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人權、肺炎:從紀錄片看見動盪不安的2020年
不知不覺,2020即將來到尾聲。回首過去一年,從川普彈劾案到英國脫歐,從各地響應的#BlackLivesMatter黑人平權運動,到世紀病毒迫使的全境封鎖和東京奧運延期,我們無疑正時值動蕩不安的一年。從今年美國紀錄片所關心的議題,也可大略推知一二。
美國選舉:從紀錄片看政治
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根據各州法規,已有上億美國公民透過「郵寄選票」和「早鳥投票」履行他們的投票權,而一切都在11月3日的美國全國投票日達到高峰,並會在陸續開票的數天後,揭曉下一任美國總統的當選人。毫無意外的,探討美國選舉、民主運動和代議制度的相關紀錄片,也在今年接連問世,像是《國會女戰將》(Knock Down The House)以及《梭哈:民主之戰》(暫譯,All In: The Fight for Democracy)。
《國會女戰將》聚焦在2018的美國國會選舉,追隨四位女性政治新星(包含這個月《浮華世界》封面人物——史上最年輕的女性美國國會議員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的草根選戰運動。儘管最終選戰的成果有勝有敗,但《國會女戰將》點出民主選舉的真諦,即是一個不斷點滴累積、由下往上改革系統的持久戰。
《梭哈:民主之戰》則是列舉美國保守勢力和政治上流中的既得利益者,如何透過各種司法和行政手段,如選區重劃、選舉名冊定期清除、褫奪更生人投票權等,間接剝奪低社經地位和弱勢族群的投票權。從上世紀的人權運動談到當代美國現狀,凸顯系統性的選舉權壓迫和隱性的種族歧視依然隨處可見。
今日美國,乃至於全世界各地持續激化對立的政治立場,很大程度可以歸咎於社群媒體的興起,造就假新聞與陰謀論的快速傳遞,以及同溫層和演算法的火上澆油。兩部相關的紀錄片為《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與《佩佩蛙:感覺不錯蛙》(Feels Good Man),都讓人反思社群媒體是否真的可以主張道德清白。
前者透過臉書、推特、Instagram等社群網站的前員工自白,揭露演算法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地奪取你的專注力,甚至透過行為心理學促使類毒品成癮的習性養成。片中某些「重演」片段雖然過於刻意和平板,卻仍有其教育價值所在,足以令所有的網路使用者引以為戒。《佩佩蛙:感覺不錯蛙》則是採取比較輕鬆的切入點,追循一個無害的插圖如何失控演變為右翼政治狂熱圈的迷因符號。
探討線下政治對話與對立的紀錄片《新世代公民》(Boys State),則是紀錄德州每年為青少年舉辦的模擬州政府夏令營。上百位學員被隨機分派兩個虛擬政黨,在夏令營期間必須努力經營人脈、凝聚共識,取得連署名單、參與黨內初選,最終在全體學員的大選中為所屬政黨贏得「執政權」。
雖然這只是一個為期數日的模擬活動,卻可以看到這群年輕學子們的野心和不惜一切。導演們在初期選定聚焦的幾位學員最終也都取得上位,可見導演的眼光和機運俱佳。這部優秀的政治小品不僅讓人聯想到史丹佛監獄實驗,在看見政治角力中最骯髒醜陋一面的同時,也看見許多年輕人對政治理想的美好初衷,讓人對未來世代燃起信心。
經過四年的川普任期,有不少人開始緬懷前總統歐巴馬在位時的景況。《就我所見》(暫譯,The Way I See It)就是以雷根和歐巴馬兩任總統的官方攝影師Pete Souza的演講和書籍改編而成,透過獨家的幕後畫面,試圖彰顯前任總統(與現任總統對比之下)所不經意表露的真實人性、尊嚴和同理心。
儘管這部作品的立場明顯傾斜,但也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在今日的渾沌世態下,越加勇於倡議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樣地,音樂紀錄片《泰勒絲:美國小姐》(Miss Americana)也讓歌迷們更直接認識這名鄉村歌后,為何近年來越加勇敢跳脫包裝做自己、不吝宣揚其個人政治理念的心路轉變歷程,是一部頗有獨到觀點的作品。
人權:從#MeToo到#BLM
從今年5月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一連串黑人平權示威運動,也可見從2016的《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和《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igger)、2019的《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的警世寓言至今,種族問題依然是美國懸而未決,且更加迫在眉睫的當代難題。
今年在美國日舞影展拿下最佳紀錄片導演獎的《時光》(暫譯,Time),記載了一名妻子如何鍥而不捨地為了被判刑60年的丈夫四處尋求司法救濟,同時也在漫長的等待中竭力維持一個家庭的模樣。純潔的黑白攝影畫面,由跨越長時間的錄像素材剪輯而成,《時光》流淌而出的溫柔與堅定,勢必會打動許多人心,也再次提醒世人莫忘大規模的種族囚禁所導致的無數家庭悲歌。
聚焦在馬丁路德金恩的歷史性紀錄片《金恩博士與聯邦調查局》(暫譯,MLK/FBI)則透過未曾曝光過的解密史料,拼湊出金恩博士生前所遭受的嚴密國家級監控。本片剛拿下聖地牙哥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獎,預計明年上映。生前曾與金恩博士並肩上街頭的傳奇黑人運動領袖,也是1987-2020的美國國會議員約翰路易斯,則是紀錄片《約翰路易斯:好麻煩》(John Lewis: Good Trouble)的主題人物。
路易斯在1965年率領眾人跨越阿拉巴馬州塞爾瑪城的艾德蒙佩特斯橋(Edmund Pettus Bridge),而被警察毒打至頭破血流的畫面(請參2014電影《逐夢大道》Selma),促成了平等投票法案的通過。他的口頭禪「招惹好麻煩」(Get in good trouble)號召了許多後世跟隨他加入雞蛋對抗高牆的行列。這部紀錄片在他過世的同年出品,似乎也成了這位人權鬥士的生命輓歌。正如同2018年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RBG),同樣也成了追悼今年逝世的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作品一樣。
除了種族議題,在川普政府主政之下的其他限縮人權——如對移民、墮胎、性別議題等——的政策作為,也成為了紀錄片《進擊的正義》(The Fight)所關心的議題。電影透過四起指標官司案,帶觀眾看見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如何在司法系統和體制內不懈地爭取人權。
另外,聚焦身心障礙議題的《希望之夏:身心障礙革命》(Crip Camp: a Disability Revolution);延續#MeToo運動的性醜聞揭秘《體操A級醜聞》(Athlete A)和《紀錄在案》(On the Record);有關LGBT和性別運動各個面向的《揭開面紗:好萊塢的跨性別人生》(Disclosure)及《不能見光的愛》(A Secret Love);揭露俄國於車臣大規模迫害同志的《歡迎來到車臣》(暫譯,Welcome to Chechnya)等等,在在顯示這些人權領域依然是創作者和各地倡議者所關注的議題,也都仍然持續地推進。
COVID-19:2020年關鍵字
台灣在前幾天達成200天無新冠肺炎境內感染的里程碑,且在未有封城的情況下,第三季的GDP成長達3.33%,這恐怕是目前正經歷第二、第三波疫情襲捲的歐美國家所無法想像的。美國等許多地方在過去幾個月已經歷連續封城,人們被迫適應遠距學習和工作、娛樂休憩場所也被限縮營業,受影響的民眾也包含了大量的電影產業人員和影視創作者。
Netflix在很早期就抓住先機,找來了保羅索倫提諾、帕布羅拉瑞恩、河瀨直美、克莉絲汀史都華等十幾名影人,各自在自己隔離的家園周遭創作10分鐘左右的短片。從迷你玩偶的停格動畫影像,到空拍機俯瞰的法國寂靜空城,再到一封撫慰子女的深情家書,影人們各自揮灑而集結成一部類型多貌,卻在疫情中同樣展現人性之美的紀錄短片影集《居家自製》(Homemade)。
然而美國居高不下的境內疫情,也讓許多民眾在數個月的隔離之後大喊吃不消。新冠肺炎造成美國境內死亡人數超越23萬人,也讓人不禁懷疑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此沈重的代價是否真的是無可避免。這促使了金獎導演Alex Gibney利用遠端線上協力剪輯、發明隔離訪談器材等方式,迅速地在大選前完成了最新力作《可防可控》(暫譯,Totally Under Control)。
該片洋洋灑灑地細數了川普政府從一開始隱匿新冠肺炎的感染性,到成立僅由少數青年志工組成的口罩供應工作小組,並放任各州惡性競標醫療設備而拒絕發放聯邦倉儲等的顢頇作為,從裡到外戳破了川普聲稱「完全可防可控」的謊言。這部作品趕在大選前一個月於《寄生上流》北美發行商Neon的網站上架、提供美國境內免費線上串播,或許也將會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之一。(另一部相對應的作品,則是由中國導演吳皓等人深入武漢醫院,拍攝封城76天慘絕人寰的救護第一線紀實——《76天》)。
電影作為亂世中的良藥
從選戰風雲、人權倡議,到新冠肺炎無遠弗屆的影響,今年這一切一切的混亂與瘋狂,大概也召喚了英國喜劇演員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暌違14年後,再度偽裝成低俗惡搞的哈薩克假記者「芭樂特」(Borat)。《芭樂特》在2006年曾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柯恩也憑借此片成為金球獎影帝。他透過這名口無遮攔、政治極度不正確的虛擬人格潛入美國鄉里,成為一面名副其實的照妖鏡,照亮了隱藏在美國進步和平表面下的守舊思維和白人至上主義。
續集作品《芭樂特續集電影:哈薩克青年抱美國大腿之邁向強國必修課》(Borat Subsequent Moviefilm: Delivery of Prodigious Bribe to American Regime for Make Benefit Once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乍看之下是也一齣鬧劇,同樣遊走在紀實與虛構之間。但看久就會逐漸驚愕於許多美國人民在芭樂特的慫恿與釣魚話術之下,如何不經意揭露自己內在的仇女和種族歧視。相比之下,芭樂特反而顯得單純而無害。
本片最大爆點是透過隱藏攝影機拍下了川普的私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在旅館房間內,似乎有意對聲稱年僅15歲(其實是25歲演員喬裝)的年輕女記者在訪談結束後實施「潛規則」。芭樂特這部又瘋又真實的影像紀錄,大概也能成為今年最佳的濃縮註解——在亂世之中,電影成為了最佳良藥。
當然,也不是所有今年的紀錄片都那麼嚴肅沈悶與愁雲慘霧,你可以在《我的八爪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跟章魚交朋友、在《Gunda》與豬豬為伍。不過,今年我私心認為最輕盈動人的紀錄片小品,是一部關於死亡的作品。在《爺爺的死亡排練》(Dick Johnson is Dead) 中,導演將攝影機轉向逐漸步入老年和失智的父親,以一位影像創作者最拿手的方式,紀錄下珍貴而親密的父親肖像。非但不逃避死亡迫近的陰影,而是更加把握時間、為生命慶賀。
無獨有偶,今年台北電影節我最愛的一部紀錄片是《鳥是海與樹的孩子》(The Metamorphosis of Birds),導演一樣透過拼湊影像來思念亡母,兩部作品相映成趣,成為亂世中撫慰人心的生命詩篇。
- 文:戴以禮。台大心理所畢,研究語言和神經科學。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員。歷年來持續參與國內外影展,曾赴國外報導法國坎城影展與加拿大多倫多影展等。創立「丹眼看電影」臉書專頁及部落格,推廣主流與非主流影視作品,期許自己的文章能兼具易讀、獨到與深刻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