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鞏固既得利益,學歷的取得必然無趣 | 溫朗東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了鞏固既得利益,學歷的取得必然無趣

圖/
Luftphilia(CC BY 2.0)
圖/ Luftphilia(CC BY 2.0)

學歷的取得必然是無趣的。如果它變得有趣,將會是一場災難——特別是對既得利益者來說。

我們得要用國家的意志去制定教科書,去設計一連串考試檢驗的方法,並且時刻要記住,不能讓「求知」顯得有趣。趣味是一種能量,可以讓學生脫離悲慘的現實,沉浸在學習的喜悅裡,而這是相當危險的。要讓學習變得無趣,甚至是痛苦,要讓學習變成是一種「消耗」,而非「獲得」。那麼,不必擔憂生計,不必害怕景氣,不需為家庭操煩的人,才能在精神能量的消耗戰中取得優勢。學習越痛苦,就唯有優渥的人才能承受這樣的痛苦。

如果學習是快樂的,那這快樂很可能會成為中下階層最大的快樂——因為他們生活中沒有太多快樂的來源了。那麼,階級將會從知識的流動開始鬆動,而這是我們不樂見的。但我們沒辦法阻止一個出身貧苦的青年人熱愛學歷,我們能做的只是繼續讓學歷的取得保持無趣,並且大幅歌頌那些貧戶之子,如何刻苦勵學,如何在升學的制度上天神降臨、過關斬將。我們要給清寒者製造這樣一個標版,讓他們相信:學歷的取得本來就是無趣的,你沒辦法好好升學,是因為你缺乏必要的天份與毅力,怪不得誰,看看某某某吧,他不是家境如此清寒嗎,不是也在奮戰中取得成功了嗎?你不是他,所以你失敗了。你的失敗不能怨任何人,特別不能怨這個社會、這個體制,你的失敗,百分百是來自於你個體的缺陷。

不要讓他們的眼光停留在這樣的事實上:在台灣,學生裡中低收入戶比例最低的學校是:國立陽明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最高的學校是:慈惠醫護管理專校、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和春技術學院、育英醫護管理專校、國立台東專科學校。這兩個群組,中低收入戶的比例差距十到二十倍不等,窮人最少的學校,獲得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的補助機率是百分之百;窮人多的學校,獲得的機率是零……要讓他們深信,窮人最大的罪惡就是懶惰,而且懶惰是一種代代相傳的遺傳病,也因此,階級複製是種自然現象,人天生下來就有能力之別,血統與出身會決定一個人的能耐。如果你出生貧民,要給你機會證明你是突變種,不然,請安安靜靜地待在你所屬的位置。

再三強調,務必要讓學歷的取得變得無趣,這樣才能對「看得到未來」的我們特別有利。人會願意克服痛苦,是因為看到未來的快樂,是資產階級能夠瞭解學歷的意義與所能打開的人生選項,還是中下階級?這答案顯而易見的了。高學歷份子的孩子身邊圍繞著高學歷份子,生活雍容而有尊嚴,對世界有洞察和理解,學歷所能迄及的便在身邊便在眼前。但對於中低收入者的孩子來說,他們感受到的是個幻夢,身邊的人一方面羨慕「好像他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一方面又質疑「書讀得多又有甚麼了不起」。如果學歷的取得很無趣,那麼,誰能清楚看見未來的樂趣?是身旁有成功案例的驕子,還是黑夜獨行的孩子?

讓學歷的取得變得無趣,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要讓國家的權力與學歷相結合。由於學歷的取得是無聊的,所以那些海外歸來的博士們,必定是忍受了極大的無聊與痛苦才回到台灣。他們能承受這樣的苦難,必然是胸懷極大的抱負。他們必定是「利他者」而非「自利者」。運用這樣的心理,讓參與政治的門檻提高,只有海外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才能進入行政的中樞,國會的殿堂。沒有人會崇拜懂得享樂的人,因為享樂是一種天性,每個人都有,絲毫不稀奇。但是人們會崇拜能夠承受痛苦的人,所以學歷的取得越痛苦,高學歷者所擁有的道德光環就越大。他們所擁有的知識用於治國是否合適,並不重要,他們是否放在學術圈而非政治界更能發揮所長,亦不重要。不要讓中下階層可以輕易進入政治改寫遊戲規則,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學歷成為了參選的隱性門檻,資本家的下一代可以透過豐沛的資源,熬過乏味的學歷養成,或許有些人失敗,但終究會有人成功進入到政治的樞紐,以改變為名,繼續維持現狀——以資本界為圭臬的現狀。

要小心,不要讓人察覺,學歷跟求知並非全然對等。沒學歷的人,依舊可以求取知識,獲得理解世界的能力。盡可能的封鎖這種危險的舉動。只要一個人不是學生,就必定要出來工作,如果他沒有工作,就必定是個敗類、廢柴、社會的寄生蟲。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從他學習了多少,也不是他給予社會多少而定,而是由一個呆板的量尺決定。讓所有人只有在學校裡,才能正大光明的說自己「是個學生」。如果他不是學生,他就應該賺錢,不應該再花時間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知識。

嚴厲對待那些中輟生,一旦他們可以在離開學校之後,輕易的「歸來」,那無疑是挑戰了學歷制度的一貫性,好像學習是可以輕易中斷,又輕易接上的一樣,這樣對於那些忍受著無聊的學生情何以堪?務必給予他們阻礙,不要讓他們可以輕易銜接原本的進度,最好讓他們重新來過,透過乏味而無趣的反覆,打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以失敗者的樣貌徹底遠離學校。作為樣板,讓其他學生知道,學校以外沒有學習,學習只要中斷,就不可能用任何型態銜接回來,用這種一貫一體的學習路線,把學歷等同於全部的學習。排除掉課堂課本外求取知識的可能。

至於你說,現代資訊發達,網路、電視、報紙、書本……隨處可見,成本低廉,如何全面封鎖人的知識?唉,說到這裡,你還不懂嗎?只有現在快樂的人,才能忍受無聊取得學歷。只有取得學歷的人,才能進入政界制定規範。學歷就是學習的全部,只有學生才有學習的資格。一旦你離開了學校,就不能讓你輕易回來……在這樣的法則下,資訊爆炸又如何?當人們已經接受了學歷等於求知等於無聊,而生活的意義在於苦悶中獲得一點樂趣,他們會以「理解世界」為前提來獲取知識嗎?不,他們會沉浸在那些性愛小故事、小模的醜聞、誰跟誰結了婚、誰跟誰劈腿騙了誰、在哪裡有人砍了另一個人……世界何等混亂,秩序又何等安定。

讓大家相信,離開學校之後,還願意求取知識的人,不是為了財富與健康,就是瘋子。

不要讓大家察覺:那些不朽的詩篇與精巧的小說、科學上定理公式的偉大發現、哲學的探究與倫理的思考……往往是來自於,有些人發現求知很有趣,也想讓世界更有趣一點。

只要讓學習很無趣,社會的秩序就很安定。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