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斯諺/連作者都不知道答案的國中會考考題?

聯合新聞網 沃草烙哲學
圖/沃草烙哲學

剛結束的國中會考國文考題引用了詩人陳斐雯女士的新詩〈養鳥須知〉,要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關於該詩的正確詮釋,作者在臉書上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哪一個,引起網友熱議

這讓我想到以前從國中開始就對所謂的「文意測驗」感到相當疑惑:首先,真的有所謂單一正確的詮釋嗎?再來,出題者真的有詢問過作者創作的意圖是什麼嗎?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議題,在哲學討論中通常以「詮釋學」之名冠之。本文將以此詩為例,以分析哲學的觀點簡單說明文學作品的詮釋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1 我的結論是,現有的考試方式預設了某種簡化版本的詮釋立場,進而消滅了學生從不同觀點探析、賞析作品的能力。

在該考題中,先是列出了詩名和作者名,接下來便是詩的正文、問題及選項:

常常看見你

在鳥店徘徊留連

終日素描一隻籠中的畫眉

所以猜想你喜歡鳥

我也喜歡,不過

比你貪心一點

總共擁有幾萬幾千幾百零幾隻

統統養在天空裡

從來不必擔心

誰會遠走高飛

關於這段詩句的解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本詩主旨在於藉由不同的鳥類生活型態,比喻人生窮通禍福的境遇

(B) 詩中運用人性化筆法,藉鳥之口控訴人類的貪婪與對待禽鳥的惡行

(C) 詩中的「我」以無私的心態來對待眾鳥,不願以鳥籠圈限鳥的自由

(D) 詩中的「你」獨愛畫眉鳥,遂於鳥店購得一隻,終日描繪牠的形貌

首先要注意的是,新聞中有提到上面的詩文只是原詩的節錄,只佔了原詩篇幅約三分之一,2 但在考題中完全沒有提到,對於詮釋者來說,這是非常致命的一點。不過底下為了方便起見,我暫且將節錄的詩文當做原詩來討論。

▎作者已死?

每當網路討論出現作品詮釋爭議時,許多人會打著巴特(Roland Barthes)的口號「作者已死」,3 主張作品可由讀者任意詮釋(可能包括巴特自己的文本),沒有絕對的標準可以判斷一個詮釋語句的對錯,所謂的正確詮釋只能是相對於某某讀者才能成立。

不過大部分的分析哲學家並不認為,上述詮釋中的這種相對主義可以成立,因為我們似乎不會認為所有對於作品的解讀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些詮釋應該是對的,而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某些詮釋明顯不對。一旦承認這點,就已經承認判斷詮釋的對錯有某套客觀標準,接下來的爭議就是這套標準到底是什麼了?

▎真實意圖主義的兩種版本

最顯而易見的客觀標準就是作者意圖,作品要表達什麼,作者一句話就拍板定案,沒有爭議(先忽略我們是否能真正探知作者心靈的知識論問題)。這種立場稱為「真實意圖主義」(actual intentionalism)。4不過這立場有個問題,當作者意圖與文本兜不起來時,我們仍舊得說作品表達了作者的意圖,這顯然很荒謬。

例如,如果陳斐雯女士透露〈賞鳥須知〉這首詩主要是隱喻「曹操併吞中原的野心」,我們大概會認為作者在開玩笑。因此真實意圖主義者大多撤退到第二種比較沒那麼極端的版本,把其主張改為:文本模糊不清時,作者意圖可以決定作品要表達的意義,但前提是該意圖要能夠跟文本吻合。以〈賞鳥須知〉而言,如果我們同意選項A、C、D都可以套用在這首詩的文本上,並且作者宣稱她要表達的是A,那麼A就是這首詩的正確詮釋。5

顯然這個考題沒有提供任何關於作者意圖的資訊,考生在考試時也不能以任何方式查詢作者意圖,即使考生在作答前已獲悉作者意圖,也不能擔保考題的內定答案會與作者意圖相同──事實上作者已否認此點。因此若考生是真實意圖主義者(也許因為考生讀過這篇文章),那這題恐怕只能拿零分了。

▎慣例主義與脈絡

有意圖主義當然就會有「反意圖主義」(anti-intentionalism)。6詳讀考題後,我赫然發現出題方式完全符合慣例主義(conventionalism)──某種反意圖主義的立場,這才明白出題者很有可能是一名慣例主義者。慣例主義主張,通常情況下一個作品只會有一個正確的詮釋,7而這個詮釋是怎麼得出來的呢?答案是,只要依照語言慣例(文字的使用習慣)細讀文本便能得到這唯一解,文本就是最好的線索,我們完全不需要訴諸文本之外的任何資料,包括作者意圖。「讓作品自己來說話」可說是慣例主義的最佳口號。8回到考題來看。題目中所有的詮釋線索的確只有文本,而且考試的方式也預設了考生不得參考任何文本之外的資料;題目似乎也假定了對於該作品只存在一個正確的詮釋。總的看來的確就是完完全全的慣例主義。但題目本身其實存在一個會受到慣例主義者批評之處,就是我之前提過的──本詩只是節錄。

慣例主義所倡議的「細讀文本」當然包含整個文本,不會是部分的文本,為什麼這點很重要呢?因為慣例主義主張「確證整體論」(confirmation holism),任何對於作品意義的判斷,其真假必須奠基於對於完整文本的考量,若漏失了一部分,線索不足,我們便無從判斷。既然考題所引述的是不完整的文本,也未如我在本文開頭先做好約定將節錄當成完整文本來討論,如此一來,即使考生是慣例主義者,也會在發現引文是節錄時抱怨規則不公。9

自從慣例主義最頑強的捍衛者比爾茲利在1985年過世後,就我所知目前沒有任何哲學家抱持這種立場。也許我知道的不夠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立場早已不是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慣例主義這種只注重形式的文本主義(textualism),已經被「脈絡主義」(contextualism)取代。自從哲學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在1964年的論文〈藝術界〉(The Artworld)10論證了作品的歷史脈絡之重要性後,脈絡主義直到今日都還是藝術哲學的主流思潮之一。簡單說,詮釋作品時我們不能只考慮文本,還必須考慮這個文本在被創造出來時的脈絡(context),因為脈絡可能會影響文本的意義。11

有時候哲學家會使用可能世界(世界可能的樣貌)來協助我們思考,或許在這裡我們可以運用一下這個技巧。再舉〈養鳥須知〉為例,假設依循慣例主義,我們得到的正確詮釋是選項C。12現在,假想有一個可能世界(稱它為W*),W*跟我們的世界W一模一樣,只除了一點:對待動物的態度不同。在W*中,把動物豢養在籠子或封閉空間普遍被認為是一種保護動物的行為,而讓動物生活在野外則是不道德的。如此一來,〈養鳥須知〉若在W*中被出版,對於W*的讀者而言,選項C似乎不會是正確的作品詮釋,恰當的詮釋反而應該變成:「詩中的『我』以自私的心態來對待眾鳥,不願以鳥籠保護鳥的安全」。這說明了「脈絡」會影響作品的意義,單單只讀文本而不考慮文本的脈絡很有可能會造成誤讀。

如果你覺得上述的例子太「哲學」,請想像一個更平易近人的例子。假設(真的只是假設!)一般大眾都知道陳斐雯女士相當愛慕某位男詩人,但後者卻始終執著地愛著另一名女子,而陳女士是非常豁達的人,始終保持文友關係不介入。就在男詩人終於跟女子正式在一起時,陳女士發表了〈養鳥須知〉這首詩。在這個脈絡下,這首詩讀起來感覺是否不同了?可以粗略詮釋成,鳥在比喻所愛的人,而整首詩變成在抒發「愛不一定要佔有,如果不能得到,寧願放手讓他飛」的心情。13

▎三個重要的爭議

由於篇幅所限,以上我只介紹最重要的兩個詮釋立場。這節我簡單說明哲學家史鐵克(Robert Stecker)所提出的關於詮釋學的三個重要爭議。14了解這些爭議將讓我們進一步反省「文意測驗」的合理性。

第一個爭議是關於詮釋的目的。一般說來,不同的詮釋理論預設了不同的詮釋目的,例如真實意圖主義認為詮釋的目的在於找出作者意圖,這通常是因為他們認為文學理解跟日常溝通並無二致;慣例主義認為詮釋的目的在於找出文本呈現出的意義,因為審美滿足感才是最重要,以作者意圖為主就會偏離文本帶來的樂趣……問題來了,只能有一個詮釋目的嗎?可以同時擁有多個詮釋目的嗎?是否可以說某些目的比其他目的重要?

第二個爭議是關於作品的意義(meaning)。什麼是「意義」?這牽涉到我們如何給出一套關於文學語言的意義理論。上述的脈絡主義已經給了一個選項:作品的意義是「言說意義」(utterance meaning),去理解一部作品,等同於去理解在某個時空被說出的一句話,而不是去脈絡化的字串。但是言說意義該如何定義也有爭議,例如,說話者的意圖是否(至少能部分地)決定意義?另外,也有一些哲學家拒絕用這樣的「言說模型」(utterance model)來討論文學作品,他們便不見得會考慮脈絡,轉而尋求其他標準。15

第三個爭議是關於作品是否只會有一個正確詮釋,或者是可以有不只一個合理的(plausible)詮釋。前者稱為「評論的一元論」(critical monism),後者稱為「評論的多元論」(critical pluralism)。慣例主義者以及大部分的真實意圖主義者都是一元論者,但是也有不少人主張多元論。16如果我們同意詮釋者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的詮釋目的,我們理所當然就會變成多元論者,如此一來,我們會說考題設為單選並不合理,因為可以有複數答案。

▎結論

討論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文意測驗不合理,那托福、雅思的閱讀測驗也都可以廢掉了啊?那些閱讀測驗不也常包含文意測驗的題目?問題是並非所有的閱讀測驗考的都是文學作品,而詮釋學的焦點正是文學詮釋。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語言範疇的詮釋就沒有爭議,但文學語言的詮釋是爭議最大的。如此一來,是否該使用文學作品來考文意測驗就非常值得商榷。

我反對用文學作品來考文意測驗,因為現行的考法等於強迫考生接受某種特定的詮釋立場,但是從本文的討論已經可以看出關於怎麼詮釋文本這件事爭議非常多,也很難想像會有確定的結論,因此,在出題時預設任何特定的詮釋理論,都是危險的。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一定要把考題想成是強迫,而不是看成在測驗「給定這種立場,答案會是什麼」?問題是考題的脈絡還有整個國文教育的方式並沒有給我們這種思路,很有可能考生(甚至出題者)無法意識到理解文本的不同方式,甚至連考題的詮釋立場都說不清楚,在這樣的狀況下要選出所謂的標準答案並不合適。

在文學的範圍內,與其用選擇題讓考生去猜測出題者內定的答案,我建議倒不如廢掉文意測驗,直接把作文的項目改成文本分析,要學生詮釋給定的文本。怎麼詮釋無所謂,但必須給出理據,說明清楚是根據哪些前提(文本線索,甚至外在於文本的資料,如果學生知道的話)來得出結論(作品的意義),再依照論述的嚴謹度與說服力來給分。不論考生抱持何種詮釋立場,是一元論/多元論都無所謂,只要能夠清楚說明自己的推論即可。如此一來,不但給予學生自由選擇相關立場的空間,也能更確實地訓練文本分析能力與論述能力,這樣應該會比在立場以及答案上顯得「專制」的文意測驗好上許多。17

 

[1].:

為方便大眾理解,底下只介紹理論的基本精神,複雜的細節略去不談,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以參看我隨後附上的參考文獻。原詩出自《曼陀羅詩刊》04期。

[2].:

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n Image-Music-Text, trans. S. Heath (London : Fontana Press, 1978), 142-8.

[3].:

極端版的真實意圖主義請參看S. Knapp and W. B. Michaels, “Against Theory,” Critical Inquiry 8 (1982): 723-42.

[4].:

審慎版的真實意圖主義請參看Noël Carroll, “Interpretation and Intention: the Debate between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Intentionalism,” Metaphilosophy 31 (2000): 75-95.

[5].:

在相關討論中,通常這個標籤特指比爾茲利(Monroe C. Beardsley)的立場,因為他在這個議題中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反意圖主義者。但這名稱後來也會用來指涉其他反對作者真實意圖但仍以某種方式保留「意圖」這個概念的立場,之前我的烙哲學文章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將價值最大化理論(value-maximizing theory)視為廣義的反意圖主義。另外,上次我談「意圖悖論」時提到的哲學家納芬(Daniel O. Nathan),嚴格說來是「假設意圖主義者」(hypothetical intentionalist),也並非是狹義的反意圖主義者。

[6].:

Monroe C. Beardsley, The Possibility of Criticism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0), 43-4. 比爾茲利承認有時沒有唯一解,這時就只能承認作品本身就是模糊的;另外他也同意有時候在知識論的層面上我們無法知道正確的詮釋為何。

[7].:

關於比爾茲利的立場請參看Monroe C. Beardsley, 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2nd ed.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1981).

[8].:

我在網路找到一個關於此詩的的有趣詮釋:作者將鳥比喻為人各式各樣的慾望,以女性口吻來諷刺男人的自私與偏狹來自對慾望的執著,導致最後喪失自我,而女人反倒豁達。這個詮釋必須有完整全詩為脈絡才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有興趣者可點進連結細讀。

[9].:

Arthur Danto, “The Artworld,”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 (1964): 571-584.

[10].:

可參看〈畢卡索小心!別走錯棚了!論美感經驗與作品類別的關係〉

[11].:

據說正確答案的確是C。

[12].:

也許在這個脈絡下不一定只能解讀成這種意思,但無論如何都必須承認脈絡已經影響了意義。

[13].:

Robert Stecker, “In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 2 (2008): 35-50.

[14].:

例如Peter Lamarque, “Appreciation and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in Is There a Single Right Interpretation?ed. M. Krausz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85-306.

[15].:

例如另一種反意圖主義──價值最大化理論。在〈解讀藝術作品,為何需要考慮作者意圖?〉中有提到。

[16].:

就在本文完成後沒多久,我發現作家朱宥勳已經發表一篇文章討論這件新聞。他的看法比較接近慣例主義,但他並不支持評論的一元論,也並未提及對於「脈絡」的看法。此外,許久前他還有另一篇思想連貫的相關文章,讀者可一併參閱。

 


 

沃草烙哲學

烙哲學是沃草支援的哲學寫作社群,藉由書寫和討論,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日...

沃草烙哲學 時事觀察 林斯諺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