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銳實力」的影響與因應:從國家安全到人類安全

聯合新聞網 菜市場政治學
圖/路透社

中國「銳實力」(sharp power)帶給世界的最大潛在威脅在於:讓民主弱化與衰微,並使威權強化及擴張。在談因應之道前,必須對其權力運作有所了解。

中國「銳實力」的運作與影響

從權力運作的手段來看,銳實力所憑藉者並非「軟實力」(soft power)所訴諸的吸引和說服,而是「硬實力」(hard power)所仰賴的強制與誘因,例如資訊扭曲、假消息散布,或以各種經濟誘因/威脅製造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塑造公共輿論,凡此皆涉及對個人自由的壓迫。

從權力運作的目的來看,中國對海外民主社會行使銳實力,是為了破壞人們對民主的信任,進而建構民眾對威權有效性或正當性的認同。其具體效果是:中國威權體制本身因對外樹立各種「防火牆」、保持封閉而免於外來文化影響,但民主社會卻因對外開放而易受中國資本與資訊的滲透,此種封閉體系與開放體系之間的不對稱交流,造就了中國威權主義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

不論從權力運作的手段或目的來看,中國銳實力都涉及個人或群體能否自由選擇其生活方式,亦關乎基本人權與民主原則是否受到侵犯,故不只是傳統意義上個別國家所關切的「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問題,同時也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人類安全」(human security)問題。

因應之道:對內守護並強化民主體制

面對中國銳實力的擴張,美國作為自由世界的領航者,台灣作為美中「新冷戰」的前哨站,恰可聯手應對中國威權主義的外部影響,以維護共同的價值與利益。具體來說,基本的因應之道在於對與中國之間的資本及資訊的輸入與輸出做出適當的審視與管理,以求突破甚至扭轉現狀之下威權體系與自由體系之間不對稱的交流結構。

對內而言,台美應保護並強化自身的民主體制,使其免於中國銳實力的過度衝擊。首先,在資本輸入方面,台美應謹慎審查中國相關投資或併購案之中有傷害基本人權、言論/新聞自由之虞者。例如北京2009年起推出「大外宣政策」,資助國有媒體向海外擴張、鼓勵中資購買或持股當地媒體、大規模投資好萊塢電影,試圖過濾禁忌話題、壓制批評聲音、提升中國形象。

然而美國目前對外資的審查,多出於在經濟與安全上能否維持相對優勢的「國家安全」考量,主要聚焦在涉及關鍵技術的高科技產業。但在中國銳實力影響下,在政治上能否保有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人類安全」考量也不容忽視,在此思維下,諸如媒體、網路、出版、文化等涉及資訊公共性與觀點多元性的產業,也應考慮納入外資審查時的敏感部門。台灣目前未開放中資投資相關產業,但鑑於北京可能透過台商或外資購買台灣媒體,當局對相關投資的審查亦應謹慎。

其次,在資訊輸入方面,台美應致力於把外來訊息的來源端透明化、將傳播端納入管理、並對接收端「賦能」(empower)。北京經常透過付費置入內容、直接提供內容等方式遂行其對外宣傳。前者如國台辦及省市政府對《中時》與《聯合》提供置入性行銷、中共黨報《中國日報》對《華爾街日報》與《華盛頓郵報》贊助副刊專欄、「中美交流基金會」對美國智庫及學界提供補助,後者則如中國官媒向海外電台提供免費外語內容、北京被指透過網路散布假消息以影響台美選舉。

為了避免民眾受表面訊息的蒙蔽與誤導,台美當局不僅應依法要求訊息傳播者揭露資訊來源及背後的贊助者,也應考慮修法要求包括社群網站在內的傳播媒體承擔起事實查核責任並輔以適度的罰則。更重要的是,為了確保民眾享有充分資訊以參與民主,政府除了鼓勵民眾媒體識讀與民間事實查核之外,也應考慮強化公廣集團、並建立讓民間媒體追求自主與多元的誘因機制,目標是確保公民社會在被外來信息戰包圍之際仍有替代性的資訊來源。

圖/路透社

因應之道:對外反制並弱化威權體制

另一方面,台美對外宜協同理念一致的國際盟友,要求北京鬆綁其威權統治,以促進中國的自由化、民主化。首先,在資本輸出方面,國際社會應適度管制對中國的技術出口,以免特定有助威權統治的先進技術持續流入中國。例如中共興建「天網」用以監控內部社會,其所需的核心技術與晶片多仰賴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供應,目前荷蘭政府已取消相關技術的出口許可。

除此之外,國際社會也應要求北京取消或降低威權管制,以協助跨國資本順利進入中國市場。目前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訴求多涉及兩國貿易不平衡、中國補貼國內企業、強迫技術轉讓、侵犯智財權等經濟與安全上的考量。然而中國當局也經常以市場准入作為誘餌或威脅,要求包括Google在內的跨國企業配合從事媒體內容審查與民眾個資控管,相關當事國或可參考Google當年退出中國市場所發聲明,考慮將該些威權管制視為貿易障礙,經由WTO對北京共同施壓要求鬆綁。

其次,在資訊輸出方面,國際社會應在促進中國政府鬆綁威權、開放市場的同時,為中國社會注入更多未經「防火牆」過濾、更完整、且更多元的資訊。長久以來,中國政府對外來的書報、網站、乃至影視作品皆採取嚴格的管制及內容檢查,使得置身封閉體系的中國民眾難以完整接收來自開放體系的訊息和觀點,以致其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能力受到壓抑。一旦北京的政經管制進一步鬆動,將使自由體系的資訊更容易進入中國社會,有助於中國民眾取得更充分的資訊來決定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亦有助於自由與威權的價值在中國內部乃至國際體系展開對等交流與公平競爭,理應有助於中國走向自由化與民主化。

綜合而言,台美面對中國銳實力,或可聯合國際盟友,基於「人類安全」原則畫下一道紅線,並據此就與中國之間的資本與資訊交流進行適當的審視與管理,以求對內守護並強化民主體制,使其免於中國威權滲透,對外則尋求反制並弱化中國威權體制,爭取中國人民及世人對自由民主的嚮往和尊重。

圖/路透社

菜市場政治學

我們是一群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在2014年,我們決定成立平台來推廣...

中國 菜市場政治學 時事觀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