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影像政治(上):何謂國策電影?日本的鄭成功神話《國姓爺合戰》
近日,台灣出版界的盛事之一就是大部頭的歷史著作的出版,從去年的《公司與幕府》、到今年的《風之帝國》與《海上傭兵》等。這些作品主題不同,不過,「海洋」不約而同成為歷史思考的軸線。
海洋是貿易的通行所,也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也牽動國內政治體系如何因應,此外,國際政治的合縱連橫也勢不可免。鄭維中的《海上傭兵:17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一書,以中國、日本以及荷蘭東印度公司三者或對抗或合作的動態過程,並以大量荷蘭文、日文檔案為基礎,架構出鄭芝龍、鄭成功、鄭經三代如何在中國內部政治體系以及中國、荷蘭、日本三者的夾縫當中立足。鄭成功在東亞社會一直是各取所需的神話,《海上傭兵》一書從政治經濟脈絡提供了一個可能版本的鄭氏家族的歷史敘事,頗有「除魅」的味道。
與之相對,神話看似虛構,不過,解構神話卻也幫助我們釐清神話塑造者的意圖。電影有多重功能,其中之一是政治宣傳。戰前日本殖民政府便有以鄭成功為主題的電影《國姓爺合戰》(国姓爺合戦,1940),兩年之後,再有《海上的豪族》(海の豪族,1942)。可以說,都是以海量身訂做,電影裡的台灣也都成為驅逐荷蘭人的重要之地。放在日本帝國的脈絡下,這兩部電影的產製背景是什麼?所欲傳達的意識形態與日本帝國又如何產生聯繫?
戰時下的「國策電影」
1937年前後,日本電影生態發生很大變化,一方面,日本電影公司依規模大小原有一流二社(松竹與日活)、二流二社(新興與大都),以及三流二社(全勝與極東)的說法。不過,1930年代東寶加入競逐,漸次收購相關公司與電影院,1937年成為與一流當中執牛耳的松竹相抗衡的大公司,可以說,1937年正是電影問世以來產業最為鼎盛的時刻。也在此時,隨著戰事的開展,國家的管制力量也漸漸介入電影產業當中。
1930年代中期開始,內務省警保局開始有幕僚提出制定《電影法》(映画法)的必要性,不過,未有下文。警保局主管電影審查,倒是先行在1937年4月提出有條件的「電影審查手續費免除」的規定,其指標是宣揚天皇主權、國民道義等內容的電影得以免除審查手續費。在這樣的規範裡,可以看到國家對電影內容以變相獎勵的方式設有規定。
接下來,隨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爆發,國家介入電影生產的痕跡愈加明顯。1937年10月,隨著戰局的發展,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在高漲的國民情緒下,快速地發展。緊接著,1938年第一次的近衛文麿內閣提出「東亞新秩序」的口號。也在這樣的情勢下,電影法開始於1939年的帝國議會當中進行審議,最終在1939年10月通過,其內容當中,最為重要的兩點莫過於鼓勵「國民教化」的提昇與「國策映畫」的製作。
戰爭電影與歷史題材是國策電影裡的主要類型,前者以1937年戰事開展之後、電影法頒布之前的《五人的偵察兵》(五人の斥候兵,1938)與《忠臣藏》(1938),分別成為這兩類國策電影的重要雛型。
《五人的偵察兵》主要描述上戰場的日本士兵的生活,一開始是士兵如家人一般的相處,有輕鬆溫暖的一面,然而,畫面一轉,進入戰爭的生死時刻,士兵們開始面對有人因戰爭身亡的事實,甚至有人因此落淚,電影裡解決士兵們情緒低落的處理方式是有人領唱〈君之代〉。《五人的偵查兵》的特別之處,在於雖有日本士兵的戰鬥鏡頭,但敵人他者卻未出現。可以說,作為最早一批戰爭電影的《五人的偵查兵》,基本上架構了戰爭電影的樣貌,而後的《土地與軍隊》(土と兵隊,1939)也是類似的手法,透過前方士兵寫給弟弟的信,勾勒前方士兵的生活與戰事。
至於歷史題材電影,不少是以明治維新之前為背景的時代劇,隨著電影的發展,時代劇也成日本的重要電影類型之一。這類電影經常強調忠君思想與個人的精神修為,因此在宣揚「滅私奉公」的戰爭動員時代裡,也成為主要的國策電影類型。
《忠臣藏》是以知名的家臣為主子復仇的元祿赤穗事件為背景,這個日本傳統經典戲碼,戲劇與電影在國家主義高昂的年代裡特別受到歡迎。日俄戰爭時曾經一度引起熱潮,步入戰爭年代熱潮再來一次,除了1938年版本的《忠臣藏》之外,更為知名的版本是溝口健二1941年的《元祿忠臣藏前篇》,與1942年的《元祿忠臣藏後篇》。
日本的鄭成功神話
《國姓爺合戰》是1940年由新興電影公司製作,典型的歷史題材國策電影。
《國姓爺合戰》原來是江戶時代的人氣戲劇。鄭成功是1624年出生,1662年去世,一生不過短短38年的時光,不過,他傳奇的一生,60多年後由江戶時代劇作家近松左衛門於1715年,寫成人形淨琉璃歷史劇《國姓爺合戰》。這部戲於大阪竹本座演出之後,大受歡迎,甚至創下連續演出17個月的熱潮,號稱八成大阪人都看過。
《國姓爺合戰》熱潮之後,鄭成功神話自然也出現各種版本的演繹,就像《忠臣藏》因戰爭出現熱潮,鄭成功的神話也曾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出現,有的作品強化了《國姓爺合戰》當中驅除韃靼(也就是滿清)的情節,以呼應現實中的戰爭。
不過,鄭成功神話基本上是以近松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為雛型。其故事大綱是明朝第17代皇帝思宗烈(即崇禎皇帝)的妃子華清有身孕,此刻,韃靼國使者前來,要求華清作為人質兩國立和約。崇禎皇帝身旁兩位大將看法不同,吳三桂斷然反對,李滔天卻表贊成。而後,韃靼國軍隊來襲,與敵私通的李滔天殺害崇禎皇帝。吳三桂力圖抵抗未果,只能保護華清夫人逃亡,然而,夫人終究不幸身亡,吳三桂只能從腹中取子後獨力撫養維繫大明命脈。兵荒馬亂之際,皇帝的妹妹栴檀公主則坐船逃亡。
正當大明為韃靼攻破之際,昔日明朝忠臣鄭芝龍正與妻子、兒子在平戶的海邊散步。20多年前他奉旨東渡日本,而後以漁夫為業並易名老一官,妻子則是日本人,兒子和藤內也就是鄭成功,和藤內之命名別有寓意,「和」即日本之意、「藤」之日語發音為「とう」與代表中國的「唐」同音、「內」則是中間之意,和藤內的意思即為「在日本與中國之間」。老一官與妻子以及兒子和藤內看到漂流而來的栴檀公主,決心回到中國協助公主復興大明。
然而,20年未回中國,已是人生地不熟,老一官如何施力?老一官過去有一女錦祥,她的丈夫甘輝駐守獅子城。甘輝起初不願助力,在妻子以死相逼之下回心轉意,加入復明大業。過程中,和藤內因有伊勢神宮保佑之符,屢屢發揮神力,最終成功攻陷韃靼所占之南京城,吳三桂悉心撫養的太子也已七歲,天下重歸大明,和藤內也獲稱為國姓爺,而後易名鄭成功。
前面所說的《國姓爺合戰》,與歷史有相當大的差異,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大約是作品發表的1715年,還是江戶的鎖國時代,對外界變化反應較慢。不過,我們也可以從這樣的大眾文化作品當中,看到彼時日本的政治想像,中國對日本來說就是一個巨大他者的存在,作品中有不少鄭成功與日本母親借助日本神力協助復明大業的情節,這些情節無非說明日本也有與中國相對等甚至超越的力量。
電影版《國姓爺合戰》
按《電影旬報》1941年1月號〈昭和15年度作品的製作紀錄〉(昭和15年度大作・問題作の製作紀錄)的專題介紹當中,提到《國姓爺合戰》是為了紀元2600年而拍攝。所謂的紀元2600年,是指日本政府在明治政權成立之初的1872年,公告第一代神武天皇即位是西元前660年,也就是這一年是日本紀元的元年,按此算法,1940年是紀元2600年。為此,日本政府計畫了一連串的奉祝活動,如1940年的萬國博覽會、東京奧運會等,電影圈也不例外,在《電影旬報》當中,可以看到不少為了奉祝而拍的作品,例如東寶集結眾多明星演出的《孫悟空》。
至於電影版《國姓爺合戰》的內容是什麼?《日本映畫》1940年1月號刊登了《國姓爺合戰》的劇本,這個劇本的結構跟近松左衛門的鄭成功神話大致相同,不過,就在最後鄭成功攻陷南京城之後,話鋒一轉,直指現今還有可惡的荷蘭人,不但佔據台灣,甚至勢力還到呂宋。台灣素有高砂之稱,與日本有深厚的往來,卻被荷蘭人佔領了30年。電影版《國姓爺合戰》的結局便是鄭成功跨越台灣海峽,趕走荷蘭人。
這部電影的評價如何?《國姓爺合戰》與東寶的《孫悟空》大約同期上映,《孫悟空》可以說是眾星雲集,主演的榎本健一是喜劇之王,此外,日本知名的辯士德川夢聲、滿映出身的大明星李香蘭等也都有演出。
出品《國姓爺合戰》的新興相對之下是小電影公司,不過,《日本映畫》1941年1月號古館蓼彥所寫的影評文章當中,將兩部作品相比較,《孫悟空》被評為場面混亂不堪,相較之下,《國姓爺合戰》儘管有缺點,例如或受限於經費限制,一些大場面並未能夠充份顯現,不過,音樂與攝影方面,帶出讓人為之嚮往的「大陸情緒」——這也是戰爭時期的時代語言,意指中國。可以看到,在評論者筆下,一部歷史題材電影,也能夠聯想到現實的政治情境。
▍下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