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促進經濟好棒,為何德國卻限制投資?
前陣子在八卦版討論兆豐案時,談及兆豐銀借錢給潤泰集團,使他們有資金去收購臺灣本地的金融業,這件事是國家安全的問題時指出,在中國持有大量資產與事業的尹衍樑,不適合染指臺灣的戰略產業,更不宜利用從公有企業借出的資金,在金融業中起風作浪。
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新鮮的概念,很多人以為,只要有資金流進臺灣就一定是好事。對於他們來說,有資金流進來卻拒絕他,是妨礙經濟,既然有錢來,為甚麼要拒絕呢?不能否認,這並不是任何人都能輕易理解的問題。
直至有新聞報導指出德國擬計劃修法,限制中國資金染指德國的高科技產業,該新聞也列出四個不適合接受外國投資的條件,很值得臺灣參考。
文件中羅列四種應該禁止外來投資者,取得否決權的情況。第一,受工業政策影響的投資;第二,收購方享有國家的津貼;第三,收購方是另一國的國有企業,第四,開放進入投資之國家,該國只提供有限的投資渠道允以回饋。
這四條的制訂非常精確,其中第四條主要影響的就是中國,因為中國是一個對內市場渠道嚴加限制的國家。我們做遊戲業的是很好的例子,想要遊戲在中國上線,要經歷成本巨大的審核,不僅費時失事,也有審核失敗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限制中國資金進入、取得德國企業的否決權,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至於第二點,講的情況正好就是兆豐銀的情況,尹衍樑用來收購臺灣金融企業的資金,正是來自公股銀行的貸款。德國人直接地告訴大家,他們不認同用國家提供的資金,去幫外人染指本國的戰略產業的行為。相比之下,我們這邊卻很少人有留意到這種行為的嚴重性。
中國與德國相隔甚遠,也沒甚麼戰爭的可能性,謹慎的德國人,會明確的防範自己的戰略產業被染指。相對而言,隨時面臨戰爭危機的臺灣人,在這方面卻沒有充足的警戒意識。
特別是像臺灣這種前殖民地,對於外資操作戰略經濟領域的控制,應該要更為謹慎,多少前殖民地國家難以翻身,正是因為核心產業被國際資本控制,把國家的經濟弱點完全暴露在大國的控制中。
德國人明白,經濟到頭來還是為政治與社會服務的,經濟只是為了達到政治及社會文化目的之手段,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保存德國自身的長久生存與安全,才是目標,絕不應本末倒置。
同樣地,臺灣也必須留意,國家經濟政策最終目標,還是保障臺灣安全在未來足以延續,這絕對不是一些一時三刻的短期利益可以比較的。像兆豐案當中涉及金融業,若興風作浪,可能釀成臺灣金融風暴;而接受外資,也不太會製造臺灣的就業機會和刺激經濟,反而很可能令臺灣的資金外流,參照過去的經驗,這情況就非常明顯。
臺灣要接受的投資,應是能夠提供技術,有助產業升級,或者能製造就業的投資。那些才是有益的資金,是應該鼓勵的。而對於只是於臺灣擴張產權,既不提供技術、不製造就業的所謂「投資」,就是政府應該限制染指的對象。當然,特別是會影響到經濟安全的產業,更不能落入外人的手中。
政府必須完全理解和明白為何應該限制,並給予國民信心,不會放任臺灣重要產業被外資控制。為此,政府必須重視並妥善處理相關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