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芷華/解封卻不想出門?德國心理學家剖析疫情後的「窩居心理」
7月份最後一個週末,柏林警方總計一共拒絕了13個與新冠疫情解封規定相關抗議活動的路權申請。但那兩天,仍有3,500人打著「病毒是陰謀論、爭取個人自由」等口號,在柏林市中心違法示威。這些參與者更直接的行為主張,就是認為自己享有不戴口罩的「個人自由」,卻忽略所謂的自由應該是在有條件的共同遵守秩序下,互相尊重維繫而成,總之在利用自由之名前,應該先定義何為自由。
這群人平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絕大多數也是不戴口罩的。這樣的行為,可能造成遵守防疫措施民眾的困擾,也影響守規矩者出門的意願。還有另一個增加心理不確定性的因素,也可能來自於變種病毒導致的疫情不確定性,至少媒體正透過不同管道,天天更新放送「第四波疫情可能來臨」等消息。
德國自6月下旬開始,感染率下降至每10萬人不到100人次,因此各種不同的「限制」也隨之解封。感染率下降到不同的程度,代表會有不同活動重新出現,但在人們內心發生的變化「現實」卻是「許多過去一年多長期被禁止的事情再次被允許了」。針對這樣的社會改變,德國在開始大規模解封的7月,提醒大眾出現一種心理狀態的可能,那就是「窩居心理」(Cave-Syndrome)1 。
習慣了不出門的生活,卻怕被當成怪胎
什麼是「窩居心理」?簡單的說,就是並不是所有人都信任一下子的全面解封,恢復過去人與人碰面時的自然與放鬆。也就是說有些人對於依然存在的疫情,其實心裡還是感到隱隱擔憂。「窩居心理」很可能出現在其他人因為「外在解封」而發出外出邀約的時刻:為什麼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對於久違的自由感到開心?我是不是病了?或是太奇怪?也有人還是怕被感染,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不知道別人會不會覺得自己是怪胎。
在解封與不解封之間游移的時刻,精神科醫師以及免疫學家告訴你:「若是出現窩居心理,這不是疾病,甚至在當下疫情的發展下,這是一種合理的擔憂」。
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受調查的人口中,有49%在流行高峰過後,想到與他人互動就感到不舒服。精神科醫師Claas-Hinrich Lammers 在接受德國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無論解封政策是什麼,就人們心裡感受來說,事實就是大家帶著恐懼生活了大約一年半,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能夠馬上擺脫重新與他人接觸時的恐懼,應該尊重不同性格的人,隨著時間,有各自不同消除恐懼的速度」。
「Cave Syndrome」使用Syndrome這個詞容易引起誤會,覺得產生恐懼的感受是非理性的症狀,但事實上施行解封政策並不代表疫情結束,德國免疫學家認為,在目前變種病毒帶來的不確定情況下,這類「不與解封同調的人」往往只是謹慎行事,是可以理解並且適當的。德國免疫學家給出的建議是,無論施打過疫苗與否,都應該繼續戴口罩,並遵守其他防疫規則。
德國「今日新聞」(Tageschau)訪問中,曼海姆大學的恐懼情緒研究員(Angstforscher)Georg Alpers提到,許多人的焦慮來自於「即使外界解封了,但對於外出或多人聚會還是會感到恐懼,因此想拒絕聚會或不想出門」,也有人會因此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或得了焦慮症。該報導建議,不要為了懷疑自己是否焦慮而焦慮,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使外界解封了,但病毒的威脅依然存在,在不斷適應的過程中,在心理層面對自己和他人都寬容一點,共體時艱是最好的路。
逐步解封,內心也要保持彈性與寬容
最後,提供utopia.de關於如何面對「窩居心理」的四點建議:
1. 給自己時間(Nimmt dir Zeit.)。就算外面的世界逐步解封,更多活動再次開放,但不代表你有立刻回到正常生活的義務。可以在自己感到舒適並且符合安全感的範圍內與他人見面。
2. 說出讓你感到有壓力的情況(Erkläre deinem Umfeld, was dich belastet.)。如果想取消預約或者想改成線上進行都沒關係,重要的是自然地嘗試說出自己感到憂慮的原因,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解脫。與他人產生溝通的過程是健康的,他人也更容易給予回應。
3. 不要害怕會尷尬(Habe keine Angst vor unangenehmen Situationen.)。經過一年多對病毒的恐懼,以及時常更改的限制規定,對於再次與他人在公共場合接觸,感到有點不舒服是正常的──你不孤單,你不是唯一有這種感受的人。
4. 記得:謹慎完全不是什麼壞事(Bedenke: Vorsicht ist nichts Schlechtes.)。各種當前與解不解封相關的措施,往往是社會中最低限度的安全要求。出不出門,與不與他人相聚,依然應該尊重自己心裡的判斷,如果你認為根據你所在地區的當前情況採取額外措施是合理的,就遵守這些措施,並且大方地向其他人解釋自己選擇這樣做的原因。
疫情改變了人類彼此接觸時的行為,比如盡量保持1.5公尺的距離、由於戴口罩已經習慣看不到他人的整張臉等等。適應這些新行為的同時,在肉眼不容易看見的心理層面,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去適應,提供同等的彈性與寬容,在對待他人與面對自己的時時刻刻。
(※ 作者:王芷華,現居柏林,柏林紡織時尚策略公司Fassade主理人。專注領域:全球化為基底,紡織時尚發展史為譜,思想德國今日樣貌。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延伸閱讀|
- 回顧這73天,三級警戒讓我看見……
- 微解封之際,讓我們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新的生活方式
- 反覆封城的馬來西亞,能給「微解封」的台灣什麼啟示?
- 「+0」之後,安全無憂?疫情下半場,我們需要建構「群體免疫力」
- 如果疫情「清零」是妄想:面對回不去的世界,我們更需要建立「相對安全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此為筆者詮釋的譯法。直譯是「洞穴症狀」,也有翻為「穴居症候群」或「洞穴綜合症」等用法,但無論哪種譯法,英文「Cave Syndrome」是專有名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