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的完美謝幕

聯合新聞網 陳煒智
約翰萊利在片中飾演哈台。 圖/美聯社

忘了是在什麼場合看到《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Stan & Ollie)的預告片,想來應該是出國充電的時候,坐在電影院裡,毫無防備地就被狠狠襲來,正中紅心。

一向最愛看影史人事的電影,劇情片、紀錄片都愛看,但這次的《喜劇天團》給人感覺很不一樣。首先,它的原文片名並不叫「Laurel & Hardy」,而是「Stan & Ollie」,取的是——史丹(Stanley Laurel,史丹利勞萊)與奧利(Oliver Hardy,奧利佛哈台)——兩人的「名」而非「姓氏」,這似乎意味整部影片的敘事角度將不同於工整的「傳記」,而可能從某件事、某個特殊的情感層次,引領我們進入他們的世界。

其次,《喜劇天團》竟然不是美國電影,而是部英國片!原來這對縱橫影壇及娛樂圈的偉大喜劇搭檔,雖然走紅於好萊塢,真正完全拜倒在他們二位才華之下,卻以英國觀眾居多,進而讓他們晚年得以在最後一次的巡迴演出,寫下動人的傳奇。

20多年前剛接觸電影軼聞秘錄蒐藏圈子時,就曾聽前輩高人提起,英國藏家蒐集勞萊與哈台的相關產品時,那種殺人不眨眼的凌厲氣勢。更有甚者,圖書館和博物館媒體部門的老友,也談過英國相關單位以「勞萊與哈台」為題策畫影展和文物展,或者電視台的回顧單元,總是廣受歡迎。此間緣由,筆者苦思至今依舊無法參透,想來絕非僅只因為勞萊為英國籍,而哈台為美國籍而已。

早期美國喜劇電影裡的大師——卓別林(Charles Chaplin)、基頓(Buster Keaton)、哈洛羅伊(Harold Lloyd),各勝擅場。他們的商業魅力和藝術成就,早已成就影史專章。然而談起有聲片時期的「勞萊與哈台」,名聲雖然如雷貫耳,但一般外界對於他們的表演藝術、影壇地位的所談所論,仍然遠遠不及卓別林或基頓、羅伊等。

歷史上的喜劇名演員史丹利勞萊Stan Laurel(左),奧利佛哈台Oliver...

史丹與奧利的最後一次巡演

《喜劇天團》採用極其人性的筆觸,從他們電影事業最巔峰的1930年代後期一筆宕開,跳去寫十多年後、1950年代中期,這對黃金組合最後一次的巡迴演出(地點當然是英國、愛爾蘭)。片名題為「史丹與奧利」,演的就是在「勞萊」和「哈台」的藝術形象底下,活生生的兩個老藝人,他們幾十年的交情,幾十年來台前幕後的掌聲、名利、友誼、愛情、人性溫暖,還有那種親身享受過「collaboration」(合作)才能體會、才能明白的「一加一大於二」,「一加一等於永恆」的歷久彌新。

《喜劇天團》的兩位男主角——史丹、奧利,分別由英籍演員史提夫庫根(Steve Coogan)以及美國演員約翰萊利(John C. Reilly)出飾。惟妙惟肖的外型自然得力於化妝技術。但更值得細細品味的,還是他們二位掌握勞萊、哈台那源自於生活又高出於生活、「larger than life」的影壇藝術形象,到深刻細膩將之還原成為有血有肉、資深(過氣?)藝人的人性塑造。

電影一方面讓他們二位重現勞萊與哈台一段又一段的經典折子,包括電影裡的舞蹈,還有巡迴演出時上演的各段「老哏」:水煮蛋探病記、咕咕鳥之歌、六月小夜曲、火車站等人記等等。創作團隊既聰明又大膽地將真實勞萊與哈台的紀實畫面,全部留在片尾,留出整部影片的敘事空間,讓史提夫庫根和約翰萊利,打造出真切可信的勞萊與哈台印象,使觀眾完全包覆在他們完成的幻覺天地當中。

兩位男主角史丹、奧利,分別由英籍演員史提夫庫根(左)以及美國演員約翰萊利(右)出...

台上好搭檔,台下好朋友?

電影敘事進展或有小疵,但他們的表演彌補了所有缺憾與不足之處,帶著21世紀的觀眾,甚至包括大多數完全不熟悉勞萊與哈台演藝歷程的觀眾,走進他們的時代,貼近他們的呼吸,也真正成就了這部電影。

比如戲中戲「火車站等人記」一折,完美的喜劇節奏、時機(timing)的掌握,從他們較常被聯想與提及的「slapstick」瘋狂鬧劇的領域裡,再提升一個層次,以幾近於默劇(pantomime)式的演繹。看似不費吹灰,事實上卻是高難度肢體控制,與專注力考驗的舞台功力,將公共空間兩扇門能發揮的笑料推到極致,一掃「勞萊與哈台」有時可能帶給現代觀眾「老掉牙」「瑣碎拖沓」的負面印象,呈現出清澈如童心,精巧如水晶的無瑕表演,兩位男演員的演繹實在值得喝采。

「勞萊與哈台」在台下,則回到他們「史丹與奧利」的身份,兩位男演員延續著完滿人物塑造的力道,不讓它成為對嘴扭臀的卡拉OK模仿秀。小旅館登記入住一場已經妙絕,來到晚宴爭執的高潮,觀眾的心被他們抓在喉頭,我們親眼看著友誼的裂痕在面前滋聲破開。

渡海輪甲板上、坦白秘密的段落自然賺人熱淚,但更讓筆者感動的則是探病一折——先前我們已經對他們在舞台上的「探病記」有所記憶,白煮蛋,小水杯,眉眼挑動的速度快慢,膝蓋該朝左還是朝右的各種為難,每個細節,每次呼吸,都在拍點上,都在戲劇裡。

如今下了戲,面對生死契闊的大關卡,還有「the show must go on」的藝界人生終極信條,探病的「動作」在真實生活裡發生了,那些哏、那些節奏、那些眉眼和呼吸,完全已經內化成彼此存在一部份。兩個老搭檔擠在一起,語言不用多,心意早已天知地知,你證我證。

秀莉韓德森飾演哈台夫人(左),妮娜艾瑞安達飾演勞萊夫人(右)。 圖/美聯社

再舞一次,完美謝幕

順帶提一下兩位女主角,演哈台夫人的秀莉韓德森(Shirley Henderson)舞台經驗豐富,獨特的嗓音也讓人很難忘記她在哈利波特片集裡的精采演出,當年她以30多歲的「高齡」出飾霍格華茲的學生鬼魂愛哭鬼麥朵,創下片集的紀錄。

勞萊夫人由妮娜艾瑞安達(Nina Arianda)出飾,相較其他幾位主角,她的年紀雖輕,對語言、肢體等各方面的掌握,則並不亞於前輩演員。艾瑞安達幾年前從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畢業,不久即以《情慾維納斯》(Venus in Fur)一舉拿下紐約舞台東尼獎的最佳話劇女演員,此次「扮老」飾演勞萊的俄國籍太太,和韓德森對手戲甚多,兩人一搭一唱,一陽一陰的對比,也讓片中那句「勞萊與哈台雙人搭檔,加上太太,買一送一」的台詞,贏得全場的笑聲。

戲中戲的呈現,加上細膩深刻的人物塑造,台上台下、幕前幕後,交織到最後。愛爾蘭巡演的壓軸場,所有情感投資都在此一次完整爆發,收得回饋。每個笑料的瞬間,只要兩位男士在台上一對眼,兩位夫人在台下一提氣,銀幕底下的你我必然揪心,也必然窩心。

全片伊始,勞萊與哈台在他們演藝事業的巔峰,在西部牛仔搞笑片裡載歌載舞;十多年後,在他們演藝事業最後的尾聲,他們依然肩併著肩,站在舞台上,再舞一次,獻給所有的觀眾。

舞罷謝幕,掌聲久久不輟,直到今日,直到永遠。

陳煒智

Edwin W. Chen,自由撰稿人,電影史研究者,亦為編劇、作詞、...

陳煒智 影評 歌舞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