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編都是「年輕女孩」?網路社群與性別的相互形塑

聯合新聞網 蔡宜文
日前,某出版社總編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臉書行銷職業,確實女性居多;其中,年輕女孩...

日前,某出版社總編富察延賀(臉書名「富察」)在網路上批評故宮粉絲專頁「故宮精品」趁「鮭魚之亂」所延伸的「網路哏」,幫乾隆換了一張加了「鮭魚」二字的身分證。

富察對此頗有意見,撰文提到「台北故宮的臉書也搭鮭魚熱,給乾隆改名字,大致是『臉書小編行銷文化』的產物,她們一般是年輕女孩子,她們往往歷史感薄弱,但流行嗅覺敏銳,如果從行銷『乾隆南巡桌遊』的角度看,算是成功;但因為背景平台是故宮,難免被放大檢視。」

在許多人開始批評富察的「年輕女性刻板印象」後,他又再度發文表示自己這麼寫是有原因的,他認為:「臉書行銷職業,確實女性居多;其中,年輕女孩子又更多;整體上女性的歷史感是不如男性的。」

雖然我看不出來這到底反駁或解釋了什麼,但本篇並非要來反駁或批判富察這數篇文章中的論點——因為其實沒有什麼論點,他既沒有說為什麼女性比較沒有歷史感,也沒有提供任何所謂「歷史感」的定義,因此本篇文章就先不討論女性到底有沒有歷史感。

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在討論故宮的網路社群行銷時,要討論到小編的性別?以及我們該怎麼從中看見網路與性別的互相形塑。

網路是男性的,還是女性的?

荷蘭女性主義學者Liesbet在〈Gendering the Internet: Claims, controversies and cultures〉(2002)一文中,對於當時網路的研究提出了三個觀點。

首先,從生產者與設計者皆為男性,網路的使用文化乃至資通訊科技的文化皆偏向陽剛,因此認為網路是「男性的」。其次,有部分學者認為前者忽略了一點:在網路上的互動跟溝通、社群是一種女性經驗的想像,同時也被認為是陰柔氣質的一部分,因此認為網路是「女性的」。最後,因網路上無論是匿名或是其性別與身體的斷裂,使得有許多學者認為網路創造出一種破壞性別概念或性別實驗室的空間,因此網路可說是「跨性別的」。

當然這三個觀點都可以說的通,但貌似又可以找到反例,甚至他們彼此其實互相呼應。例如,當我們認定網路是男性或陽剛時,通常忽略了使用者本身的認同與經驗,而是以整個網路與資通訊科技的結構作為主要討論的對象;反之,當我們因為網路的社群與互動而認為網路是「女性的」時,便是忽略了既存結構權力關係的不對等。

Liesbet藉由異性戀伴侶使用網路及電腦的深度訪談,嘗試去找出網路與性別的多方面向。當然這也已經是2002年的研究了,到了自媒體已極為興盛的今日,網路匿名性也逐漸與過往有所不同時,網路上的性別關係自然也大不相同。

然而我仍然認為,Liesbet的提醒很有意義。當討論網路上的性別時,我們不應該太過於悲觀,例如認為資通訊科技就是一個陽剛的文化,所以在裡面找不到任何性別翻轉的可能;但也不應過於樂觀,將每一個符號都視為是女性的力量,或是將其看作是一種超越或破壞性別疆界的。我們應該要同時看到網路與性別如何互相形塑,而成為現在的樣態。

我們應該要同時看到網路與性別如何互相形塑,而成為現在的樣態。 圖/路透社

網路是女人的,電腦是男人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富察的貼文,我們可以看到兩個脈絡:「臉書行銷職業以年輕女孩居多」,以及「女性的歷史感不如男性」。這兩個脈絡可以連接在一起的關鍵是:藉由將臉書行銷這個行業連結到女性身上(無論實際上從業人數比例);然後再連到對於女性「歷史感不如男性」的刻板印象之上。

藉此,富察所論述的主題,就從「臉書行銷沒有歷史感」這個基於職業的評論,轉向訴諸更久遠的、對於性別的不平等與刻板印象。所以,他不需要提供任何的證據或論述,只需要說「女性的歷史感不如男性」,就定案了。

在Liesbet的訪談以及後續的分析當中可以看到,受訪者或是使用電腦的社群,常會有「網路是女性的,電腦是男性的」這個想像。什麼意思呢?在受訪者的想像下,當男人使用電腦,往往是一種專業或是基於工作而使用電腦;反之女性使用電腦,是用來上網社交或是消遣娛樂。

同樣的到了今天,當人們討論起網路行銷,很可能會認為小編、網路行銷,又或是網紅、網美等這些比較偏向社群或內容經營,是相對低技術的職業,而這些職業想像多半連結到女性跟陰柔特質;反之,針對於資通訊的技術與硬體設施的職業就會連結到男性,而這類能力會被認為是可取代性比較低、技術性比較高的工作。

也就是說,臉書小編是不是以女性為主並不重要,重點是創造這個以女性為主的連結之後,便可以沿用這套「女性擅長的工作就是比較低技術」的系統,來貶低社群行銷這個行業,透過性別與科技想像的互相形塑,藉由陰柔化該工作的同時,也將其去技術化。

在Liesbet的訪談以及後續的分析當中可以看到,受訪者或是使用電腦的社群,常會...

凡事都要「扯到性別」的人到底是誰?

富察的貼文只是案例之一,作為一個在網路上打滾的女性,我們可能已很習慣有些人要討論某個現象時,會刻意用「陰柔化」或將其與女性連結的方式藉以貶低,並視之為某種哏或某種迷因。

例如某些網路討論在批評馬英九的時候,通常會將其女性化;又或是最近長榮貨櫃船堵住蘇伊士運河,也不乏有人藉此大酸駕駛者是女人或三寶(特指女人、老人、老女人特別不擅長駕駛)。當有人批評或反駁這些人時,他們通常不會道歉,或承認自己用詞不精確;反而指責因此受傷的群體不夠有幽默感,或是「凡事都要扯到性別」,卻沒想到是自己先「扯到性別」的。

實際上,無論是富察對於故宮網路行銷的批評、對於馬英九親中政治立場的批判,又或是對於長榮貨櫃船堵住蘇伊士運河的驚愕,都可以與性別無關,也應該要與他們的性別無關。

但是,為什麼仍然有人持續要使用性別來進行貶低與諷刺?那正是因為網路社群與使用者對於自我性別人格的塑造是互相的關係,藉由這樣的貶低,他們既貶低了女性的網路使用者,同時也讓網路社群變得更「友善」於不平等的性別關係。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當然,女人也不是總是只有挨打的份。最後,讓我來分享一個Liesbet在文章中提到充滿「歷史感」的小故事:19世紀末,電話開始在美國社會逐漸扮演重要的角色,曾有電話公司非常反對女性使用電話,因為他們認為電話應該要用在商務和貿易上的溝通,但多話的女人卻往往用電話來聊天、談各種無用的東西。為此,甚至有電話公司要求當時的公共服務委員會召開公聽會,不要讓女人申請電話。

這場公聽會還真的辦理了,只是最後該公司並沒有取得他們想要的結果。沒多久後,電話產業反而因為女性而改變了他們的市場訴求,從把電話當成實用的工具,轉向一個舒適方便的談天媒介。可以說,女性的使用徹底改變了電話的研發,也改變了生產者原本所設想的使用文化。

所以,歷史可以說是站在女人這邊的,但也可以說不是。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我們無須對網路社群中能夠顛覆的性別過於樂觀,因為從網路科技開始發展到今日來看,不平等的性別關係與價值觀仍然存在,並且強烈地想要讓網路上的性別回歸到「傳統的樣態」。

但同時,我們也不要過於悲觀,因為同樣從歷史上來看,女性使用者確實能夠改變科技的使用文化。在保持警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參與,生產出更多屬於女性、多元性別,甚至超越現存性別界線等各種不同的使用者文化。

在保持警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參與,生產出更多屬於女性、多元性別,甚至超越現存...

蔡宜文

七年級生,清大社會博士生,前上班族,斜槓家庭主婦、自宅警備員、自由作家...

時事觀察 性別平權 女性主義 蔡宜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