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成中文系先修班:我們要給孩子甚麼樣的世界觀?

聯合新聞網 顏訥
高一國文課本選擇收入〈廉恥〉時,設定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延續〈斷開魂結之必要:從「國文課≠課文國」粉專看中文系的焦慮〉,觸及國文課文「經典」與「實用」打架的問題,有必要更具體就選文背後運作的邏輯來討論。

粗略比對了高中國文的選文策略,並詢問高中國文老師的意見,為什麼是這些課文?是依照文學史來編排嗎?還是依照學生在不同年齡不同的學習目標來設定?到底選文的邏輯是什麼呢?老師們也很坦白的說:「不知道耶,因為編教材的委員們覺得重要。」「因為這些作品一直都在課本裡,早就有穩定的教學系統啦。」

不知道選文邏輯,老師怎麼教?

以高中國文選入〈廉恥〉為例,老師傳來了自製教案,看得出他在暖身活動中為了引起學習動機,非常努力與學生所處的現代社會接合,也讓我好奇高一國文課本選擇收入〈廉恥〉時,設定的學習目標是什麼?講到「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時,高中生是怎麼理解的?古代的士大夫,與現在的公民,社會責任以及社會實踐一樣嗎?其實,與高中老師討論到最後,發現難處在於,他也是在既有的選文框架中,想方設法說服自己與學生這一課非上不可,最後大約也只能以「因為這是中國文學經典,經典必讀」,或者「學生讀完就能知廉恥」作結。

到這裡,大概可以隱約看出,意識到國文教育在地化與當代化的國文老師們,難免在現有的教材編選下感到綁手綁腳。即使教師手冊每一課都有教學目標,提示老師這一課要教學生關懷家國,那一課要教學生平提測注,但是他們仍舊不清楚整個國文課本選材的邏輯是什麼,又如何能說服學生呢?

此外,文言文核心選文基本上篇目沒有什麼變動的空間,就這樣沿用下來。無論規定四十篇或三十篇,除了「台灣題材」之外,目前選的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並且為了符合國文科範文選材綱要的規定,即「各冊編排需由淺入深,兼顧不同文體文類,及其發展變遷的脈絡」,按照朝代平均分配篇數、文體、文類,這種架構看起來其實朝向「中文系先修班」去安排,而選入的「經典」,也大致符合中文系課程架構。此外,「由淺入深」的編排準則則是依據生難字多寡,稍微打散文學史的時間軸,其實不太像考慮學生的年齡對議題的理解力而作調整;更由於中學必修沒有哲學科,國文課也往往擔負提供哲學思辨的教學任務,但從選篇來看,其實也是在思想史的框架裡揀選。

因此,如果說這些選文有什麼必要性,再參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總綱」中所提出的總教學目標之一為:「為大學教育奠定基礎,課程設計除重視學生生涯發展外,並應注意銜接大學基礎教育課程」,推測對將來要念中文系的孩子而言,讀〈燭之武退秦師〉、讀〈典論論文〉或讀〈訓儉示康〉,某種程度的確是在奠定基礎。不過,既然國文科是必修,是共同教育的基礎課程,如果「國文課——國(中)文系」一條龍的生產線,置入當前的學院架構中並不理所當然,國(中)文系在學院中不是唯一的文學科系,更不是唯一的人文學系所,對於這樣的課文編選架構,縱然能列舉許多條讀〈出師表〉、讀〈師說〉的好處,問題是要怎麼對未來不念中文系的學生說明,為什麼你非念不可呢?

國(中)文系在學院中不是唯一的文學科系,對於這樣的課文編選架構,怎麼對未來不念中...

國文課的世界觀濃縮成圈與叉的是非觀

或許,有人會說,難道不能先丟開「國文」背後的中華文化民族意識,不討論文言文比例,來談談文學,或者人文教育的意義。好吧,大概不會有人不同意,引導學生閱讀、詮釋與創造的能力,是文學課應該負擔的教學目標。這個理念不是現在才突然蹦出來,體制外的教育者如朱宥勳最近出版的《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其實就已經在實踐如何以小說的技術閱讀、拆解各種資訊。回到體制內,情況沒有改善嗎?與現職國、高中老師討論過後,卻感覺人文教育的理念要有效地在教學現場實踐,目前還是束手無策。因為,無論課綱怎麼修訂,大考題型如何朝向測驗閱讀能力而改變,各校的段考出題方式不一定會跟上。教學的短期目標,是要滿足段考,也影響了老師們教學策略。

我知道,像我這樣不在體制內的人談理想總是比較容易。或者,在資源比較多的學校談理想,談教學的創新可能也相對容易。

一個年輕老師在體制內嘗試改革段考出題方式,要面對的問題往往不是怎麼實踐教學理念而已,而是更複雜的人事問題。例如,某老師與我分享,他在期中考出了文意默寫題,希望學生能默寫符合題目文意的課文段落,並說明理由。

本來,「說明理由」可能是文學閱讀與批評最重要的能力,也列在學習指標裡,你可以喜歡,你可以討厭,但你必須說明理由。可是,出題後,這位老師在會議上被檢討題目太難,導致其他老師無法批改。問他下次還會出類似的題目嗎?「應該不會了。」對於一個新進教師面對的各種職場壓力,也無法苛責他放棄嘗試。那麼,文意默寫題的批改難度在哪裡?其他老師反對的原因,不外乎是「這牽涉到主觀判斷啊!」、「大家沒有共同遵守的唯一評判標準,這要怎麼給分?」一想到要處理家長或者學生的投訴,這種容易產生給分爭議的題目就直接出局,記憶取向、有客觀答案的題目還是最穩當。

影響出題方式的原因還有百百種,在非都會中學教書的老師說,校方怕低分打擊學生信心,擔心國中國文的文言文比例與高中銜接不上,希望教高一的老師們出題要以記憶題為多。而他的挫敗還來自於,儘管嘗試過各種新式教法,帶過各種與當代議題接軌的討論,學生知道這些段考不會考,他們就不願意學。因此,問題大概就像厭世哲學家說的,「翻轉了教室,然後呢」?家長的觀念,學校同僚的觀念,社會的觀念,甚至城鄉的差距翻轉的了嗎?當我們說人文教育要引領學生了解的是關於生而為人的事,是獨立思考,是批判,是審美,是同情共感,是用有效的語言表述自己對事物正反面的觀察,卻在檢驗他們的學習是否達到這些指標時,又要他們不需說明理由,直接回答圈與叉,為什麼學生要相信他們能在國文課帶走什麼理解世界重要的方法呢?

曾有教師指出,校方怕低分打擊學生信心,擔心國中國文的文言文比例與高中銜接不上,希...

中文系能提供國文教育的行前訓練?

所以,究竟應該怎麼辦?說來說去,我的描述對在教育現場搏鬥的國文老師們不是新聞,而更多學校職場上的眉眉角角我也並不清楚,誰替出版社選文?老師選用哪家出版社的理由?中間都有無數權力關係競逐與各種教學上的考量,我終究還是霧裡看花,給不出有效解答。雖然,我在前面提出「國文課——國(中)文系」的鏈結不再是不證自明的公式;但是,目前中文系、國文系仍舊佔有大部分國文教育的資源,負責生產、提供國文教育師資。

在這樣的現況上,一個中文系學生短期內能做的,或許是重新思考當前中文系課程,能否訓練出理想中國文老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包括思辨,包括閱讀,包括表述,包括思考語言與世界運作的方式,當然也包括中國古典文學要怎麼回應台灣主體性建立的問題。另外,國文課本的選材與編排,如果無法完全打破文言文與現代文學的比例的規定,能不能不要作為中文系先修班來規劃?我更想知道在選文背後運作的邏輯,是基於何種教育理念,是否扣合學生的心智發展?究竟我們規定孩子讀特定作品,是要把什麼樣的世界帶往他們的面前?那似乎不再只是用「經典必讀」就可以輕鬆解答的問題。

專題|國文課,等於課文國嗎?(點圖前往)

顏訥

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研究台灣、香港跨區域文藝思潮傳播與...

顏訥 公共政策 國文教育 文言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