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階級》老師,其實你可以做更多
教育貧窮世襲化近日引發社會關注。根據教育部統計,高等教育中總弱勢生約22萬人,其中落在私校的弱勢生竟有17萬人,占比高達77%。其中,弱勢生比率最高是私立技專,比率最低是公立大學。若以拿教育部補助金的類別來分,分到國家最多資源、五年五百億元的十二所頂尖大學弱勢生比率最低,僅7%。而資源相對少的科大,弱勢生比率則達17.67%。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社會流動?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出身即決定地位,那是一種宿命的觀點,貴族/平民階層分明,這種出身決定論,在資訊落後、封閉系統的社會裡,也許還有空間。但是來到今日,現代化社會是開放性的社會,這種社會講求的是「成就地位」,個人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發揮個人才能,改變社會地位,並進一步帶動社會的進步。
人不能決定出身,但人可以擁有夢想。而教育,正是在社會流動上,起了最關鍵的作用。
但是教改20年的結果,怎麼越改、階級卻越複製?
我想,可能是教改的決策者與執行者都是知識菁英、中產階級,相同屬性的人聚在一起,忽略了該從弱勢處境看事情的角度吧。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近年研究親職教養與階級關係,發現台灣親職論述近20年在西方影響下明顯轉變,且和教改論述很接近。然而此新興說法往往預設中產階級家庭、專職母親為典型,造成勞工、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極大壓力,也恐複製下一代的階級弱勢。藍佩嘉舉例,都會區學校常要求孩子作業要跟家長共同完成,但她訪問的一位勞工家庭小孩,父母、阿嬤都忙於生計,根本沒人陪他如作業要求的一起做菜、做家事等功課。
其實我們自己當老師的,由於本身就是中產階級,接觸的同事也是同一類人,因此很容易在教學時忽略了弱勢處境,不經意地、卻加深了階級的隔閡。
比方說,有些老師可能會把全班同學加入臉書社團或是line群組,然後將作業或相關班務訊息公布在群組。網路有時效性及便利性、而且還無紙化,又符合資訊教學,乍看很進步。可是這種做法,老師的預設就是每個學生家裡都有網路、都有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實際上,即使在都會區,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每月的網路費及電腦設備。
相關解釋我聽過最多的,就是一台低階平板電腦頂多幾千塊,家裡沒網路也可以去7-11或圖書館免費無線上網。我常想問:那為什麼不是老師你自己去7-11上網(每次還只限30分鐘),然後你送同學平板電腦、再幫忙出網路費,讓他舒舒服服地在家上網呢?
這就跟畢業旅行一樣,新台幣六千多塊的旅費,對許多家長而言可能不算太多,可是班上一定會有無法負擔的家庭,就算廠商有補貼、也仍要負擔一半,弱勢的學生面對這種困境,選擇不去畢旅可能被認為不合群,結果就是自尊再次被傷害。
回到教改。當社會開始關注教育世襲化、當教育部願意承諾改善弱勢生升學,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翻轉階級不是只有輿論跟教育部長官的事,如何讓基層的老師真正具有同理心,在教學與班級經營避免陷入中產階級的預設,能多體諒與關心弱勢家庭學生,才是成功的關鍵。
老師無法改變弱勢學生的家庭環境、但老師可以建立弱勢學生的學習信心。唯有從基層教育做起,社會流動才有再次啟動的可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