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頂級」的12強賽事嗎? | 陳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這真是「頂級」的12強賽事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中華隊止步12強賽,今年的棒球熱嘎然而止,與荷蘭、加拿大、古巴、波多黎各場場經典,收視率迭創新高,但是從賽程規劃、票務等等細節來看,不禁讓人質疑,這真是「頂級」(premier)的國際棒球賽事嗎?

中華隊無法進入八強,著實令人失望與意外,不但打亂了棒協票房與緯來收視率的如意算盤,也讓整個賽程與售票隨之大亂,再加上天母球場火災攪局,使得八強賽事對戰時間與地點遲至15日深夜才公布,而根據售票系統官方粉絲團,八強賽門票網路預售時間為:

  1. 午場賽事自11/16 01:30起至11/16 05:00
  2. 晚場賽事自11/16 01:30起至11/16 10:00
  3. 預售剩餘門票將於賽前3小時現場開賣,門票售出恕不退換。

是的,你沒看錯,要買預售票,請熬夜!當然,沒有中華隊的八強賽,在星期一下午的加拿大對墨西哥、美國對荷蘭能賣出幾張票可想而知,現場即使有觀眾也是球隊相關人員與球探,而真正想進場的球迷當然可以很輕易地在現場買到票,但是這不該是售票該有的態度,一副「中華隊的票,你們怎樣都會買,沒有中華隊就隨便賣」的心態,對於球迷與賽事都欠缺一分尊重。

八強複賽門票最高票價開到2000元,令人卻步,棒協想抓中華隊八強戰的一場滿場,用來彌補其他場次空蕩場面的心態雖可理解,但是卻犧牲了培養真正「棒」球迷而非「贏」球迷的契機,使得沒有中華隊的場子就冷到不行。結果論來說,這是一場棒協輸掉的豪賭,也讓外隊、外媒遲遲得不到賽程的情況下,只能對衍生的住宿、交通與轉播問題頻頻搖頭。

綜觀這次比賽安排,媒體主導賽程的痕跡太過明顯,不只是台灣,同時還受到日本TBS與韓國SBS的掣肘,八強賽程公布的延遲,顯然就是為了顧及日韓市場。運動與媒體共生,這一切無可厚非,但是這一團混亂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問題的癥結在於:分組預賽結束後,為何隔天就要趕著打八強賽?以預賽最後一日晚間九、十點才能打完所有比賽的預估值而言,要在短短幾小時內完成賽程協調公布、售票等工作,實在是艱鉅的任務。

綜觀大會賽程,11月17日星期二安排的是補賽日,做為雨天備案,這可以理解;18日星期三則做為四強前往日本的移動日,而賽事將於21日星期六結束。既然如此,為何不將八強賽等後續賽程推後一日,如此一來,預賽到八強之間可有一天不但可以醞釀賽事能量,也可以更完備地後勤準備?甚至將四場八強賽分作兩天兩地的晚間舉行,都比週一日場的犧牲打還好的多。而星期六打兩場準決賽(或是週五、週六各一場)、星期天進行最後高潮冠軍賽不也很完美?

當然,這麼大規模的賽事,從組織、籌劃與安排都是極度繁複的工作,並非要否定任何參與其中、付出辛勞的朋友的意思,上述也僅是我這個局外人以現有資訊與常理所提出的疑問,除了隱藏在這些賽事不周全的眉眉角角之外,更大的問題或許是在這12強賽事緣起到執行的脈絡下,台灣棒壇在世界棒壘總會(WBSC)與大聯盟(MLB)在爭奪國際棒壇領導者的局裡,到底角色為何?

早在去年棒協宣布承辦12強賽事,秘書長林宗成就透露,國際棒壘總會擔心大聯盟不再續辦WBC,加上棒球重返奧運仍是未定之數,深怕國際舞台欠缺一項棒球的旗艦型的大賽,因此才有12強賽事的誕生。直到今年7月份,大聯盟也才終於鬆口續辦2017年的WBC,並順帶否決了大聯盟40人名單內球員參加12強賽的可能,此舉就已經表明大聯盟才是國際棒壇真正的老大。

在這棒球世界體系夾縫之中,台灣沒有大到選邊站的權力,但似乎也選定了盟友,進而獲取發展資源。台灣從大聯盟主導的WBC賽事中,除了比賽獎金靠自己掙來的之外,總收益分紅比例是遠低於日韓的餅乾屑;反觀台灣卻幾乎年年舉辦世界棒壘總會賽事,連續三屆的U12、2014年首屆的U21、2013年的U18、加上首屆12強都在台灣舉行,與世界棒壘總會的關係毋需多言。雖然我們也在2013年主辦大聯盟主導的WBC分組預賽,但是2017年,韓國挾著新巨蛋球場來勢洶洶,在場地不如人的現實,加上此次賽會的種種瑕疵,台灣能否再獲主辦權,不容樂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