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豪/從激情到相知相惜——同婚過關後,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聯合新聞網 特約作者
5月24日,同志新人在信義戶政機關辦理登記結婚。 圖/路透社

(※ 文:陳思豪,古亭長老教會牧師)

一個階段性艱難的任務完成了

2019年5月17日,國內外各大媒體,以斗大的標題、震懾人的報導,宣布台灣同志婚姻法制化完成了!歷經多少年的奮鬥、大大小小集會遊行、立法院一次次提案座談杯葛衝撞、大法官釋憲的甜、全民公投的苦……,終於終於在立法院開花了、結果了。

是日原本中午之前還是晦暗的天氣、下著傾盆大雨,不料到了下午,各項條文陸續二讀通過時,剎時雨過天晴、陽光普照,迎接著底定的三讀。隆重介紹,這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從此,在台灣性別相同的兩人,要經營共同生活,成立具親密性及排他性的永久結合關係,可依《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解釋意旨,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這是極具前瞻性、劃時代且領先全亞洲的創舉。然而,法案過了,代表不同性傾向的差別待遇被弭平了,歧視、害怕、誤解已消除了嗎?

並不是的,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個我們願意以包容和理解互相對待的「開始」。或許我們終於體認到,人即便不同仍應是平等的,愛與尊重才能攜手向前。但,這畢竟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適應、調整,甚至「撞牆期」都是無可避免。

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同性婚姻法制化後,意味同性伴侶可以進入婚姻了。追求權利的奮鬥告一段落,但是擁抱結婚權利的同志朋友們,難題才剛剛要開始呢!婚姻本質上就是極其困難的關係,想要維繫一段婚姻本身已經是難題,而要維繫的是美滿幸福的婚姻,這更是進入藝術的範疇了。

在此之前,同志伴侶們遭受外來的欺侮和壓迫、法令上的為難和歧視,雖然是辛苦艱困,卻是緊密連結互相支持的關係,這其實是好的狀況。一起面對困境、共同克服難題,兩人像戰友同袍般並肩作戰。

但現在不一樣了哦!法律規則上的桎梏移去了,雖然社會所加諸的壓力和不接納仍在,但兩人一起生活的問題源頭,會漸漸由外在轉變成內在。接下來就是實實在在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心性、支解浪漫的婚姻生活。若不想讓「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這是我們認真看待「愛情」的時候了。

知名圖文作家厭世姬與伴侶劇作家簡莉穎在524這天登記結婚。 圖/路透社

愛情三元素的首嘗甜頭——激情

很多人在放棄一段感情時,會感慨地說:「沒有感覺了,愛情消逝了,所以分手……」這樣的描述其實是不準確的。一對戀人相處久了會沒有感覺是真實的經驗,因為激情會漸漸消逝;但激情並不是愛情的全部,會自然消逝的是激情,不是愛情。

不論稱之為激情、熱戀、迷戀或戀慕等,都是愛情中屬感性極美的情愫。此時,戀人沉醉在甜蜜深邃的悸動中,時時刻刻想和深愛的人黏膩一起,牽腸掛肚日夜思念外加呆呆癡笑。人類所有歌詠愛情的頌詞樂章,絕大部份都是對焦於此;這是愛情最美最令人魂牽夢縈之處。

然而,激情卻有一個致命傷,即短命!所謂「愛情蜜月期」一過,激情熱戀就淡了。此時,戀人們會忽然變得理智,眼目亦霎時明亮起來,原本沒看到或不在意對方的缺點,通通很礙眼地晃在眼前。

因為激情是感覺、感性的部份;而感覺是會改變的。更難捉摸的是,感覺的改變並沒有所謂的理由或原因,它來的時候擋不住,佳美得令人動容,堪教人生死相許;但它走的時候也留不住,一切無由來地風消雲散,徒留莫名的遺憾。

如果愛情只靠感覺作為基礎,當然是不穩固。愛情除了激情感性之外,還有理性的部份,這是我們作出承諾的依據。愛情,乃以理性作決定,以感覺來享受。

相知是愛情中理性的部份

愛情故事有一句哀傷名言: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如果相愛卻不努力相知,激情消逝後,愛情會褪色是很正常。

愛情需要用心經營,需要時間心血建立關係。相戀兩人除了互相了解、熟識之外,至少有三件事要學習實踐:「交託」,暢開胸懷信任對方;「接納」,改變自己接納對方缺點;「成長」,兩人一起成長培養默契(而且激情會因成長帶來的新鮮感而復活)。這三個部份都需要調整、改變自己,而這種調整和改變,有時會強烈到以破碎或犧牲來形容。

兩個人相戀進入兩人世界的關係,原本自己很喜歡、熱愛的嗜好或習慣,會因為愛對方的緣故而放棄繼續從事。相反的,原本自己很討厭、鄙夷的事情或行為,卻會因為愛對方的緣故而開始著手去做,這就是愛情中的犧牲,因為愛對方而改變自己,因為進入兩人世界而放棄原本習慣的自己,重塑一個兩人為一體的新自己。

祁家威為同志新人證婚。 圖/法新社

本著相知許下承諾

這樣的兩人關係,若建立在承諾的基礎上,那我們對愛情長久是有盼望的。如前所述,在愛情中,激情是人情感感性的層面;相知是關乎人的理性和悟性;而承諾則是人意志力的呈現。

「承諾」是堅定不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改變的要素。當然了,情侶之間的承諾和夫妻的婚姻誓約,在強度上是有差別;但不允許對方劈腿,總是最起碼的要求吧!

當愛情在情感、理智皆耗竭軟弱的時候,承諾是愛情唯一的希望,是重燃激情、重建關係的基礎。然而,若果吾人的愛情僅剩下承諾,沒有激情也不願經營,則這愛情只留乾澀和苦悶。

現下台灣社會許多相敬如賓、枯竭無味的異性婚姻關係,都是只剩下承諾而已。更別說連承諾都守不住的現在。

在恩典中經營愛情

我們在認知上可以很清晰分析愛情中激情、相知、承諾的部份。但是在實踐上,當我們面臨生命的改變和破碎,就知道這不是憑著我們人的力量能夠進行的。因著愛人而改變自己,這道理說來很簡單,卻一點兒也不容易。因為當我們秉持以自我為中心的模式生活,就不可能會因為愛別人而改變自己,往往總是期待別人改變來適應自己。

然而,生命的自我破碎和成長,並不是生命的自然現象,那得是有外在的動力和源頭。我是個牧師,我會說,人和人美好關係的建立,是立基於人和上帝生命的連結。不過現在上帝的名被基督徒搞砸弄臭了,我只好鼻子摸摸不再多說。只是要誠心提醒:「愛」勢必牽涉到犧牲的課題。為了建立兩人世界的親密關係,對付並改變原本的自我,是無可避免的過程和功課。

外在法律的桎梏已經移去,同志朋友們可以結婚了,但可千萬不要因此輕看愛情的經營。讓我們一起在破碎和疼痛裡學習、經驗愛情。

同志伴侶小銘(右)和小玄(左)完成人生大事後開心接吻。 圖/法新社

時事觀察 婚姻平權 大法官 歧視 特約作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