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倫敦影展現場紀實:力克疫情、回歸實體的大銀幕盛會

聯合新聞網 彭紹宇
圖為《馬克白的悲劇》記者會。 圖/作者提供

上篇電影總評,雖然今年並非第一次參與倫敦影展,但卻是疫情後相較「正常」的一年,身為影評人,這兩週來除了滿滿看片行程,也參與許多影展活動,得以從中看見影展的更多樣貌,也有助於一瞥影視產業的趨勢。

影人採訪,紅毯紀實

猶記去年幾乎全部影展片都在線上平台放映,並藉由限定日期與時間的方式進行首映,好處是在任何地方皆能輕鬆看片,但對觀影經驗而言不見得是件好事,除了容易被外在事物干擾,許多片如《游牧人生》在小螢幕呈現的效果不比大銀幕,難以精準接收畫面的質地和聲音精緻度,因此等到幾部影展片上映時,我都還特地到影院再看一次。

由於疫情相較緩和,本屆重點片全數移至實體播映,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電影在線上平台放映,二週以來每日都有Gala或Special Presentation活動,特別挑選較為熱門的電影在相較能容納更多人的皇家節日音樂廳(Royal Festival Hall)放映,同時在放映前也會有紅毯活動以及映後會談,緊鄰倫敦蘇活區(Soho)的熱鬧熙攘,倫敦彷彿化作一座電影城。

這次親自參與幾場紅毯訪問,可能因為現下旅遊不易,現場以英國本地與歐洲媒體為大宗,自己時常是全場唯一的亞洲代表。我們通常會在早上參加影展專為媒體放映的場次,接著在下午親自訪問參與影人。能夠在看完電影後與導演、演員或製作人面對面交流是件很棒的事,例如訪問《史賓賽》的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她也向台灣致意,或是《上帝之手》導演保羅・索倫提諾(Paolo Sorrentino)與《迷離蘇活夜》的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等,皆不吝分享創作理念與拍攝經驗。

不只是與影人交流,紅毯場合上來自各國的媒體也常常彼此聊天,倫敦是一個文化兼容並蓄的城市,不只影展工作人員來自各種族裔,媒體亦然,雖然因疫情而不較往年多元,但仍時常有機會在影展上遇見來自不同國家的觀影好友。

圖/作者提供

社交聚會,產業交流

倫敦影展除了與觀眾溝通,也舉辦多場產業活動,促進電影從業人員之間的認識和交流。例如多個晚上都會有的「社交酒會」(Networking Drinks),每晚由一個影展合作夥伴贊助包場,提供酒水並邀請電影業界人士在看完一整天電影之後,來到這個不那麼正式的場合放鬆、聊天。

我在這個場合上遇見了在電影產業不同環節中工作的人員,諸如導演、編劇、製作人、作曲家、各國影展策展人、或電影公司高層等等,也有初出茅廬的新導演,帶著作品尋求曝光,像我一樣的影評人並不常見,因此每當介紹自己的身分時,對方總開玩笑地退後三步,打趣地表示「他們畏懼影評,但也好需要影評」。

一次與影展總監Tricia Tuttle聊天時,她也提及倫敦影展設立的BFI Film Academy是作為影展與年輕創作者的橋梁(BFI意即「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成立於1933年,是倫敦影展的主辦方),類似台灣金馬電影學院的存在,在產業面上提供專業幫助,並透過影展平台選片,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

多個晚上都會有的「社交酒會」(Networking Drinks),每晚由一個影...

串流強勢,並存新局

在觀看本屆電影的過程中,發行商除了傳統的華納、環球、Lionsgate之外,會發現串流平台出品的電影明顯增加許多,如Apple與A24共同發行的《馬克白的悲劇》(The Tragedy of Macbeth),影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執導的《溫柔酒吧》(The Tender Bar)則是Amazon Studios,《聖慾》(Benedetta)等十一部片則是英國藝術電影串流網站MUBI發行。Netflix的曝光度則更高,包含開幕片《復仇之淵》、《上帝之手》、《失去的女兒》、《犬山記》與《慕尼黑:戰爭邊緣》等眾多本屆影展熱門片皆是Netflix出品。

串流平台崛起早已不是新事,然而歷經一年大疫,電影院慘澹經營,線上串流似成不可逆轉的趨勢,與其說誰取代誰,更像是一種彼此交互合作的新模式。這些電影雖是串流平台發行,但通常都會先行在限定影院播映一段時間後才上架串流,因為導演拍攝作品時通常預設它們將在大銀幕播放,其中好幾部片也幾乎是為大銀幕而生,因此想看大銀幕的觀眾即便錯過影展,也依然有機會一睹影院級別規格的作品風采。

被稱作「影展中的影展」(Festival of festivals)的倫敦影展,集結從年初日舞影展到秋季多倫多影展的強片,在今年重新將重心擺回線下實體活動,無非是一次美好的回歸。多個場次售罄的速度也反映英國觀眾亟欲回歸電影院的渴望,雖然選片上仍以歐美作品為主,在亞洲敘事呈現上有進步空間,但在性別、族裔上都多元並陳,多部疫情相關電影也緊扣這一年來的時事,趣味橫生。倫敦影展在英國人口近七成完全接種二劑疫苗的狀況下舉行,或許仍不能完全放心,但比起擔憂和小心,更多的是放鬆與享受,畢竟唯有闊別電影院,才會知曉集體觀影的美好與神聖。

倫敦影展,明年見!

圖為演員班奈狄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 圖/歐...

彭紹宇

1997年生於台中,政治大學外交系、國貿系雙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新冠肺炎 影評 彭紹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