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勇家》:注視原住民家庭的文化差異,透視細水長流的日常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當談論原住民題材的台灣部落電影時,我們很難忽視陳潔瑤(Laha Mebow)導演。從2010年《不一樣的月光》開始,陳潔瑤導演至今推出了四部作品,產量並不算多,但每部作品皆瞄準原住民族群,並在好看風光與幽默對話中,望見原住民族群的內核。先以外人熟悉的標籤將人帶入故事,接著影像中撕下標籤,透過作品尋根也播種,試圖將傳統上關注度不高的議題帶入主流視野。
《哈勇家》是陳潔瑤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也是她繼2016年《只要我長大》後睽違六年推出的劇情長片。故事發生於一個三代同堂的泰雅家庭——固守傳統的祖父、表面和睦實則充滿矛盾的兄弟倆,以及未婚懷孕的孫女阿莉。面臨鄉公所的土地劃分,哈勇一家可能喪失他們長期擁有的土地。為了維護權益,長子巴尚決定參選,進入體制。然而,對於不甚熟悉選舉「遊戲規則」的原住民,不但在政治權謀上吃足苦頭,更引發埋藏在後頭的未爆彈,最終導致這個家四分五裂。
宏觀的文化凝視,微觀的演員演出
本片敘事上並無明顯主線,除了選戰這條劇情線,電影也加入一段孫女阿莉的紐西蘭男友Andy造訪部落的支線。當男友從不同文化場域進入部落,他觀看著,也同時成為被觀看者。阿莉身為兩種異文化間的橋梁,被夾在傳統部落的集體主義,以及西方個人主義的掙扎之中。
此段故事線看似與選舉關聯不大,但著實藉由外來者——紐西蘭男友的進入,以及阿莉一角本身的內外矛盾,隱喻文化在部落裡的衝突與交織。其中一場關於不同世代對於結婚殺豬傳統有歧見的戲,更帶出家族群像,豐富族群樣貌,也提出對於泰雅傳統精神"GAGA"的詰問。
作為本片英文片名,何謂"GAGA"?說是「規範」,又深過於此,我們可理解為泰雅族社會的生活觀與價值,包含習俗、誡律與禁忌等,方方面面影響著泰雅族的日常言行。但這樣流傳一代又一代的價值,有時便會與現代社會發生矛盾,而這也貫串於本片眾多角色的內在衝突。
另外,男友所來自的紐西蘭,其國內原住民毛利人(Māori)根源便來自台灣的南島語族,與台灣原住民文化其實有相當深厚的連結。不清楚此設定是否為導演有意為之,但男友從紐西蘭的來訪,似乎象徵著一種歸返,塑造些許趣味感。而就電影節奏層面,這段較為輕盈的年輕情侶支線,很好地平衡整體電影基調,紐西蘭男友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觀眾視角,像是導演給予觀眾進入部落的一次邀請,也可能是許多觀眾看完後,在心中留下的亮點。
本片另一亮點來自演員,導演陳潔瑤習慣起用許多素人演員,也是她作品中的強項。此次亦然,素人演員是雙面刃,也是冒險,可能壞了一部電影,也可能因為找到那個「對的人」而如獲至寶。例如,本片中飾演祖母的林詹珍妹與飾演孫子以諾的張祖鈞,前者表演渾然天成,後者則在樂天純真中望見細膩的成長痕跡,都是難能可貴的璞玉。
出身偶像的女主角林亭莉同為泰雅族人,也貢獻相當有魅力的表演,皆讓電影更具說服力。除此之外,大多素人演員本身亦為原住民,在表演與流露真情中平衡,見不到斧鑿雕琢,也不粗糙出戲,導演的群戲調度功不可沒。
消弭原民與漢人的二元對立
來自本身即為泰雅族的陳潔瑤導演,先天身份拉近她與原住民文化的距離,但進行影像創作時,她也不便宜行事。在處理原鄉議題上,可清晰看見影片背後嚴謹的田野調查與紮實前置,在在都讓故事更有力道,敘事厚度也加深許多。脫離「原住民/漢人」或「傳統文化/商業妥協」的扁平對立,本片給予部落電影一個全新、也更貼近真實的面貌。
身為部落電影,《哈勇家》勝在它的平常與獨特。講述文化衝擊、兄弟矛盾和家族情誼,在一連串劇變與挑戰之中,如何還能維繫家人之間的羈絆,縱使發生在原住民家庭中,但角色之間的衝突、矛盾和芥蒂,普世性與漢人家庭委實無異。奠基於普適性,《哈勇家》反而更牢牢抓緊了它的獨特,那便是專屬於部落的生猛。
一束光映照原民家庭的文化眾生相
家庭議題向是台灣電影慣常處理的題材,描摹一個家庭的矛盾與悲劇,前例更是不勝枚舉。儘管佳作不少,卻也容易落入窠臼與刻板。《哈勇家》讓我們看見它如何不落俗套地探討家庭、異文化衝突與原民困境,不像許多作品以議題先行,也不賣弄無謂技巧,它的真摯與溫柔,令人嗅出一絲日本名導是枝裕和的風格氣味。
觀看電影時,幾乎難以抓準故事線的走向,因為太像生活——但生活不等同流水帳,而是在日常中尋找靈光。這是一個樸實誠懇又曖曖內含光的故事,並不刻意避諱那些暗處,同時獨有幽默讓觀影體驗更上一層,笑中帶淚引領著觀眾情緒起伏。
相信看完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幕高山雪景的戲——當部落停電,哈勇全家來到燒柴房中,歷經矛盾、挫折和打擊,在狹仄空間中,家人之間的情感無聲流動。此時,外頭竟降下瑞雪,猶如天助,那些說不出口的話語在沉默中得以心領。他們是否和解無從得知,但確實為這個家庭帶來一絲喘息,也呼應著作品開頭最初的樣貌,一切是如此水到渠成。
電影是個奇妙的創作產物,即便有再多評選標準,但並無一個完善或可量化的公式得以評量。縱使一部作品在各項標準中皆達標,若缺乏人味,也徒然成為一部過目即忘的精緻流水線商品,難以留下餘韻。相對地,《哈勇家》並非完美無暇,劇情編排上也可再集中聚焦,但它自然不造作,在容易邁入煽情之處克制,也在刻板裡突破論述深度。
銀幕中顯影當代家庭關係,人文關懷隱隱支撐著《哈勇家》的骨幹。看似簡單,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因為那些日常中的行雲流水,背後盡是打磨許久的影像功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