敢不敢一個人旅行,從觀眾的回覆可以發現,一人國內旅行的難度比出國旅行低得多,獨自做事並不代表跨出舒適圈,頂多可以說是去掉了層層裝備而已。

而在「敢不敢一個人動手術」這集,更讓人發現,一個人的狀態有時是選擇,有時是被迫,許多事情一個人也可以辦到,只是不方便得多,但今日許多戲劇卻將「不方便」放大成「無法達成」。戲劇反映社會,同時也固化既有的價值觀,似乎每個人都得要有家庭、伴侶才是一段及格的人生。

除了戲劇,社會也無處不鞏固「需要陪伴」的氛圍,舉凡情人節、聖誕節,或其他節日,總是有許多慶祝活動,久而久之,與之相反的「光棍節」也被創造出來,一個人的獨身與否被不斷放大與定位。

小結

《若是一個人》最為核心的想法是——不論單身或有人陪伴,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為了迎合社會眼光而勉強自己。本劇傳達了現代許多都會男女感到困擾的問題,並誠實地點出單身或非單身各自的酸甜苦辣。最重要的是,本劇打破了戲劇中的台語使用者、使用場合的既定印象,開啟了台劇的新風貌。

《若是一個人》劇照。 圖/華視提供

吳思恩

政大外交系學士,政大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俄國電影政策,望持續書...

影評 母語 吳思恩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