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宗教的聖善伸入校園時,教育為什麼該把關?
《教育基本法》第六條「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即說明教育在宗教、政治尚須保持中立。最近劉育志醫師在蘋果日報的專欄中,寫下《染指校園的宗教宣傳》,說明慈濟愛心媽媽穿著制服在校內推廣靜思語的不妥與批判。馬上就有許多人認同轉發,也有人回應為反對批評。
大致上認同文章者有兩大論點: (1)宗教非道德,以及(2)宗教不可做置入性行銷。反對文章者有三大類批判:(1)認為學校是社會縮影,社會生活必然會接觸宗教,應該早點接觸宗教;(2)靜思語內容少有宗教內容,動機立意良好、以勸人為善為主,應該接受多於批評;(3)亦有人認為劉育志醫師的文章僅講慈濟,懷疑是其他佛門派別的鬥爭,或其他宗教勢力來打壓,有失公允。
為了避免宗教不中立、被人認為有失偏頗,以「尊重多元」為核心思想,本文將以「宗教平等」為目標,案例不偏袒任一宗教,討論「宗教與教育」。
一、宗教教育不該過早滲入教育
1. 宗教教育有其必要性
有民眾認為:「社會中必然包含政治與宗教,而學校是社會的縮影。為了適應社會,從小接觸宗教沒有關係。」的確宗教教育刻不容緩,因為宗教是如此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與國際觀有關聯。這是因為社會需求而認為的教育需求。然而因為宗教的特殊權威性質,必須與語文學習不同,不宜為浸淫式的學習、融入生活環境中參與宗教活動。1
2. 宗教具有神聖權威,應避免學童過早接觸
因為宗教強調的是超越人類力量的神、佛、仙、甚至鬼靈精怪等,這些超乎科學驗證的存在具備了高過於人類,甚至高過於世俗法律與政權的至高權威。因此對於如同一張白紙的學童來說,他們在無宗教信仰或信仰薄弱的狀況下,十分容易第一個認識或者影響最深的宗教。
講好聽一點,就是孩童會先相信某個宗教;難聽一點,就是孩子在尚未有足夠批判能力時,已被宗教價值灌輸。為什麼學童更容易深信不疑呢?因為不論何種宗教都會強調看不見或者間接遭遇的利益或處罰,尤其是宗教神話中的總總罪罰。宗教對於惡行強調天判懲罰,雖然深刻的讓人類遵守某些戒律,卻也讓人類不免於無謂的恐懼中。
本人我曾經親自看過兩起案例。第一起案例是我大學修習教育學程見習時,基督教的故事媽媽趁導師在教師會議時間,講了聖經的故事,講到了因為不信仰單一神的種種罪罰,回去以後學生就喊著要燒毀家裡神像。第二起案例則是在當實習老師時,看到其他班級發生的狀況,慈濟志工於學生早自習時,美其名教導生命教育,實則講到吃肉就很殘忍、吃肉會下地獄,學生回家便喊著只要吃素。這兩起事件家長都相當氣憤,學校也都立刻警覺到問題,並且對愛心媽媽做些監督管理。
白話一點就是「一旦接受就回不去了」,所以宗教伸入教育時,教育方必要謹慎控管。
3. 宗教是唯一至上的,不利發展多元價值
雖然有些宗教團體愛心媽媽,會以故事討論或者團康遊戲來教導品德教育,但畢竟是少數。在短短不到一節課的自習時間內,大多數愛心媽媽只能講個故事,問一兩個問題後作為結論,少有討論與批判。
偏偏若和宗教掛勾,宗教本身就具有或多或少的排他性,儘管是多神信仰的佛道教與民俗信仰,或者集各宗教大成的一貫道,也不免俗的認為「其他宗教也很可以,但我的方法最好」。如此一來,許多宗教的規約就會限制孩童的批判思維。
老式道德上最恐怖的就是規約。孩子的心智程度的確不見得能夠深入的道德討論,往往品德教育上我們也是先從規約、規範上先「他律」而成為「自律」。2然而宗教價值,必然是普世價值、現代社會主流價值嗎?
這種先死背長智慧的方法,不該適用於學生。讀經教育如此、抄背靜思語與聖經亦如是。筆者在華江高中就學時,就因衛生組長處罰學生方式是「抄心經」而投訴北市教育局,如此一來可稱為宗教中立?立意良善?此教師適任?
心經內文並非普世價值,背後尚有難以討論的宗教脈絡,學生抄寫文言文心經亦不能了解其意,遑論提高品德?這種宗教教育(或者被包裝為品德教育),只能讓學生服膺宗教威權或對宗教更加厭惡而已。
缺乏尊重多元的大人帶領宗教教育,把話說死,跪拜於神權,僅會讓一群學生成為盲從宗教價值的喪屍,危害甚鉅。
二、我都不知道怎樣教小孩了,宗教教育該怎樣教?
1. 宗教教育的目的是要了解文化
前面提到:宗教教育必教,卻又容易造成學生負面影響,那麼我們怎樣教?其實把宗教當作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即可,也就是了解文化。
宗教自有一套自成解釋的世界觀與道德觀,這些觀念的發展背後涉及了龐雜的民族、地理與歷史。因為背景不同,建構出不同宗教。所以介紹宗教,除了介紹宗教大致的教義、教儀(儀式)外,就是介紹宗教的歷史發展脈絡。
2. 了解宗教文化後才能理解差異
因為各宗教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而有特殊脈絡,很多在我們社會會覺得很奇怪的宗教內容,都可以從其發展背景不同,逐漸了解差異原因。
理解各宗教的差異,才可能尊重其他宗教,避免碰觸到他人宗教禁忌。換而言之,也讓已有宗教信仰的人受教:「世界上不只有一種宗教、不只有一種價值,不可用宗教規範要求社會大眾。」比如嫌棄別人吃葷、燒毀別宗教的神像,這些都是誤以為自己宗教是世界上唯一價值,誤把宗教信仰高於俗世生活而產生的離譜行徑。
3. 理解差異後才能消弭紛爭
有民眾回應劉育志醫師一文,認為「為了避免像是ISIS的宗教紛爭,所以應該要盡早接觸宗教」。但事實上這樣子只會造成特定宗教勢力的做大,造成不平等(後文說明)。真正能消弭紛爭的方式,建立在認識其他宗教,而不是先接觸某個宗教。理解先天存有的價值差異,才能夠互相尊重與諒解。
4. 不是說不能接觸宗教,而是點滴式認識宗教
這樣子是在說,我們大人都不能讓小孩子參加任何宗教活動嗎?非也,因為宗教是生活的一部分,家長們、老師們多半都有宗教信仰,不可能讓小孩乾淨的與宗教隔離。何況更多時候宗教是融入於家庭教育之中。我也認同:宗教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必然學習社會生活需要某程度的體驗或觀看。
那麼宗教活動要怎樣教育?
我認為,宗教教育是要「點滴式」的認識宗教,先從淺白的認識到深入的了解。先簡單的跟著父母敬拜,或者到宗教建築參觀、體驗或觀看教徒的宗教儀式等,都是可行的方法。這種極淺的宗教學習是沒問題的。
同樣的,教師本身也可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課堂上依然應保持中立的態度介紹各種宗教文化,比重盡量維持平衡而不獨霸特定宗教。課堂上的宗教教育,需要相當的知識背景、自我覺察、課程設計能力,也就是發揮教師的教育專業。
我們要避免的是宗教深層內涵的滲入,與宗教規約不經思考的灌輸。例如在說明「為什麼人類必須一夫一妻」的宗教脈絡,應著重於聖經故事中人類祖先犯過什麼罪而必須遭受什麼罰,而不是「一夫一妻是自然法則」。3又如「吃素是為了避免嗔怒的殺生之心的自我修行方式」,初衷並非是為了累積功德,原始佛教也沒在吃素,累積功德也不見得能脫離因果輪迴。4
目前社會存有誤解信徒者,就是太早接觸宗教深層哲理脈絡,卻又不經思考僅解釋字面意思。深入的宗教內涵是可以教導的,但這是建立在學生心智年齡成熟、理解宗教文化,已有部分判斷能力時。如此學生才能從宗教文化中,擇良效法、捨惡不從。
三、教育上的宗教中立,是為了守護宗教平等
1. 自由放任宗教進入校園,將導致宗教勢力「量的取勝」
比較少人提及的論點:「教育上的宗教中立,本身就是為了宗教平等」。舉觀台灣的宗教信仰,大多以佛、道、一貫道為主流,基督教團體具有勢力但數量略少,而少有伊斯蘭教信徒。如果讓宗教團體可以隨意進出校園,那麼學生受到的宗教影響,必然是數量多、動員能力強的那些宗教。如前文所述,學生如白紙,對第一印象深刻的宗教有特別高的接受能力,因此常接觸的宗教團體很可能會成為日後的核心信仰。
然而從全人的角度來看,學生的個性、價值該被強勢的宗教團體影響嗎?難道其他的宗教對他不會有更佳的影響嗎?這樣子是不是喪失了更好的機會,還是鄉愿的以「不是人選擇宗教,而是宗教選擇人」之類的因緣消極處理?舉例來說,人數較少的基督教是否成為「早自習發語權宗教戰爭」下的弱勢呢?更別說伊斯蘭教與其他小宗宗教遇到的不平等待遇。
2. 宗教行銷存在教育界的事實
在教育界十分有名的讀經教育就是一例,甚至臺灣有縣市列為推廣教育。
然而讀經教育並不單純,儘管現在各地方政府推廣的讀經教育已經去宗教化,但不少早自習或者課後的讀經班,背後是一貫道、福智、中台等宗教勢力推動的。5
一貫道是因為本身包含了儒教精神,而推廣讀經;福智、中台等佛教團體則是在中國化、入世化的狀況下推廣。推廣讀經教育的同時也是在推廣自己宗教團體。甚至聽聞有大學的服務團隊進入泰北教華語,拿民間團體補助的代價就是必教讀經。
宗教行銷教育的事實,目前此例最明顯。當然並非所有讀經教育背後都是宗教團體的滲入,有些僅是單純教師基於文化延續、品德教學所需而推動。關於讀經教育的問題已有其他人批判,要認真討論也可另外成文,就不耗篇幅討論。
事實上,許多大人都搞不懂宗教與世俗的差異,這就是宗教教育過去失敗的體現。民進黨立法委員林靜儀過去曾批露「小學老師把信望盟的公投單當成一份回家功課要家長連署」,家長多半被誤導下跟著連署、學生被置入宗教規戒觀念「老師說那份連署書是要推翻同性戀結婚的,因為不可以這樣,否則一個家庭裡就沒有爸爸和媽媽了」。
之後教育部於2015.12.6《第六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8次委員會議紀錄》,也說明「此行為明顯違法教育基本法、私立學校法及性別平等教育法」、「詳加調查各校宣揚及發放特定宗教及政黨活動之實際情形,如涉有違法屬實,應依法送辦」。宗教行銷攏騙家長、學生,已是存在的事實!
作者我小時候就讀臺北縣的土城市清水國小,就曾在331大地震中校舍受損,慈濟就趕緊來幫忙救災、興蓋建物。然而建築物的模樣,各位讀者可以自行google,校舍就是一副慈濟樣,完全不顧校園特色而顯得突兀。原本不須改建的校門口也成為慈濟風,上課時老師們不斷感恩慈濟、讚嘆慈濟、聯絡簿必抄靜思語。這是真救災,還是藉機行銷?我就不便直接評論,但網路上多有許多慈濟救災而行銷自己團體案例與照片。
3. 避免宗教行銷校園、落實宗教中立與宗教平等
如果教育界已經將政治中立當作是基本常識,那麼宗教中立也該是基礎通識。當我們懂得拒絕政治人物文宣進入學校、輔選或服務員進入校園時,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懂限制宗教團體入校行銷?目前我任教的學校都已經避免安親班在校內穿制服接送學生,需領證入校,避免成為廣告行銷。宗教行銷的避嫌應該是很淺顯易懂的概念。
我認為:慈濟媽媽可以進入學校講故事、保留團體名稱,但故事務必要去佛教化(別涉入太多宗教內容)、慈濟化(例如講靜思語),穿著制服更是大大不應該。宗教團體穿著制服來帶課程,儘管內容已經去宗教化了,依然是在為特定(宗教背景)團體行銷,也等同宗教行銷。
再說在特定宗教脈絡下,信徒於日常生活用語中容易不小心流漏宗教使用的字眼,儘管已經去宗教化,但仍須避免,否則也容易造成潛在學習(latent learning)。學生會不知不覺得認為:這個團體是好的、是對的,恐為盲信的開端,而不是真正品德與道德的細膩思考。
有人認為「人家立意良善」、「勸人向善為什麼要反對」、「宗教跟道德/品德有關」。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動機為善,就認為行為為善、影響結果為好,因此有必要監督甚至反對。道德不需要宗教信仰就可以教學,也不會有人因為信仰宗教虔誠,就成為好的品德教育師資。
環境帶來的影響很重要,潛在課程6將在不知不覺情況下帶來巨大影響。為什麼我們要放任宗教團體進入校園,以宗教思維灌輸孩子?甚至將學校營造成他們行銷宗教的環境?唯有教師端、校方端控管這些宗教團體志工,加上家長與社會大眾的警覺,才能維持宗教中立。
否則,校園就會成為各宗各派的競爭舞台,哪個宗教團體「財大人多」就可以獲得行銷機會。這種宗教獨霸的狀況不利宗教平等、不構成宗教中立,也難能消彌世界上的宗教紛爭了。
- 文化或者語文學習,有分為「浸淫式/沉浸式」或者「點滴式」。浸淫式教學強調近乎完全融入生活的教學,透過物理環境教室布置、人文環境師資帶領,從中學習並享受。例如有些幼稚園會將英文採取雙語教學,日常溝通上也會用英文來溝通。浸淫式教學除了可以更快學習語文與文化外,還可以內化到自己心中,因此是又快又佳的學習方式。相對的是點滴式教學,目前臺灣鄉土語言多半屬於這種教育方式,是一點一點的額外加入,效果較差一些。然而本文觀點是不希望學生過早接受宗教深層內涵、對於各宗教有獨立的認識,因此提倡宗教教育為點滴式教學。
-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由他律而後自律;人本主義心理學者柯爾柏格(Kohlberg)更進一步細分「三期六段」的道德發展;哲學家康德(Kant)雖然強調「由內心而發的善行」且自律,但在道德教育時也強調先以他律來馴服兒童的慾望。此三人皆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有階段性、皆須從他人約束循序漸進到自我道德思考,前期規約與後期思辨皆是道德的教育一部分,缺一不可。
- 創世紀有說明人類先祖亞當與夏娃偷食禁果,其懲罰是女人必需受懷胎之苦、被男人掌控之苦;男人則需自力耕作、辛勤勞苦(創3:13~3:22)。所以本質上一夫一妻的婚姻契約不只是兩人的事情,更是基於神的契約或詛咒。儘管聖經後來也出現許多不是一夫一妻的案例,但大多有家庭問題,暗喻不造神所訂立規約後產生的禍害。
- 原始佛教並無吃素。托缽乞食,除酒以外,食用在家人供應不分葷素的食物。甚至佛陀在世時的叛徒提婆達多妄圖超越佛陀、建立道德制高點而公然提倡吃素。中國化後,南北朝梁武帝才用政治力量推廣吃素。吃素的起源來自於戒殺。戒殺(或施捨)的本意是除去嗔怒之心,這些是自我修行方式之一。然而人類不論有沒有吃素或修行,活著必然傷害其他生命,佛陀的許多前世故事都有說明。不吃素造殺業,在佛教觀點僅是減少冤親債主一報還一報的無限循環,但無法避免累世以前的其他業報(妙禪稱為「業力引爆」)。因此脫離痛苦的方法,就是佛法,脫離因果輪迴,而不是拼命積功德,積功德只是讓未來承受痛苦比較少,而比較容易修行。
- 以筆者曾參與一貫道帶讀經班為例,一貫道在民間的讀經教育還包含:一貫道宗旨、禮運大同篇、心經、清靜經以及彌勒救苦真經。一貫道入校大多會去除這些宗教經典,但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孟子大多會留下。目前新北、高雄、新竹縣市皆有推動讀經教育,但多半不強迫,也不必做出成果。由政府帶頭的讀經教育背後有宗教團體協辦,但去宗教化比較明顯,且有加入背唐詩、古文的內容。然而僅有花蓮縣有規範讀經教育的「進度」,筆者就有見過「原住民要背中華文化教材」的詭異現象。
- 各種非正式或者正式教育會造成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潛在課程主要影響到學生的態度、興趣、價值、非知識性的情意。例如服從權威、宗教刻板印象。學校的物質環境也會影響,因此慈濟將校舍蓋成慈濟精舍樣將造成潛在學習,潛移默化增加學生對慈濟的接受度與好感。而這種無意間影響是教師或校方難以察覺的,因此更需謹慎注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