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中共?別小看川普要買格陵蘭的訊息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公開表達向丹麥購買格陵蘭(Greenland)的意圖,要白宮幕僚們研究可行之道,此舉被丹麥朝野與格陵蘭官方迅速反駁。川普此番有違外交儀節的突兀之舉,雖反映川普的典型風格,卻也引起許多輕蔑與嘲諷。然而,這些嘲諷或許小看了川普聚焦格陵蘭的重要訊息。
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Margrethe II)邀請下,川普原訂9月訪問丹麥,並預計與6月底剛上任,領導左派社民黨的41歲女總理弗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商討北極圈議題。行前川普想購買格陵蘭的訊息引起丹麥總理稱之「很荒謬」的強烈回應後,川普決定暫時取消丹麥之行,引起美丹外交一場小風波。
丹麥官方事後仍相當歡迎美國,總理弗瑞德里克森不但重申丹麥積極與美國在北極合作的態度,外交部長科佛(Jeppe Kofod)也強調重視兩國牢固的友好關係。
川普與白宮官員並未掩飾購買格陵蘭的想法,除了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 8月18日上電視證實此事,川普本人當天也承認重視格陵蘭的戰略關係,並且多次推文表達意願。川普想買格陵蘭一事頓時搶走不少輿論版面,產官學研也廣泛討論其可能性。
格陵蘭地位日益重要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是全球最大島,海洋資源與礦產豐富,面積是台灣的60多倍,超過216萬平方公里。全島約八成面積長年冰封,居民不到六萬人,九成為格陵蘭因努特原住民。
政治方面,格陵蘭雖隸屬丹麥,但在1979年公投決定自治領土地位之後,內政自治,軍事與外交則仍屬丹麥;經濟方面,主要依賴漁業以及少數的觀光業。格陵蘭超過六成的年度預算必須仰賴丹麥挹注,而這筆每年高達4.8億歐元的長期經濟挹注,也對丹麥造成不小負擔。
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北極圈逐漸浮現新航道,開發潛力大增。格陵蘭的冰封區域逐漸縮減,水力發電能量增強,觀光潛力也亮眼。重要的是,格陵蘭包括稀土、鑽石、石油、鐵礦、天然氣等豐富資源,引起大國的關注,而在北極圈的戰略位置,更受矚目。
格陵蘭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具有相當戰略地位,當時盟軍將格陵蘭視為從北方箝制納粹擴張的重地。二戰之後冷戰時期,美軍在格陵蘭建立圖勒空軍基地(Thule Air Base),成為美軍乃至北約在北極圈的重要軍事據點。至今,該基地仍然可以協助控制衞星與攔截洲際導彈,對美國長期全球戰略布局極為重要。此外,丹麥身為北約重要成員國,也是美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
中共企圖昭然若揭
然而,在中國銳實力崛起之後,北極圈乃至格陵蘭的問題日趨複雜。原本格陵蘭只有一座主要聯繫丹麥的小機場,數年前計畫蓋三座機場,中共更準備提供5.5億美元融資,不過去年已被丹麥與美國聯手阻止。
雖然中國版圖離北極甚遠,中共毫不掩蓋經略北極圈、發展「冰上絲路」之企圖。2018年初,中國首度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還自稱中國為「近北極國家」,積極規劃經營北極圈航線與天然資源,研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涉北極的合作」。可見格陵蘭作為北極圈要地,對中共布局全球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此外,在2016與2018年,中國國企也試圖收購格陵蘭一處廢棄美軍基地,以及參加新機場標案,兩者皆被丹麥否決。
美國當然注意到中共的企圖,美國國務卿蓬培奧(Mike Pompeo)今年5月表示中國不是「近北極國家」,並且警惕中共北極政策。中共在北極圈的企圖直接衝擊美國、丹麥以及北約所維持的現狀,在丹麥勢單力薄、難以獨立抗衡的現實局勢下,美國的急切可以理解。
川普的布局
川普要買格陵蘭,自是一則令人意外,卻足以吸引國際輿論的消息。此消息也是一盤戰略大棋,絕對不只像媒體泛泛描述的場景,好像只是川普酒餘飯飽跟幕僚信口開河的空話;也不會只是川普臨時起意推文自娛,或者像丹麥人民黨外交發言人所譏諷「瘋了」。
格陵蘭在丹麥主政下與美國有長遠的戰略合作關係,如今川普連續發布想向丹麥購買格陵蘭的訊息,背後有複雜的布局,也為將來的系列發展揭開序幕。如果用「川普是地產交易天王」、「國際政治的草包」、「富豪商人治國」等負面刻板印象看問題,甚至以一貫反川的膝蓋反射反應見獵心喜,譏笑川普所謂無知傲慢與炫富霸道風格,很可能是沒看穿川普想布什麼局、玩什麼把戲。
川普要買格陵蘭,防堵與嚇阻中共往北極圈擴張的戰略因素,遠大於掌握稀土、礦產、能源等資源因素,也並非想仿效前總統艾森豪將阿拉斯加設為第49州以名留青史,重要的是引起全球關注,以及戰略示警。
而白宮究竟是不是真的要買?要找誰買?可能要花多少代價買?可不可能買?可以怎麼買?丹麥或格陵蘭要不要賣?要怎麼賣?買賣之間可能的替代方案為何?雙贏策略為何?可能會有什麼成果?這些評估是合理而且值得的,丹麥官方與國際輿論不宜一笑置之。
而在這所有的討論與評估過程中,即使買賣的八字還沒一撇,川普已經達到他警惕中共與測試風向的初步戰略目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