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民粹再起:速成民主與速食資訊的惡性循環
(※ 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自從川普當選、英國脫歐以來,民粹主義的(重新)崛起成為政治人物們與社會科學家最重視、但也最頭痛的問題:「為什麼?為什麼!」
民粹主義並不是個新鮮事,打從古希臘時代,哲學家們就把民粹主義與煽動民粹的政客,都視為政治的一部分。民粹二字的定義,在中文的相關討論裡常常混用,也成為政客交相指謫的一種形容詞,過去學界也常拿來專指極端的左派或右派。但近年來的相關學術討論,逐漸對民粹的定義有了共識:
第一,民粹主義不是一種意識型態。誠如本書一開始義大利的例子,傳統意識型態的自由左派跟保守右派都可能「使用」民粹。
第二,民粹是一種修辭方式。民粹主義者與政治人物在發言時,最常強調的思維方式,就是先強調社會中善惡黑白分明,絕無模糊之處;然後再強調政治就是一群菁英對抗眾多群眾;菁英為惡,群眾為善,要打敗為惡的菁英,唯有「大家」跟隨我一起摧毀現有制度。
第三,民粹強調速成。既然善惡是如此明顯,民意是如此彰顯,要解決問題還不難:把(長得像)壞人的人拖出去砍了、把(長得像)移民的人都趕出國境,但現有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卻做不到,那一定是在底下勾結、進行腐敗交易。
我們唯有把權力全部集中交給民粹領導人,他才能夠有魄力地快速落實政見、快速擊倒檯面上全部的腐敗政客。因此從本書中許多例子看到,強調民粹、民意、透明的政黨,最初與最後卻都是極為獨裁的領導者帶領著一切。
為何民粹主義重新崛起?
這種民粹主義煽動法雖然在人類歷史長存,我們確曾天真地相信,冷戰結束後就能讓它走進歷史的塵埃。冷戰後的自由派全球議程之一,就是希望打破善惡分明的界線。畢竟人性本善,為惡者往往有不得已的理由,我們要看遠一點、看多一點,不要隨便就把人先槍斃或流放。
也正因為善惡不是那麼容易一刀兩斷劃分,所以政治上最好程序慢下來、多討論、分權制衡,多實驗、多測試,不要隨便就大規模更動整體架構。另外,人人有基本人權,無論是國民、難民還是非法移民,能照顧都要盡量照顧。
人人享有相同的基因,而且已經是演化的最終型態,因此人生而平等。假如我們有相同的基因還無法平等、還有高下人種之分,那是不是代表演化還沒結束,未來會有更高級的人種來取代,甚至消滅現在我們這個人種?在這些議程之下,自由派在全球推動民主化、自由、人權,不斷找出被歧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各國少數群體,力求人人平等。
然而,正如福山教授在2018年新書《身分政治》(Identity Politics,暫譯)中提到,這種自由派全球化議程,給予了民粹主義重新崛起的機會。自由派推動世界人權的過程中,更重視女性與性少數權力,而傳統左派關注的勞工議題被忽略了。
在科技與資本都全球化的結構下,各國的政府其實在很多議題上根本無法獨自處理,例如空汙、鄰國排放核能廢水、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外移、魚場受到鄰國過度捕撈、弱小國家的難民移民問題等。這些跨國議題、配上民主制度循序漸進的特性,政治上被忽略的勞工們於是生氣了,想起過去那純樸的日子,那時沒有「外人」,苦幹實幹就能養家活口,電視節目都是自己懂得的笑點(即使那些不經包裝的笑點都建立在歧視與社會階級之上)。
想要回到過去,唯有關閉國境、趕走移民、反反歧視、強調傳統道德。這些問題在歐盟更為放大,因為歐盟在本質上就限縮了旗下各國的國家權力,把國內許多政策的決定權讓渡給歐盟,讓渡給「其他國家」的菁英們。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我們有了本書中提到的班農與康明斯。
科技與社群網站的推波助瀾
在簡述民粹主義的定義與發展、以及近年來民粹主義能重新站起的結構後,我們不難發現本書《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最大的貢獻所在。
人類社會本質上就是分裂的,有無數的政治議題可以把社會用不同方式切開,包括性別、種族、環保、外交、戰爭、歷史、語言、道德、進步。然而,到底哪些議題可以成功動員群眾,哪些議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往往是政治家與政黨的傑作。但我們很少知道政客們是如何選擇議題、又如何動員群眾的。
這本書最大的賣點,就在於詳盡地記錄了義大利、英國、美國、匈牙利等民粹主義政客們如何找到議題、如何操弄群眾的實戰經驗。尤其可貴之處,在於這本書明確的指出了當代的科技與社群網站如何協助民粹主義的重新崛起。一看到文章就要決定要不要按讚、十分鐘不看臉書可能就錯過精彩文章,這些速食化的渴求與民粹主義強調速成、強調善惡分明不謀而合。而人們在社群網站公開自我揭露,包括個人隱私與政治評論,讓民粹主義政客與合作的數據公司得以找到每個人可以被動員的議題。
最後,人們自演化而來的心理學,讓人們擔憂恐懼時傾向蒐集更多的訊息。這個傾向在過去讓我們的老祖宗趨吉避凶,但在現代,則讓民粹主義的政客們散播恐懼、讓人們緊盯著手機、然後接收更多的陰謀論與花費更多心力嘲諷檯面的政治人物。政治科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在這幾年才逐漸累積的明朗研究結果,已經被民粹主義政客跟數據公司實際應用,並產生顛覆人類歷史的重大效果。
民粹主義會有退潮的一天嗎?
這些過程與結果,因為科技發展而更為驚悚,這波民粹主義的浪潮可有退潮的一天?要讓民粹主義退潮,我們需要先知道民粹主義是怎麼漲潮的,而本書給我們清楚的說明。
政客或許可以靠民粹主義的修辭上台,民眾或許可能身陷另類事實的泥沼,但或許正是在這個渾沌的時刻,民主制度更能顯現其價值:靠煽動的政客終將發現短視近利的政策毫無效果、至少會有半數民眾得以發現民粹政見的虛無與錯誤,而終將透過下一次投票來自我修正。民粹主義的煽動或許讓歧視重新大行其道,但人們相處久了,總會發現互相歧視只是心靈上的囚徒困境,長久的接觸與合作終究會把歧視又放回心靈的角落。
事實上,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無論義大利或英國的民粹主義政黨或政客們也混得越來越差了,所以民主制度與言論自由在這個時代更需要人們珍惜。當本書讓我們更了解民粹主義政客的各個把戲之後,放下書本拿起手機,又看到一篇篇煽動的文章與照片時,我們也將會更能從容應對,而也能把這份從容分享出去。
※ 本文為《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推薦文,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作者:朱里亞諾.達.恩波利(Giuliano da Empoli)譯者:林佑軒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19/12/1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