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巨蛋疏散避難:除了容留人數外,更需考量「人的因素」
大巨蛋的爭議至今未決,在眾多紛擾中,關於人員疏散的計算方式更引人關注。不過迄今許多討論仍然集中在「人數」上,以〈大巨蛋都審 模擬人數跟實際容留脫鉤處理〉報導為例,長期關注大巨蛋的民間團體與都審委員們,其核心關切還是在大巨蛋的「模擬人數」與「實際容留人數」上。
事實上,除了人數之外,還有許多「人的因素」要需加以考量。以下,本文將介紹這些關於人的因素,以及在防災設計上需要考慮的基本內容。
人類避難行為,「熟悉」是關鍵
首先,根據人群避難行為的研究,人類在避難時,會習慣選擇「熟悉」的逃生口。換句話說,即便在避難路徑上有比較近的逃生口,在人類的直覺中還是會從過往的經驗中找尋熟悉的路線——尤其對過去從未進過該建築物的人來說,習慣的路線就是進來的路線。因此,除非採取避難行動的群眾們受到特殊的指引,或是曾經在當地演練過,多數的民眾會選擇建築物的入口來逃生。(更多討論可見〈以符合人類避難行為的方法來規劃防救災〉一文。)
從以上的研究來看,大巨蛋建成後若發生災害,多數人將湧向巨蛋的入口,因此在設計此類建築物時,必須將交通因素考量進去。例如多數人將由鄰近大馬路或捷運站的入口進入巨蛋,危急時會選擇由此處逃生,因而該處應該加設緊急出口,並保留一些人員集結的空間,以免屆時捷運出入口的人潮與從大巨蛋避難的群眾互相推擠,延誤逃生的時間。
其次,對將於大巨蛋內工作的員工而言,未來的防救災演練必須加入認識各個逃生口的課程,最好是讓大家到各個逃生梯走上幾遍,否則災害發生後,他們還是會循著人類的慣性,與許多第一次進巨蛋的人一起,選擇從他們上班的入口逃生。
舉例來說,在911恐怖攻擊發生以前,紐約的世貿大樓將所有工作人員識別證分類,讓所有人平均地從各個入口進建築物上班,當災害發生之後,依照人類的慣性,即便無人引導,他們自然會分散前往各地點離開建築物。如再搭配上前段所談的防災訓練,以及災時避難人員的引導下,人還是會選擇最有利於己身的方式避難(如果他們知道比較近的逃生口,理性還是會凌駕慣性)。同樣的經驗,或許可作為未來大巨蛋防救災規劃的參考。
災防設計需納入避災情境
因著消防與建築法規的要求,大型建築物中通常會設有一定數量的緊急逃生梯。這些緊急逃生梯平常封閉,當遇有緊急情況時才開放。依前述人類避難行為的研究,多數的人——含訪客與員工——在緊急狀態時只會選擇熟悉的路徑逃生,若防災的演練沒有加入實地疏散,甚至讓這些人有機會實地到各緊急逃生梯走動,災害發生時,他們還是不會使用。
因此在紐約世貿大樓第一次遭受恐怖攻擊後(1993年),爾後每年的防災演習均加入人員疏散項目,讓大家藉由逃生梯,逐層走樓梯離開大樓,這樣的做法除了幫助大家熟悉避難梯的位置與作用之外,也可讓災害管理人員了解全棟疏散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及所需的時間。
而在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初步研究報告中,1993年後開始進行的全棟疏散演練,有效地幫助多數世貿大樓的員工從2001年更大型的恐怖攻擊中存活下來。尤其這類演練大幅提高了員工對緊急逃生梯的位置與使用時機的認識與掌握度,在演練後,針對逃生梯間的照明,或是空間設計,更能提出年度改善建議。
因此,未來大巨蛋的疏散避難,除了計算容留人數之外,也需要思考怎樣讓人們熟悉這些緊急逃生梯的位置。依照美國學者的建議,可以在緊急逃生梯口附近增設飲水機,或是手機充電站,以增加民眾災前看見這些出口的機率。當然也可以採用開放的態度,平時讓民眾或員工們使用部分的緊急逃生梯,當遇到災害時,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能往該處逃生。
大巨蛋的防災考量不只我上述的這些人的因素,要考慮的狀況也不只是火災的情境(可參見〈確保大巨蛋安全,不能只簡化成拆與不拆〉),在評估大巨蛋是否安全,民眾如何避難時,除了數字之外,更需兼顧許多關於人類行為的考量,以及相對應的防災設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