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一切:中共發布民企統戰文件,「國進民退」已成定局?
9月15日中共《新華社》報導對中國民營企業的統戰文件,要求所有民營經濟業者必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應與「黨」保持高度一致。
值得關注的是,《新華社》指出這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首次針對民營經濟公布的「統戰文件」——可見中共已經懶得再為備受爭議的「國進民退」政策遮遮掩掩,對於強力控制甚至「收割」民企,已經發出明確信號付諸行動。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公布《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文件,內容指出「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基礎」,稱呼民營經濟人士是「我們自己人」,並且要求加強對民企人士的統戰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他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新華社》報導,此統戰文件訴諸對象包括民企的主要出資人、實際控制人、主要經營股東,以及在中國投資的港澳人士,並且包括民營個體戶,要求他們「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該份文件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爲指導,全面提高中共對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能力水平。並且要求民營企業家「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從人才培訓、選拔,到業務方向,都要在黨的引導下進行。
民企統戰文件發布次日,9月16日中共召開「全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視訊會議,宣達習近平「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之指示。中共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洋在會議中表示要「堅持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完整準確理解『兩個毫不動搖』,堅定制度自信,把他們更好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民族復興凝心聚力」。
汪洋也強調,要「調動民營經濟人士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深刻認識個人的成功既源於自身努力,更得益於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偉大的黨」、「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樹立家國情懷,以產業報國、實業強國為己任,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精準扶貧」。
中國民企「56789」
中國社會對於民企向來有「56789」之說,意即民營企業貢獻中國五成以上稅收、六成以上GDP、七成以上創新產能、八成以上城鎮就業,以及九成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由中國清華大學與恆大集團合作的恆大研究院,去(2019)年10月14日發布《中國民營經濟報告:2019》,指出民營企業於去年1月至7月稅收占比約為57%,在製造業投資占比超過八成五,是最大稅收貢獻者;此外,2017年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當中,民營企業占比約有八成。
由上可見民企活力對中國經濟之重要性,這一點身為中國經濟發展最高主管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及副總理劉鶴都心知肚明,也曾經多次提及。然而許多民企以及學者專家知曉,實際上長期以來中共政策不僅側重國企,在現實利益條件驅使之下,各級銀行對國企與民企之差別待遇也相當懸殊。以2016年企業新增貸款為例,接近八成流向國企,而國企如何使用這些民脂民膏、如何避免濫用甚至中飽私囊,則欠缺公民監督制衡機制。
也由於民企經濟活力茲事體大,近年來「國進民退」一直是中共高層高度警覺的敏感話題。例如2018年有發現中共政策趨勢急於搶先的「專家」,在網路發文倡議「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應該退出歷史舞臺」,讓市場輿論一度燃起無名之火。
為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家向松祚等許多敢言的學者與民企業者紛紛警告,忽視民企實體經濟環境、炒作「國進民退」,將迫使民企短視而恐懼,繼而重創中國經濟與民企士氣。當時習近平、李克強以及劉鶴則紛紛出面滅火,試圖駁斥「國進民退」以安撫民企。
「國進民退」進行式?
滅火歸滅火,安撫歸安撫。事實上從2018年中國股市大跌導致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爆倉,中共就開始系統性地大量收購民企股份,串聯各級金融機構低價收購民企,以「紓困」之名行「趁火打劫」之實。
近兩年來中共在大型企業推動「國進民退」的事實也層出不窮,例如去年9月20日,杭州市政府以「為企業協調解決各類政府事務」為名義,宣布抽調百名中共黨幹部,向阿里巴巴、吉利控股等首批百家重點企業派駐「政府事務代表」。
又如去年至少有41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由「個人」變更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或者地方政府(統稱為國資系),總市值近2,200億人民幣;此外,包括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京東劉強東、聯想柳傳志等多家國際知名民企創辦人紛紛被離退或削權,原因不明。
日前習近平在《人民日報》對官員的命令中表示:「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更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其實正與他在2012年上台後要復興共產黨、重振國企等宣言遙相呼應,只是中國人民不僅太健忘,也太容易相信謊言。如今在天災人禍肆虐下,中國民企恐怕難以回春,習近平要對民企加強統戰,不僅無法挽救經濟,更將是場政治災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