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科學/20個新型冠狀病毒傳言,是真還是假?(下)
(※ 文:羅佩琪、廖英凱)
▍上篇
傳言11:比武漢肺炎更危險!美4個月內1500萬人染流感,2萬人死亡
這個說法來自2020年1月25日Insider的文章,其呼籲,對多數美國人來說,流感比2019-nCoV更具威脅。
本文不評論流感 vs. 2019-nCoV誰更危險、更該被關注(其為不同判准不同觀點),單就數據做確認。依美國CDC官網,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18日預測的流感疫情如下圖。
與傳言數字相仿,但須留意,在美國多數地區流感「並非」應通報疾病,所以美國CDC無法準確知道疫情人數,而是透過實驗室確認的流感住院率,用數學模型估算。因此,所估計的疫情數是採區間呈現,也會再隨時間、疫情進展變動。
傳言12:武漢肺炎目前只有空氣傳播的證據,不確定是否有其它途徑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是新病毒,相關研究尚少,但大部分人類冠狀病毒是以「接觸傳染」、「飛沫傳染」為主,而不是傳言寫的「空氣傳染」。
飛沫傳染通常透過咳嗽等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是近距離傳染(約2公尺內);空氣傳染的病原可在空氣中飄浮、可傳染的距離能更遠,例如麻疹病毒可透過飛沫與空氣傳染,水痘病毒則可透過接觸、飛沫與空氣傳染,導致學校或家庭若有兒童感染時,則很容易引發群聚感染。
不同傳染途徑,預防措施也不同,詳細說明可看前台灣感染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奏延教授2020年1月23日在官方QA的回答。
傳言13:戴口罩已防護不了,眼角膜也會傳染
如上述,冠狀病毒多屬接觸或飛沫傳染,與患者共用毛巾等直接與間接接觸行為有可能碰到病毒,而手摸到沾有病毒的物品後再觸及口、鼻、眼,是有可能讓病毒進入身體而感染的。
也因此,美國CDC的2019-nCoV預防建議有提醒要「勤洗手」、「尚未洗手時,避免碰觸口、鼻、眼」。同時,注意咳嗽禮節、戴口罩仍是預防飛沫傳染的主要方式,皆應並重。
傳言14:有可能透過眼睛感染,那要準備護目鏡嗎?
這個說法主要源自確診感染2019-nCoV的北大第一醫院呼吸內科王廣發主任於2020年1月22日的微博貼文,其推測自己是因接觸患者時未配戴護目鏡而感染;但王廣發於1月23日有進一步澄清,「需要護目鏡」是針對處理疫情的醫師,而非給一般民眾的建議。
這個建議與WHO、美國CDC、我國疾管署相同,護目鏡等眼部保護是出現在臨床暫行指引、給會接觸到患者的醫護人員的建議、給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裝備建議中,而非屬給一般民眾的預防建議。
傳言15:抗感冒也抗新型肺炎,醫師主張大量吃維他命C
這個說法主要源自香港《星島日報》2020年1月23日的報導,但大概是被很多人抗議已下架了,我國疾管署也已於1月24日發布澄清稿闢謠。
不過長期以來,關於維生素C的效果一直是藥理與營養的熱門研究主題,例如透過靜脈注射高劑量維生素C來破壞癌細胞,但對普通感冒來說,一則統計了29,306名受試者的回顧性研究指出,服用維生素C的補充劑,並無法減少一般大眾的發病率,對能否減緩症狀也尚無定論。此外,將維生素C作為預防或治療2019-nCoV的論點仍缺乏科學根據。
傳言16:乙酸(白醋)對武漢病毒有效
目前2019-nCoV無實證有效的治療藥物,當然,也沒有任何食物被證實有療效。
如果是想拿來消毒、預防感染,不論食用白醋或工業用乙酸都請別用。消毒手,依WHO建議可用乙醇(酒精)搓手液;消毒環境,依疾管署建議,一般環境如廚房可用1:100稀釋漂白水(500 ppm),浴室或馬桶可用1:10稀釋漂白水(5000 ppm)。若是醫療機構內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毒作業,請看疾管署指引。
傳言17:武漢病毒56℃就會被殺死,到蒸氣室呆30分鐘就可治療
2020年1月23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第三版的確提到「病毒對熱敏感,56℃ 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但請注意,這是指消毒方式,而非治療方式。
當病毒在環境中,用上述方式消毒是可以的;但當病毒已在體內,上述方式皆無法用來治療,且會對人體產生明顯危害。
例如部分蒸氣室或烤箱雖然溫度可逾60℃以上,但人體體溫上升時的自然排汗散熱,仍會使體溫維持恆定,在維持健康的狀況下,不可能將人體加熱到56℃,因此透過高溫蒸氣室或烤箱,絕不可能清除體內病毒。
而體外病毒等飛沫的清潔,僅須正常使用肥皂、沐浴乳等正常清潔方式即可。詳情也可參考1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的說明。
傳言18:武漢病毒56℃就會被殺死,碗筷煮沸到100℃其它病毒也殺死了、食物要吃煮熟的
依WHO的說明,即使在疫情爆發地區,只要有煮熟、端盛時留意環境清潔,食用肉類的確也是安全的。不過,碗筷需用56℃熱水燙過30分鐘以上,或煮沸數秒,也可利用紫外光或一般清潔劑洗滌,其實就已足夠殺死冠狀病毒。
不過,這類清潔消毒法並非適用所有病原體。冠狀病毒因為是一種具有外套膜(envelop)的病毒,利用加熱、酸、乾燥、清潔劑與各類有機溶劑可以輕易破壞外套膜(這類病毒在胃中也會因胃酸的強酸而迅速消滅);但對於無外套膜的病毒,如腸病毒,則僅能使用加熱、紫外線來清潔餐具,或使用含氯消毒劑清潔環境。
傳言19:病毒已發生第二代變異,傳染機率爆發性成長
依據WHO 2020年1月26日的疫情報告P5,WHO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任何證據顯示病毒已變異,並表示更多資訊的確認須待中國大陸官方提供更多資料。
傳言20:武漢肺炎已研發出疫苗與抗性藥物?
需再強調,目前2019-nCoV「尚無」實證有效的疫苗與專治藥物。
本次疫情爆發後,中國大陸科學家迅速分離病毒並公開基因定序,使各國藥廠可以製作篩檢用試劑盒。不過,試劑盒是用在「診斷是否感染2019-nCoV」,而不是預防用疫苗,也不是治療用藥。
最後仍要提醒,2019-nCoV是新病毒,相關資訊皆會隨疫情發展、新出爐研究而變化,國內最新資訊請追蹤疾管署官網,國際最新資訊請追蹤WHO官網、美國CDC、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期刊The Lancet等。
※ 本文參考g0v開源專案《真的假的》謠言資料庫,特此鳴謝。
(原文授權轉載自「PanSci 泛科學」,原標題為〈20個炎上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言?用科學來破解!〉。)
|延伸閱讀|
- 17年前的歷史瘟疫:當年SARS疫情爆發時,發生了什麼事?
- 首批研究出爐!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我們目前知道什麼事?
- 病毒不是源於武漢的海鮮市場?從分子演化學角度看20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起源與傳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