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用出版抵抗世界吧!小誌文化政治與台灣龐克小誌簡史(上)

聯合新聞網 簡妙如
小誌(zine)是一種非商業、非專業的小規模流通雜誌,由業餘者自行製作、出版和發...

你/妳,受不了社群媒體了嗎?或者,你/妳,受不了永遠在線了嗎?

1993年,網路時代剛進入人們的生活、充滿各種可能性,「在網際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的流行漫畫,讓大家會心一笑。2021年,另一則迷因貼文被流傳:「15年前,網路是現實世界的逃逸之地;如今,現實世界是網路的逃逸之地」,來自紐約州立石溪大學教授、彭博專欄作家諾亞史密斯(Noah Smith),今年初再被黃哲斌的一篇〈社群時代及其不滿〉所引用,這時我們已微微顫抖、感同身受。

長時間泡在網路資訊世界裡,紙本刊物一本本消失,但原本在地下次文化圈流傳的非正式刊物,業餘同好互相分享的半吊子雜誌——「zine」,在近期卻另類地成為數位時代的新救贖。這是怎麼回事?在台灣又有什麼發展脈絡呢?

什麼是小誌(zine)?

小誌(zine),是一種非商業、非專業的小規模流通雜誌,由業餘者自行製作、出版和發行。這種刊物,可以說有悠久歷史,比如有人認為可追溯到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以及美國獨立運動時期出現的政治小冊子。但是,現今我們在文化圈認知的小誌文化,則大多被追溯自美國1920至1930年代的科幻迷小誌(science-fiction fanzine),不少業餘者自己製作雜誌,用來分享科幻故事和評論,也彼此溝通交流。這類由愛好者所創作的小誌文化形式,逐漸擴展至漫畫和音樂領域。

到了1970年代晚期,龐克音樂和龐克次文化的興起,更使迷小誌(fanzine)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快速增長。而龐克小誌以其獨特而鮮明的風格,如DIY手工拼貼圖案、革命式口號,表達對於主流社會的不滿,成為龐克文化的重要組成。時至今日,小誌已從地下文化逐漸轉為主流社會所能辨識的文化形式。

那麼小誌有什麼值得注意的文化形式與特色?首先,小誌多由非專業的業餘者製作,業餘者作為迷(fans),以介於個人信件和雜誌之間的文體,在同好之間分享與評論,引介自己的次文化嗜好,作成雜記、通訊筆記或是小冊子刊物。

其次,小誌更具有DIY(do-it-yourself,自己動手做)的精神,來自業餘者自己一人手工製作,或只有幾個人撰稿,用較低階(lo-fi)、低成本的材質與科技,比如打字機、家用電腦、手寫手繪、剪貼、攝影、報紙改造等方式,影印並自行裝訂完成。同時,小誌的流通方式多為人際間的交流、定點寄賣或郵寄,常在展售活動中販售或交換,售價往往只是為了平衡成本,而非以營利為目的。可以說,以小誌發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把小誌定義為:業餘愛好者自製刊物,特色是DIY精神、不為營利,只有小規模流通,常來自特定的次文化社群。

有人認為小誌可追溯到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以及美國獨立運動時期出現的政治小冊子。...

龐克小誌(punk zine)的起源

在小誌文化中,龐克小誌(punk zine)又是怎麼來的?有個傳奇的故事發生在1976年,英國有位19歲青年馬克派瑞(Mark Perry),為了介紹自己喜歡的美國樂團——雷蒙斯(Ramones),以及正崛起的紐約龐克場景,他仿效美國的龐克雜誌作了一本DIY刊物,《吸強力膠以及其它搖滾樂啫好》(Sniffin' Glue and Other Rock "n" Roll Habits),簡稱《吸膠》(Sniffin' Glue),竟成為當時英國最具影響力的龐克小誌(punk fanzine)。

《吸膠》刊名直接從雷蒙斯的歌詞擷取而來,突顯「龐克」那種具威脅性、酒醉、荒誕、嘲諷又暗黑的精神狀態,同時,也以DIY方式製作,黑白影印、自行裝訂,相當有風格。1976年8月《吸膠》出了第一期很快就賣光並不斷被要求重印,他索性辭掉工作專心作刊物,持續出了一年,不斷介紹英美龐克次文化,並帶動一股英國本地的龐克小誌浪潮:「你們這讀了《吸膠》的人可不要滿足於我們寫的,出去,開始作你自己的迷小誌」,成為持續鼓吹的口號。

當時來自美國及英國的龐克及音樂小誌,包括了美國的《龐克》(Punk, 1976)、《追尋與破壞》(Search and Destroy, 1977)、《彗星巴士》(Cometbus)、《粗俗生活》(Profane Existence),還有經典女性主義龐克搖滾小誌——《暴女》(Riot Grrrl) 、《硬蕊加州》(Hardcore California),也有綜合性、引介場景訊息的網絡型小誌,如《第五號說明》(Factsheet Five)、《最大值搖滾》(Maximum Rocknroll, MRR)、《龐克星球》(Punk Planet)。而英國龐克年代的代表性小誌則有《吸膠》(Sniffin' Glue, 1976)、《擠破與撕裂》(Ripped & Torn, 1976)、《倫敦憤怒》(London’s Outrage, 1976)、《有毒塗鴉》(Toxic Grafity, 1980)等。

圖為位於美國麻州劍橋市的剪紙小誌(Papercut Zine)圖書館。 圖/維基...

小誌次文化的反抗政治

由於龐克小誌,具有鮮明的批判及反抗性(resistance),筆者把它稱為「小誌次文化的反抗政治」,可以由三個面向檢視:挑戰主流文化、建立另類社群、全球反抗政治。

首先,小誌的反抗性政治就是另類文化對於主流文化的挑戰。小誌的生產,經常來自於有人對主流資訊感到不滿或不滿足,因此常是狂熱的迷,或社會適應不良者(misfits)所創造的另類媒體,代表次文化族群奪回自己在主流文化消失的發言權。英國龐克運動,就是工人階級青年藉由DIY小誌,才能以自己的語彙及符號,對主流媒體的刻板印象與偏見發出反抗性怒吼。而且,小誌可以被任何人、每個人所生產,避開既有的商業網絡,使日常中的無名氏們得以發聲,提供了更多文化反抗的潛能。

其次,小誌自成一種另類社群,在音樂場景中更扮演重要角色。小誌不僅成為音樂次文化社群中建立社交關係的代幣,也有助於創造內部和外部的社交條件。內部社交是指組織、生產、編輯和書寫小誌的過程,總是洋溢著小群體間的創造力和熱情,外部社交則是指透過小誌作為媒介,也能對外建立擁有共同興趣的社群關係。許多小誌的發展經驗顯示,迷小誌能幫助個人克服社交障礙和地理侷限,並在特定地理區域擴展和記錄音樂場景,為場景的形成提供可見性和歸屬感。因此,小誌的製作不僅能推動社交交流,還有助於建立真實的社群連結,並對場景的發展和維繫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小誌已成為全球化的次文化媒介及文化運動,具有廣泛的政治批判和反抗潛能。各國特色小誌透過手傳、非正式網絡和隨機交換的方式流通,突破了國內和國際的界限,這種全球流通促成龐克運動和獨立音樂文化的崛起,為世界各地的次文化建立去中心化的網絡,並形成了新興的、反抗新自由主義力量的集結。可以說,小誌的DIY文化已演變為全球另類文化的次文化專業主義,強調另類媒體、另類資訊管道和直接的行動策略。

▍下篇:

讓我們用出版抵抗世界吧!小誌文化政治與台灣龐克小誌簡史(下)

圖/維基共享

簡妙如

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流行音樂、媒體文化研究者。熱愛獨立音樂,還...

獨立音樂 美國 漫畫 女性主義 新自由主義 簡妙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