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青年18歲先工作,蔡英文可以為技職選手做什麼?

聯合新聞網 黃偉翔

圖/作者自攝

2016年里約奧運即將在8月6日展開,台灣選手取得18項參賽資格,共58位選手拿到比賽門票,是歷屆最佳成績,舉國上下都期待本屆能奪下幾面奧運獎牌,尤其是過去表現傑出的競賽項目。然而,不說或許知道的人也不多,8月10日起將有另場重量級賽事要舉辦,即是「第46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44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不意外的,這件事沒有獲得太多國人的關注。

今年除了選出台灣各職種如家具木工、花藝、汽車技術、美容、美髮……等金銀銅牌好手外,更會進一步選出國手,代表台灣參加2017年,素有「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技能競賽,這些國手將在阿布達比與來自75個國家的選手競爭,用技藝為台灣爭光、奪牌!延續或挑戰台灣上一屆世界排名第三的奪獎紀錄。

好現象是,總統蔡英文在選前,數次喊話技職的重要性,她提出三大方向,分別是鼓勵技職學校找到新定位、職業教育授課的彈性化、強化校園跟職場的連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從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林全,到政務委員林萬億都在喊的,「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先不論現實中的可執行性,光是能稍微扭轉學歷迷思、對於技職學校往升學靠攏的社會價值觀,就很值得讚賞,這凸顯新政府對技職議題的重視。

讓技術選手以就業、而不以升學為優先

在我數次撰寫技優生議題的報導與專欄後,教育部技職司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開始更重視這群技術選手的出路,目前雙方都已經在醞釀新的制度或模式來補強這塊。但若能從行政院層級來統籌,將「技職選手」與「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一併處理,其力道將比部會間各自努力還強大許多,而我認為,眼前即將舉辦的技能競賽便是一個現有且良好發揮的場域。

在104年度技藝競賽工科賽中,主辦學校嘉義高工校長林文河做了一個創舉,就是讓參加競賽的選手與廠商媒合,當時31間企業共提供154個有薪實習機會,學生更可獲得在學獎學金。雖然就業與實習仍有段差距,但此模式或許可以當作技能競賽良好的借鏡。從分區賽的3244位選手、8月舉行的全國賽968位選手、一直到最終選出的42職種國手,若這些大部分為高職生的選手,都有良好的就業出路,不再只是拿競賽成績去升學加分,或保送上明星科大,這不只對「鼓勵18歲青年先工作再進修」政策有示範作用,更能彰顯學習技術的價值!

若能導正風氣且政策配套得宜,在技職教育系統,學生願意在高職畢業後先就業,等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進修,不論四技,或二專再接著二技,這種間斷式學習才是最適合技術人才的養成過程。

蔡總統能在技能競賽做什麼?

目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透過建置技優人才資料庫,提供企業查詢,並研議企業預聘技優選手制度,讓企業投入資源培養選手,但選手到業界與一般求職者待遇會有差別嗎?工作職位會因為競賽經驗而有所不同?企業真的願意投入資源,培養年輕選手成業界所需的人才?這些目前都仍是大問號,也是執行面的困難點。

但有做事總比沒做來得好,至少開始重視了。相信大部分技能圈內人士普遍的陰影是,在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期間,始終不夠重視技能競賽。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政策對於職業訓練的重傷至今仍未恢復。當時政府認為國際技能競賽只有一個人能出去比賽,所以砍了競賽預算,但事實上,這一個人是從龐大的一群人中選出來的,政府沒看到背後的金字塔基底,還把原本有的30幾個職類,砍掉剩下10幾個,所以整個國際技能競賽表現進入了多年的黑暗期,直到最近幾屆成績才慢慢回升。

畢竟,有金銀銅牌甚至國手稱號在前面誘導,才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投入技術訓練,進而帶動培訓能量,這也是國際技能競賽舉辦的由來。當技能競賽失去目標,技職發展又更往升學靠攏,無形中台灣整體技能水準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過程中部分職訓單位被迫轉型,職業訓練結構都破壞掉了!那些年間更把職訓師調去從事就業服務,無形中使許多職訓師就提前退休,遇缺不補,職訓師都變成沒保障的約聘研究員,誰會願意待著?難怪都被大陸、越南延攬去,技術、技職人才外流,其外流數量,更是政府完全無法掌握的。

但這些都過去了,若能從現在起,真正重視這園地,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將會更完善。距離上次前總統馬英九來全國技能競賽頒獎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這5年間多是前副總統吳敦義親臨現場;總統蔡英文數次喊話重視技職,相信若能撥空前來,為這些技職孩子加油打氣,將會對國人展現重視技職的示範作用!

黃偉翔

經營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也是《技職3.0》獨立記者...

技職教育 蔡英文 黃偉翔 公共政策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