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的傷害——談台灣當前的大學教育問題
上個月我在UDN聯合新聞網的一篇文章(台灣的科研體系到底出了甚麼問題?)中,探討了國科會採用競爭型的方式,將 SCI/EI 論文與補助掛勾, 對台灣科研與教育所產生的影響。
後來我發現、上述的問題其實國科會也早已經知道了,而且正試圖透過調整體制,改變這種「量化指標」對科研體系 的惡性影響。
以下的新聞(國科會審論文,捨棄量化指標)說明了國科會在 2012 年就已經注意到這樣的事情,而且也開始有改變的行動了。
國科會的改變
甚至、國科會的主委朱敬一先生也發表了一份聲明(我們該如何看待「科研指標」?PDF) ,說明了這些科研指標在「驅逐平頭平等」的階段性功能已經完成, 接下來將不再以指標為準,而將改採下列的方式處理。
棄卻僵硬指標之後,國科會要如何提升學研水準呢?對此,我們有以下的補充說明。
(一)國科會一定會繼續尋找夠資格的評審。對夠格的評審而言,即使不告知期刊的IF,他們也絶對不會無法分辨期刊的好壞或文章的好壞。反過來說,完全靠RPI斷人生死的評審,反而是不盡責的評審;看到期刊名稱而無法分辨該期刊好壞的人,坦白說也不太夠資格做評審。
(二)從今以後,大凡國科會重要獎項的評審,我們都會要求學術處長提附一封cover letter,向評審說明他們所期待的評審準則。國科會的學術處長肩負提升國內學研水準的重責,他們就像是期刊的編輯,要在 cover letter 中寫出他們對評審的期許。
(三)各學術處爾後會強化複審會議的功能,用比較細膩的討論過程,來取代以往用呆板指標簡化學術判斷的流弊。故即使不再強調指標,各學門依審查者之學門專業評斷,仍然可以得出具信度與效度之評審結果。
(四)在少數特殊情況下,學術處長如果認為某個領域的某個學研指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他們還是可以向評審提出來。他們若是這樣做,那是他們的判斷,而不是某種錯置手段與目標的學界慣性。 |
經由上面的聲明稿,我們發現國科會似乎希望透過「較細膩的審查」取代指標,期望能夠減低指標的負面影響。
但是、這樣做會更好,還是更糟呢?
我有點擔心!
問題的源頭
擔心甚麼呢?且容我用自己在六月份寫的一篇短文稍做些說明:
我感覺到,台灣人在思考政策時,總是有一種文化造成的盲點,還記得之前有個「台灣人」與「猶太人」做生意方式對比的故事,是這樣說的:
猶太人到了一個地方,有人開雜貨店賺了錢、然後就有人去開水電行、有人開加油站賺錢,……
但是台灣如果有人到那個地方開雜貨店賺了錢,其他人就會不斷的再開雜貨店想賺錢,……最後大家都賺不到錢!
在政策上,我們往往也會制定那種「鼓勵單一項目」的法令,而非「鼓勵多元發展的政策」,於是我們看到教育部採用的「鼓勵寫論文」政策,成了一場災難,結果摧毀了台灣的大學教育,如我在以下投影片中所談到的。
於是、「政策鼓勵的單一化」與「人們追求目標一元化」導致整個社會產生了「單一目標追求的文化」,這兩個單一化的力量對社會多元程度有著很大的傷害。
最後、我們看的結果是:「個人天賦、興趣、專長、能力通通被壓抑了,只剩下大家瘋狂的在已經很狹小的空間裡追逐著越來越少的資源」,於是反而摧毀了台灣的競爭力。
對於個人而言,我想、只有透過放手,從這種單一化的環境中解脫出來,才能夠跳出這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
我是「金門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基層教師」,從學術界最下層的角度看過去,我們看到這樣的單一化對整個教育體制的殺傷力。
還記得前一陣子很多人在討論台灣的人才問題,有些人說台灣沒有人才,也有很多網友反駁說台灣的主政者與企業主管不會用人才。
但是、我所看到問題並非如此,我認為這樣的討論沒有交集,只是造成焦點的模糊而已。
「台灣不是沒人才,而是人才都長的一樣!」
「而那些拒絕長得一樣的人,在還沒變成人才之前,就被壓死了!」
或許用「壓死」這樣的詞語太過激烈了,我想表達的是,泛華人文化圈(包含日本、韓國)裏有些共同的優點與缺點,優點是「大家都很擅長模仿、願意接受體制的管理」,但缺點是「大家都延著同樣的模式去走、會的都是那些東西, 不會的大家都不會。人才的多樣性非常的低,於是教育、社會與國家都無法有多元化的發展」。
放棄指標之後
如果、國科會放棄了指標之後,反而回到了「人治」的模式,這樣很可能讓哪些原本就掌握資源的人,更容易把持整個體系,那我想對經歷過「政治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將會是更大的傷害。
我的感覺是,指標並非不能採用,而是有其侷限。在論文發表的領域裏,採用指標不見得是個壞事,但是將這樣的指標與科研經費掛勾,然後再透過「教師的升等機制」與教學掛勾,結果主導了整個台灣的大學教育,這是我們所看到的問題之所在。
那麼、如果「採用指標不好,放棄指標也不好」,那我們還有甚麼樣的選擇呢?
我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是、我希望提出幾個想法,給政策的制定者作為參考。
原先SCI/EI等指標的問題,是將這樣的指標套用在所有大學教師與研究者的身上,結果導致「教學型、實作型」的老師被滅絕,也導致那些「難以發表SCI/EI論文」的領域被忽視,這對整個「教育與科研」的「多元性與完整性」是一大傷害。
如果、我們的政策能夠尊重各類型的教師與人才,而不是用一個模子套用在所有人身上,那我想對人才的多元性與教育的完整性而言,會是較好的對待方式。
但是這種方式,絕對不是齊頭是的平等,更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在每一方面達到及格的標準,否則將會落入「樣樣都不錯、樣樣都不行」的「好學生陷阱」當中。
單一指標與全面性指標
在台灣的大學當中,目前有兩個較嚴重的問題,一個是「SCI/EI等單一指標」所造成的「論文導向」問題,這讓台灣無法開展出多元的教育模式,也造成了產學脫節的現象。而另一個是「大學評鑑與教師評鑑」的「全面性指標」問題,這讓台灣的大學落入一種奇特的「集點點」遊戲當中,教師們耗費無數心力在應付評鑑上,結果是很難發揮自身的專長與能力。
我想沒在大學任教過的讀者,應該很難體會這種「集點點」遊戲對大學與教師的影響力,以下投影片是我上個月填評鑑表格時寫下的過程紀錄,提供給想瞭解這個問題的朋友們參考。
這種「全面性指標」所造成的問題,造成了所有大學教師都要在「教學、研究、服務」等三方面都要「集點」,才能在評鑑的時候免於被「檢討」的命運,但是耗費無數心力去集點的結果是:「集點成了主要的目標,真正該花時間去做的事情反而晾在一旁」了。
於是我們的大學教師全都困在「論文與集點」的遊戲裏,動彈不得!
這樣不好、那樣不好,那還有甚麼好辦法呢?
看完上述的文章之後,想必讀者也開始感到奇怪了,單一指標不好,全面性指標也不好,那到底怎樣才好呢?
我不認為有一種完美的方法可以百分百的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我想,多元化顯然是個關鍵因素!
如果我們的政策,是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志向去發展,像是:
「讓擅長研究的老師去做研究,想努力教學的老師好好教學,讓關心學生的老師能真正的去幫助學生、讓技術優良的老師好好的傳承技術給下一代」。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多元!
教育多元了,我們的人才也才能多元;人才多元了,我們的國家也才能夠永續的發展,不會將所有的資源都投到同一個籃子,放到同一個領域。
我們看到,芬蘭的Nokia垮了,但是芬蘭沒垮。同樣的,哪天台灣的代工業垮了,只要我們還有多元的人才,我們就能夠重生,那些倒閉公司所釋出的人才,與那些新一代的各式各樣人才,將會攜手合作, 開創出更多元的產業,與更美好的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