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稜線「鯊魚劍」爭議始末,與那些觸怒山神的三角點傳說 ft. 雪羊

聯合新聞網 鳴人放送
圖/鳴人堂製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

「你的危險不是我的危險!」不久前,台灣熱門登山社團上出現數張外觀、顏色都神似台灣民俗法器「鯊魚劍」的鐵梯照而引發軒然大波,原因在於,這座鐵梯就架在聖稜線的地標素密達斷崖上,而這條路線本身在國家山岳分類系統中係屬「C+高難度路線」,有網友便認為,聖稜線原本就不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大眾路線,會前往的山友多擁有一定登山經驗與技術,實在不懂為什麼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執意要架設鐵梯,而理由竟是「保障安全」?

這起貌似「為你好」的爭議,因其突兀、甚或有些獵奇的造型迅速引來大量網友關注。持支持意見者引用雪管處的資料指出,近五年來在素密達斷崖前後已發生五起山難,且有四人死亡,架設鐵梯確保通行者安全,實不必對造型太過苛責;反對架設鐵梯方則認為,除了外觀太過突兀、無法融入背景外,也質疑雪管處過度保護的心態,會讓登山客進一步媽寶化。

對此,經營知名粉絲團「雪羊視界」的登山攝影師雪羊則認為,除了多數意見指出的外觀與環境格格不入外,雪管處從事前的資訊揭露、事中的意見徵詢等皆付之闕如,最後許多山友也是看了照片才知道多了這座鐵梯。雪羊說,雖然立意良善,但整體決策過程未能公開透明,他建議從政策提出到決定的過程可以更民主與細緻,也才能降低外界的反彈,甚至避免如目前「一人一信拆鐵梯」的倡議。

雪羊說,從過去「黑山」的山林管理政策,再到本次爭議的素密達「鯊魚劍」爭議,相關決策都缺乏公共諮詢,他認為相關單位都必須檢視過去幾年來山林政策惹議的源由,並從中汲取教訓,未來才能避免總在爭議聲中陷於為自己辯護的困境。

而自從去(2019)年山林開放政策上路後,台灣登山風氣蔚為盛行,戶外活動風格照也成為社群媒體上的熱門標籤,吸引大批網友追蹤與愛心。然而,各式別出心裁的登頂照,如光屁股坐在玉山山頂石碑上,或是將三角點踩在腳下,引來部分輿論認為「不夠尊敬山」的批評,並在各登山社團引發熱戰。

這些行為真的會觸怒山神嗎?雪羊分享一則故事,在早期有嚮導帶隊登山,當大夥氣喘吁吁好不容易登上山頂後,嚮導因為擔心隊員為踩三角點拍照而扭傷腳,萬一傷勢嚴重將導致無法下山,於是,嚮導便向隊員宣導「三角點不能亂踩,踩了會觸怒山神、召來厄運」。從此,不能踩三角點的「山林傳說」不脛而走,而相關版本還有「在三角點尿尿,山神會降下大雨懲罰登山客」等說法,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山友將踩三角點視為登山禁忌之一。

雪羊進一步說明,台灣山頭的三角點數量龐大,更多的三角點位於人們無法徒步到達的地方,我們看到山頭凸出來的那一小截石頭,其實全長達6、70公分,其功用在於早期作為繪製地圖的三角測量基準點。換句話說,三角點為測量用的「標誌」,但現代因為衛星技術的發展,三角點的重要性不若以往。而三角點被「神格化」除了前述嚮導以禁忌的方式避免山友被絆倒受傷外,另也因早期三角點為軍事國防用途,因屬機密,外界也難以一窺其目的,因而蒙上神秘面紗。

隨著人們背起背包、走入山林,多起山難意外事件頻傳,有人就此長眠深山,但也有人活著回來。雪羊從過往幾起山難案例加以分析,並歸結出幾個重點,亦即充分的裝備、足夠的知識以及處變不驚的態度是山難者倖存的主因。他強調,一旦你在山林失去方向,切記勿下切溪谷,除了讓自己越陷越深山外,待在原地或往稜線走,才能提高獲救機會。

告別黑山後,國賠法隨之修正,這些山林解禁的作為讓台灣迎來更開放的登山環境,但山林管理政策是否如同穿透黑森林的陽光,灑亮了一整地的青綠植披呢?在克服挑戰、突破自我並喜獲百岳之際,也不妨低身端詳山頭的三角點,除了拍照留念外,這些文明身後的歷史痕跡,又有什麼樣的故事。

▍本集節目討論

▍收聽《鳴人放送》本集節目

鳴人放送

鳴人放送,英文名為Voicer。針對公共議題,邀請來賓與談、分享編輯觀...

鳴人放送 山域管理 雪羊 許伯崧

推薦文章

留言