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口號?習近平「內循環經濟」引質疑,凸顯中國政經困境
今年5月底中共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推動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隨後,身為財經專家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上海發文重申「以國內循環為主」的概念,引發國際輿論對於中國加速「閉關鎖國」之強烈質疑。
劉鶴6月18日在上海「陸家嘴論壇」發表政令意味濃厚的書面講稿指出,「我們仍面臨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但形勢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轉變,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中共主流財經黨媒《證券時報》也於7月1日發文,強調「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以營造「穩定」氛圍。
強調「國內循環為主」
在中國經濟急速下行、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失業潮、債務危機、洪水泛濫、供應鏈斷裂、供需失調以及糧荒將至等嚴峻危機重重催逼,加上國際關係壓力激增,習近平以及劉鶴連續兩個月強調「內循環經濟」,甚為敏感,也難怪輿論高度質疑,中共恐怕正迅速將中國拉回70年代改革開放前的閉關鎖國時期。
弔詭的是,這段期間幾乎每天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畫面的習近平,從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體學習會議的相關報導之後,就沒再公開亮相。
理應總管財經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經失去政策影響力,習近平早已被公認獨攬大權。被暱稱為「一尊」的習近平近期突然消失,令中國善於追逐當權風向的產官學研以及輿論媒體,對於所謂「內循環經濟」以及「閉關鎖國」之擴大闡述四起,莫衷一是。
此間部分揣摩上意的「經典」言論,例如戰狼級黨媒《環球時報》轉述「要做好擺脫美元霸權、逐步實現人民幣與美元脫鉤的準備」;另有香港親共經濟學者急於表態,謬言在世界經濟走下坡的今天,中國希望通過「國內大循環」避免同國際接軌、跟世界經濟一起下行。
消失20天之後,習近平於7月21日公開亮相,首場行程是在北京召開「私營企業家座談會」。《新華社》報導,50多位中國私營企業及外資企業高階代表與會,包括已被美國制裁的數位監控大廠海康威視(國營與黨營股份居多),以及騰訊、百度等網路集團,外資企業則有美商微軟、日商松下等等。
在短暫「韜光養晦」之後,習近平以召開此會議的方式重出江湖,政治意義非凡,主要傳達幾項訊息。
首先,習近平要大家更「愛國」。習近平承認中國經濟受到「巨大衝擊」,許多企業與個人經營者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仍然希望大家可以「做出更大貢獻」,特別強調企業家要「增強愛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
問題是,在習近平這場政令宣導會議中,多位與會外資企業代表根本是外國籍,是要增強什麼愛國情懷?為何國擔當?為何國分憂?為什麼要跟中共所謂的國家繁榮民族興盛緊密集合在一起?所謂愛國是要為黨國投注更多資金嗎?
口惠實不至的開放口號
此外,習近平似乎要為「鎖國論」之疑慮滅火。他在會中表示當前保護主義上升、全球市場萎縮,中國要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格局,並且特別強調「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
習近平不忘重申所謂改革開放,強調國內大循環是要發揮中國內需潛力,「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與其說習近平是試圖「滅火」,不如說是設法「解脫」。
在這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政令口號下,國內大循環的概念並沒改變,加強倚重內需只是面對國際經濟孤立現實的簡單反射動作。重點是,中國對內大量擴編警力,加緊全面嚴厲控管,政治風氣趨於緊張,改革開放走回頭路,更遑論遵循國際市場經濟自由之遊戲規則。這些現象沒有改善的話,即使推動國內循環經濟,錯判自給自足可以養活中國,也只是緣木求魚,中共難免「怨災及其身」。
談到習近平這定義模糊的「內循環經濟」,不免令人回顧5月底到6月初,李克強那曇花一現的「地攤經濟」爭議。雖然習近平和李克強的意見不合已經公然躍上檯面,然而「內循環經濟」本質上和「地攤經濟」相同,都是假大空的政治文宣口號,假裝拿出不是辦法的辦法,來掩飾中共當局對於眼前中國政經困境已經束手無策的事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