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河市」的潛臺詞,你我都很熟悉
這幾日,美河市社會住宅一事鬧得大,尤其是外流的會議記錄中,「貧富差距牆」的聲明更是引起極大的討論。在記者的匿名採訪中,不少住戶感到委屈,而他們所持的觀點也很類似:「我有辦法住在這裡,是因為我努力,那些抱怨買不起房子的,為什麼不想自己夠不夠努力?」
然而,這堵區分人與人的牆,始終存在,存在於生活中不同面向,有時明顯有時隱約,美河市的會議記錄,只是讓人見證了那堵牆是如何從抽象化為具體,從人與人之間暗自拿捏的安全距離,突然化為紮實的、磚磚瓦瓦構成的隔閡。因為,我們無法否認,想要取得某一資格,在某種生活空間裡過日子,接受鄰近某種氛圍的熏陶,往來的對象擁有某種與自己相似或自己渴望臨摹的談吐(買房時所展現的經濟實力已為初步篩選),後續社會資本的經營與累積等等⋯⋯
重點是,當被詢問自己為什麼可以進入這扇門,去擁有外界所神往的種種,他們鮮少,甚至不曾歸因于社會環境的因素(例如房屋持有成本太低、時代的演變⋯⋯等等),相反地,他們的心態多半是:「因為我年輕時努力過,所以我才可以換來現在這樣的生活品質,而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努力過,就妄想著要擁有類似的生活品質。」
而這種心態,又只存在於「炒房族」嗎?不,如前所述,這樣的一堵牆始終存在於生活不同面向,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自覺地服膺於這種價值觀,不妨打開天窗說亮話吧,美河市部分住戶的思考模式我們不應感到陌生,甚至,應該是熟悉的,打從我們踏入台灣教育環境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這種思考模式的潛移默化了:先問競爭力,再談公平與正義。
在教書的過程中,有不少家長,彼此間互不認識,倒是不約而同地跟我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現在,雖然我們主張重視小孩個人的主體性,去看他的天賦,不要只因他在課業上的表現良窳而有差別待遇。反映在成績單上,就是只排出名列前茅的,其餘名次則不公佈,得私下去問老師,目的就是為了不要增添小孩的自卑情緒。」至於期末老師的評語欄位上,多半也是讚美之辭。你的小孩很貼心。你的小孩很善良懂事。你的小孩很受同學師長喜愛,乍看之下,似乎小孩之間無分軒輊,都是很好的孩子,做家長的也稍微寬心了一點。
但是,等到了國三,情況卻急轉直下,周遭傳回來的耳語是:「有A,或者A+多一點的小孩才可以上那些好口碑的學校,至於你家小孩,多是B或B+,甚至還有C,所以他只能從中間,甚至後段的學校開始考慮⋯⋯」家長心中不免失落,既然早晚都是要依照成績做分級比序的,那為什麼在一開始不大方一點,承認就是有競爭存在嘛,搞得這麼模糊曖昧,事到臨頭了才來告訴我,我的小孩終究是沒有「資格」進去某些學校的。
始終存在的界線,過去以一種隱晦的姿態存在,在面臨關鍵場合時,卻轉瞬變得清晰深刻,甚至傷人。
為什麼名校招牌老是充滿魅力?特別在台灣的名校往往設備老舊,也沒有多少證據顯示名校師資特別優良的前提下,為什麼仍有許多人趨之若鶩?我想理由想必有一段是:名校所創造出來的空間與氛圍。許多人深信,只要讓自己的小孩置身於那種空間,接受某種氛圍(通常是勤勉向學)的熏陶,往來的對象擁有某種與自己相似或自己渴望臨摹的談吐(成績即為初步篩選),以及社會資本的經營與累積⋯⋯
而對於得以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明星大學的學子,我們又存有怎樣的想像?因為他比較聰明?因為他比較努力?因為因為他投注了比較多的心力在學業上?所以,他可以穿進窄門,進入有一定聲譽的學校就讀。一切種種,理所當然。只要你夠努力,你也可以進去。
真是這樣子的嗎?
先從「英文聽力測驗的分數,是否作為大學入學時採計項目之一」作為切入,這幾年來,舉國上下,不管是就業或者求學均不脫「國際競爭力」的思考,而最後著力的方向多為語言(姑且不論只講究語文能力的精進是否很膚淺),最一開始,為了呼應所謂「校園國際化」的脈絡,而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增設了英語聽力測驗,然而在上路之際,突然臺大率先喊不採計,只列為申請時備審資料的參考,與此同時,交通大學也表示不採計,最後,實際採計的校系,竟不到一成?為什麼?難道有這麼多校系不重視「國際競爭力」嗎?
來說一個數據。
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公佈,英語聽力最高等級為A(代表幾乎聽懂),而北區考生得A的占北區總參加人數的有19.77%,中區15.65%,南區13.84%,東區有9.97%,到了離島,僅有5.46%。
看完數據之後,膽敢有人貿言稱:北部的小孩天資聰穎,也比較認真,而離島的小孩資質平庸又怠於唸書嗎?若此,臺灣大學大主秘林達德不會說:「不採計的理由,主要是考量到城鄉差距的問題,若偏鄉及弱勢的學生因為英語聽力競爭力不足被卡在門外,非常不公平。」
至若交通大學招生組組長張漢卿,則表示:「英語聽力牽涉設備、教師資源,受城鄉影響甚鉅,交大不願以英語聽力作為門檻,否則可能交大各系都只招得到北部考生,把偏鄉、弱勢好學生擋在門外,萬萬不可。」
(甚至同一區域,也有不均的問題,如我個人在補習班教英文的經驗,常見有的小孩從幼稚園即開始讓孩子接觸英文,也有的小孩父母受限於經費,到了國中才把小孩送來進修英文,於是,同樣一個班,很常發生12歲學生的英語比16歲小孩優秀的場景。但我不會做出「前者比較聰明」,或「後者」努力不足的結論,我明白立基點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當然,中產甚至資產階級可以為子女所挹注的教育資源與應對,絕對不僅反映在英語聽力上,尚且包括其他科目的能力栽培,不採計英聽,立意固然良善,仍舊無法遮掩,進入所謂明星學校的門票,多半仍在父母有一定資力的學子身上。
現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葉高華發表「誰是台大學生」一文〔1〕:臺大學生有27.9%父親是公務人員、49.6%是中高白領階級,而父親是勞工的只有6.9%、是農人的更只有1.6%,月入八萬元以上的佔了54.2%。這樣大家應該知道「誰是臺大學生」了吧?偏偏這些公務員跟中高白領階級的子弟,大部份學雜費是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的。而一群上不了臺大的農工階級,則辛苦賺錢繳稅,以支出這一大筆教育補助款,這樣合理嗎?
至於臺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講得更直接:「今天我們可以站在這裡,其實占了很多人的便宜,不要因此以為自己很優秀。」〔2〕
看著美河市部分住戶的聲明,我們感到不悅,看著他們批判「住不起是因為不夠努力」,我們心生不滿。然而類似的一堵牆其實也發生在教育的現場,仍有不少人認為自己得以躋身明星學校全憑個人努力,背後沒有一點社會或環境的成因。捫心自問,自己有沒有,職場上,生活上,輕看一個人,只因為那人的學歷不夠光彩?但那全是因為他個人努力不足嗎?背後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生活境遇的不成全?
NOTE
〔1〕〈誰是臺大學生?〉葉高華。
〔2〕可參考駱明慶〈誰是臺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